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银发浪潮”的来临,失能老人的人口数量逐年攀升,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责任的缺位是导致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有效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在养老服务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问题中政府责任进行反思和重构,对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失能化,健全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命状 态小说 表现的是 非人类生 命的 生存 状态。 小说 通 过对 非人 类 生命 生存 状 态的 展示 ,给人一种 全新的 心理体验 ,使读者 从一个新 的角度 和较高 的层 次上 ,审视 生命 的本 质,领 悟生 命的 价值 和意 义,进而 观照人类 自身,思 考人的生 存和发 展。生命 状态小说 创作,要 遵循小说 创作的一 般规律 ,同时还 要遵循生命状 态小说创 作的特殊 规律,表 现非人 类生命的 生活方式 、生活轨 迹和性格 逻辑  相似文献   

3.
知青文学从"自恋"走向"自省",说明他们已经开始从早期的幻想式回忆中,学会了真诚地对自己进行反思.但在知青运动三十周年前后出现的知青"反思"文学,并没有产生知青作家所预期的社会轰动效果,其真正原因在于缺少真正发自灵魂深处的"自省".因此,在知青运动四十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关心知青文学的人们希望看到的,就是知青文学能够真诚地通过"反省"向世人敞开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尤其是当代文学史上,彭燕郊及其诗歌创作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未占据应有的地位。纵观彭燕郊的创作历程,应该承认,从风华正茂、才气横溢的青年直至饱经沧桑、博大深邃的晚年,像他这样全身心地扑在文学事业上,以自己整个心灵全部生命来写诗,并且,越到晚年,越是不断超越自己,创作出一批又一批更新颖更深邃更大气磅礴的作品,是极为罕见的,光是这一现象已值得研究,何况,还有那么多全然独创、博大深邃的作品!因此,对彭燕郊及其诗歌的研究,应大大加强,并走向深化。但限于篇幅,本文仅拟从中西融合这一角度,…  相似文献   

5.
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提出伦理演化从人类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向自然环境延伸,其依据"大地共同体"的客观事实推理整体主义生态伦理的逻辑遭到源自于"自然主义谬论"的批判。海德格尔批判传统哲学对"是"的追问,在存在论中阐发大地作为此在在世的终极境域具有世界性,先行领会存在意义的大地具有语言性,在天地神人四重整体世界的构造中被给予可见性。亨利提出优先性的生命显现模式,其中大地之自行运动唤起生命之自行触发的悲惋之情,以恻隐-与共(pathos-with)之方式与诸生灵构成生命共同体,大地在不可见的自行运动显现自身。  相似文献   

6.
7.
应当与是——从道德命令到道德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伦理学特别是境遇伦理学实现了伦理思维由作为道德命令的应当到作为道德关怀的是之转变,这一转变的意义在于肯定道德领域的意志自由和拓展道德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8.
在英美两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是从职业到专业;而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则呈现出从专业到职业的特点,这两种发展路径根植于不同的福利传统及历史背景。对于英美国家来说,在从职业到专业的社会工作发展路径中,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高,专业权威性强及独立性较高;而对于中国来说,从专业到职业的社会工作发展路径,则呈现社会工作独立性不强、社会认可度低、专业水平不高等特点。借鉴英美两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路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目前正在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并举,需要政府、社会工作者、高校相互合作推动社会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在全国各地方兴未艾、如火如荼,但是,大都重在知识传授,使本已不堪重负的学生再增负担,也使传统文化经典的精髓--生命涵养功能被湮没.本文认为,经典诵读应该由传授知识走向生命涵养,发挥文化经典的生命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教育首先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因此探索教育发展规律须围绕“师生”这一核心要素做文章。教育中教师之地位、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固然值得探讨,学生之要素更不可忽视。回归大学精神,需要当今大学生至少要“拥有”平静之心智、敬畏之态度和怀疑之精神。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长期照护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由于参与主体之间的职责定位认识模糊及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因而协调长期照护养老服务供给主体之间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以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为分析框架,构建以家庭、政府、社会、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四维度分析框架,可以发挥各主体优势,克服单一主体供给“失灵”的问题。在以协同治理为核心理念的思路指导下,以长期照护各养老服务主体达成供给关系协同、供给内容协同、供给过程协同与供给目标协同为出发点,实现农村长期照护养老服务供给主体从“碎片化供给”到“协同性治理”,打破各服务主体碎片化运作的局面,增强服务供给的协同性,以期提升农村长期照护养老服务能力,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诗韵”范畴将古典诗歌的形态建构与生命表达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揭示出古典诗歌复杂而立体的内部肌理。“诗韵”范畴作为古典诗歌“辞”与“意”辩证统一的审美状态,由外及里地呈现出丰赡的创作思想与设计理念,对当下设计美学的研究范式与关注焦点有着重要启示。可以基于设计美学的视角,契合声韵美与意韵美展开考察,剖析中国古典诗歌内部的设计理念与构思原理,总结其对于当下美学建设的意义。古典“诗韵”不仅在设计技巧上具有强大的自洽性,亦拥有着凝萃民族文化心理和生命意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人类生命并非静止的存在,而是伴随着技术展现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古代自然技术内蕴着人类生命的“涌现”,是顺应自然、获取自由的“去蔽”过程,赋予生命存在丰富的意蕴。然而在现代人类生命具体经验的世界中,大数据技术成为提取生命活动轨迹的一种新程式,人们对于技术人工物的态度从最初的“被动、附和式”转向“积极、迎合式”,“生命挖掘”的重点从生命“身体行为”转向对“精神行为”的深度挖掘,这可以看作是“生命挖掘”的否定性向度。如何摆脱技术展现出的人类“历史命运”,探寻“生命挖掘”的“肯定性”向度是重要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4.
15.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门楣上刻着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就将这句箴言纳入自己的哲学思想之中,用以解说哲学的使命。它使得哲学在苏格拉底这发生了转向,把哲学对象从自然转向了人和社会,使"人是万物的尺度"在浅层面上得以升华,解决了关于哲学本质的问题。它也从深层次上揭示了"人不能真正认识‘自己’,便不能很好的认识世界"这一真理的深刻内涵,并且也为近代哲学把认识论提升到研究首位提供了理论启发。因此,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而我们的精神生活却出现危机的今天,重温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的提出,学界已有一定共识.当存在主义从西方语境中被抽取出来放置于中国"现代性"语境后,它已在被重构的基础上获得本土化身份.它由文化理念上反社会性的生命哲学转化为艺术哲学上以和谐为准则的生命诗学,这是存在主义文学本土化的一个明显趋势.中国式存在主义的生命诗学的创作思路,分为"艺术生命化"和"生命艺术化"两个方向.生命艺术化,主要以儒家生命哲学观为主体,化合了柏格森的"生命创化说"、尼采的"酒神精神"所驱动的生命意志论等,它以鲁迅及其创作为代表.艺术生命化,基于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并融合道家的心物俱冥、物我统一等东方生命哲学观,它以何其芳、贾平凹等创作为代表.  相似文献   

17.
《论德意志共和国》(1922)标志着托马斯·曼由保守派转变为民主派,是其思想生涯的决定性时刻。托马斯·曼超越了此前以"文化"对抗"文明"、亦即以"德意志"对抗"西方"的思想框架,以"爱欲"和"人性"概念为中介,试图促成德意志传统与启蒙主义的和解,进而获得一种以德意志传统为基础的政治现代性方案。这种思想转型,最重要的机缘在于,他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全面接受了歌德所代表的人文主义精神。在这种基础上,他重新解释"德意志性",从"眷注死亡"的浪漫派传统中发现了"献身生命"的人文主义精神。沿着人文精神的路向,他也开始对三位保守主义思想的精神偶像——瓦格纳、叔本华以及尼采——进行重新阐释。  相似文献   

18.
学界在谈到梁启超的文学思想时,往往只关注其叱咤风云的"三界革命",而忽略了他后期与文学相关的学术活动。考察这些学术活动,会发现他文学观念前后期的巨大反差,呈现出鲜明的从功利到审美的发展路向。梁启超文学思想的流变,既是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文学思潮变迁的缩影,也是过渡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19.
当下教育忽视对"教"之本质的思考,亦不能对教师准确定位,客观上遮蔽了教师之"教"的本质,不利于彰显教师之"主导地位"。提高教师的主导地位既需要体制的转换,更需要教师自身的"内省",教师需在"教"中彰显其自主性、独特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20.
李贯通小说创作存在一个由“俗世关怀”向“自然关怀”转型的过程。其前期小说注重“俗世关怀”,主要描写微山湖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继承了传统儒家道德伦理精神和道家批判精神;其后期小说注重“自然关怀”,主要描写文化人的生存境遇和精神追求,继承了儒家文化的刚毅精神、道家自然洒脱的人生态度和回归自然的精神取向。传统儒家、道家人文精神是李贯通小说创作中自始至终存在的两方面文化因子,相对而言,道家的避世倾向、超越精神和回归自然的精神取向更能反映作者的精神本性,李贯通心灵深处的“桃花源情结”最能体现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