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非遗保护背景下,少数民族节日在不断发展变化。仫佬族依饭节作为仫佬族集体举行的酬谢、祈求神灵的祭祀仪式,在社会变迁下节日形式与内涵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以广西罗城仫佬族依饭节为考查对象,通过节日中政府主导、地方精英参与、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舞台展演、当地人演出互动、摄影与媒体的景观构建等多角度对节日进行建构与创造,使节日呈现舞台化、市场化,以此说明依饭节作为非遗成为区域文化产业被不断构建,是在现代化语境下被打造出来的地方文化品牌,是一种被发明的传统。  相似文献   

2.
詹姆斯·凯瑞提出他的传播仪式观之后,受到学界的最大质疑在于其观点理想化.如果将凯瑞的观点联系具体的研究背景进行解读,就会发现,有关传播仪式观的思想并非是带有神话色彩的仪式"乌托邦".本文以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和克里弗德·格尔茨的仪式观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在广西罗城仫佬族依饭节民族志调查的基础上,阐释仪式传播中的文化共享与信仰塑造过程.  相似文献   

3.
发源于武鸣马头镇敬三村雅家屯的壮族“四月四”祈丰节,具有祭神求雨盼丰收、对唱山歌交友择偶、作为丰收与礼物象征的壮族稻作文化展示等文化特征。该传统节日于2014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几年发生了较大变迁,即节日内容从生活性向舞台化和娱乐化的转变;节日名称和相关习俗被附加上“骆越”标签;传承空间从雅家屯转移到马头镇;地方政府把非遗当成资源,重宣传轻传承,商业化味道凸显。为了更好地传承与保护这一传统节日,应从贴近生活、去标签化、节日“官”“民”合办等方面努力,回归节日传统,进行活态传承,最后实现地方经济利益与非遗传承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保持原生态的文化底蕴,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合一,是传统非遗节庆在当代演变中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国家级非遗节庆宾阳炮龙节是广西宾阳重要的地方文化资源,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其生存土壤不可避免地遭到弱化,过度商业开发对节庆文化价值亦有损伤.回归节日民俗本真,护存炮龙文化印记载体,提升炮龙节庆文化体验,做好炮龙文化活态传承,是宾阳炮龙节振兴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古镇的一张名片,随着市场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囊括到旅游产业中作为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如何在新的语境下,始终保持非遗的在场,成为政府、学者与民众所关心的话题。近年来,昆明官渡古镇从区域地理位置出发,因地制宜,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探索出一条既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又契合非遗本身的发展之路,即文化空间构建、家园遗产重塑和发展遗产旅游三条实践路径。文化空间的构建保障了古镇非遗生存的社会文化空间;家园遗产重塑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居民和游客对古镇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积极性;遗产旅游的发展可以对古镇非遗进行有力宣传,同时也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积累资金,这三条具体路径为其他区域的古镇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勾蓝瑶洗泥节为例,探讨非遗保护实践中社区参与能力培育的相关问题。由勾蓝瑶寨人民群众自主成立的表演合作社具有民间组织的雏形,且寨子中已有一批具有较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地方人士。从瑶寨目前情况来看,当地政府可以转变角色,为地方人民群众在非遗保护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笔者认为,地方人士在培育民间组织中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当地人民群众以“家族”为单位轮流参与非遗保护实践,地方政府积极构建洗泥节人才教育与培养机制。这是目前增强作为勾蓝瑶寨民间组织的表演合作社的活力、创新民间组织制度和吸引更多当地人民群众参与非遗保护实践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已经10年,当下,"非遗"保护已被广泛地接受和认同,从政府到学界都把"非遗"作为"保护对象"来制定和讨论它的保护制度和保护方法。实际上,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下,"非遗"是作为某种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产生的,是作为普通社会成员的一种"消费对象"而存在的。因此,在"非遗"的保护实践中,树立起"非遗"不仅应该被"保护",而且还可以被"消费"的新认识、新观念,在被"保护"和被"消费"之间建立一种有序和协调的关系,这样做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在"活态"中得到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8.
凉山彝族自治州有1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推进乡村振兴是凉山州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全局性工作。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越西县积极探索非遗发展新路径。其中普雄镇通过举办“尝新节”民俗活动实现地方文旅发展,通过发展彝族刺绣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总结普雄镇在非遗保护与非遗助力当地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经验举措可为未来凉山州其他县(市)乃至西南其他农村地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借鉴样本。同时深入分析普雄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蒙白跳园是贵州中部苗族一年一度的重要节庆,而它作为一个地方概念又被构想成一定的通婚空间、社会交往空间、生产和生活空间。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之间互动与交流的频繁,尤其是"非遗"介入使跳园成为多元"表征空间"——作为蒙白自己的跳园、作为"非遗"的跳园、作为旅游资源的跳园与作为商品交易的跳园等。跳园作为生活、感知以及象征性和体验式的"表征空间",不同的人在跳园中运用相同的符号,述说着不同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表达了不同的诉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将多媒体数字技术应用于关中西部非遗的保护中,分析了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数字处理、数字展示与传播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并结合关中西部非遗的剪纸、泥塑和社火实例构建了数字化保护平台,探索数字多媒体技术视域下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创新模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敛巧饭”是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一带在元宵节的特殊风俗活动,其包含“扬饭喂雀儿”及“乞巧”之俗等.这一习俗蕴含了早期的太阳崇拜、鸟信仰以及女性“乞巧”、春耕仪式、敬老等文化元素,2008年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遗产化过程中,这一节俗转换为“‘敛巧饭’民俗风情节”,在转换过程中,它进入社会“公共”领域,从时间程序、敛取食材过程到参与人员的安排都纳入了现代秩序;同时它也被“标准化”“规范化”,具备了“现代性”“娱乐性”,但节俗的核心仪式渐趋演化为“陌生化”的他者仪式展演,文化内涵与功能变得单一化.新型民俗节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这一形式中须注重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功能的多样性,应将传统节俗中的重要文化元素转换为当下社会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这一视角看,古代中国的很多节日都不是孤立的节日,而是一个个“节日群”。将以春节为中心的诸多节日作为一个节日群,结合实证史学和结构分析两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会看到这个于中国古代最大的节日群,与古代时间文化体系具有同构性,是融象数于一体的节日复合体。在新年节日群的形成过程中,首先存在一个从南北朝至唐朝的旧模式。这一模式与月相变化相关,以“七”为核心结构要素,存在着初一至初七的“神圣的七天”。另一个是我们今天仍旧在使用的新模式。这一模式与星辰循环相关,以兼容“七”“五”为结构特征,并存在着初一至初五的“神圣的五天”。比较新旧两种模式,可以看到我们今天春节的新模式,实际上是新年节日群历史上不断被精简的结果。精简后的新年节日群节期更集中,内容更凝练,其主体部分内含着年的循环、月的循环、日辰(星辰)循环这三条线索。这三条线索经纬交错,共同组合形成我们今天新年的核心节俗。  相似文献   

13.
当前重庆市非遗保护工作成绩突出。具体表现为:初次普查完成、三级保护名录体系建成、工作机制初步构建、立法保护有力推进、科研成果丰硕;但需清醒认识当前非遗保护面临的形势,尤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外来文化对非遗的冲击,非遗正在不断失去原有的土壤,建设性破坏和保护性破坏对非遗保护的危害,正确处理非遗保护涉及的几个关系等。展望今后,规划统筹、工作机制、整体保护、传承利用、宣传交流是未来重庆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面临着传承人断层、遗产整理困难、保护观念不当、保护投入过少等困境,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呈濒危之势。近年来,多数地方政府在非遗保护上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总体上凸显保护层次过低、流于形式等问题。为使非遗保护取得根本性改观,地方政府作为主要责任者,应承担非遗保护政策的制定者、宣传者、实施者,以及非遗文明的鉴定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15.
节日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及其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青苗节"原本是四排山等地佤族群众世代沿袭的村寨传统祭祀活动,经佤族精英和地方政府等多重力量的努力,使其最终成为耿马佤族的法定节日,并导致青苗节在仪式场域、祭祀内容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发生了流变。这既是佤族民众文化自觉意识增强的体现,也是地方政府分配文化象征资源、平衡民族利益和民族关系的一种有效策略与手段。在从村寨祭祀仪式到民族法定节日的过程中,作为民族文化资本的青苗节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文化再生产过程,从而蕴含着不同行为体的利益诉求及其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16.
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才能“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这一难题的关键,是明晰被我国采用却在相关国际准则中被否定的非遗真实性概念。它的不合理性在于试图保护一种静态的历史原真形式,而合理性在于各项非遗工作应真实地反映项目本身的实际情况。非遗真实性的内涵应是非遗的调查、传承、传播、利用的各项工作要体现持有非遗的社区、群体和有关个人的文化身份,反映其独特的文化特质,它是动态构建的,应由非遗持有者自己判定其真实与否。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提升非遗的文化价值,推动文化消费,稳步增加非遗的经济价值,可以提高非遗持有者传承和发展非遗的能力,是实现非遗真实性的有效路径。非遗传承和发展的统一要坚持以非遗持有者为中心,并加以政府引导和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它的乡土性与地方性,对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文化传承、活跃经济与社会治理意义。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设乡村文史馆、发展村落休闲旅游、复兴乡镇企业、发展生态休闲农林产业、发展文化研学教育、拓展休闲生活新方式等六个方面,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可行性路径。以遗产与资源的视角研究地方非遗文化的应用,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论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化进行实践性探索。  相似文献   

18.
谭扬汉 《源流》2013,(2):60-61
2012年11月27日是农历十月十四日,肇庆市怀集县一些乡村家家户户宰鸡鸭、椿糍粑,邀亲请友吃节庆丰收,有的农家还送糍粑和鸡鸭给亲戚,乡村处处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早在前几天,怀集一些地方也在过"十月十"节、"十月十三"节,形式和寓意与"十月十四"节相同,都是邀请没过这个节日的亲友来家中吃节或"送节",以庆贺晚造丰收。这些传统的"十月节"古已有之,年年传承。如同"十月节"这样的民俗节日,怀集县每个月至少有一个节日,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而且种类繁多,内涵复杂。其中有一类地方性节日,作为整个节日体系当中的一员,由于其本真性、相对完整性而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贵州的侗族喊天节为个案,呈现喊天节的本真形态,阐释其与稻作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强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喊天节被当地民众形塑,民众的诉求也正在转型。面对这种形塑,在不改变其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外界应该持一种肯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以江苏镇江非遗文化"镇江三怪"为例,通过对镇江非遗文化及文创市场的调研,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创产品结合的可行性,认为应开发以非遗为核心的文创产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地方文创产业体系,希望给新时代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带来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