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作了精辟的论述。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中央关于“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战略方针正是邓小平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对生产力理论的新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和发展了生产力标准;二是解决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如何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三是解决了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对生产力理论的理解与应用从一开始就是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建国后,邓小平坚持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努力抵制和纠正在生产力理论上的极“左”错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理论已成为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现代化发展途径作出了不同的思考,其哲学基础首先在于毛泽东在现代化实践中没有一以贯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邓小平强调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途径.其次,毛泽东过分地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邓小平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基本矛盾中起着最终决定作用,并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重要思想,从而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生产力观始终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更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因此,邓小平强调必须立足人民利益的获得来思考如何发展和衡量生产力水平.可以说,邓小平的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生产力观既扩充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又赋予了其现实性和可行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都曾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处于第一的地位作过充分肯定,他们都以颇具前瞻性的眼光看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然而,哈贝马斯和邓小平的世界观是不一样的.他们提出这一命题的时代背景及其具体内涵、精神实质都是不同的.全面准确地揭示哈贝马斯和邓小平的科学技术生产力观的异同之处,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历史性作用,而且对于我们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深刻认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应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发展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不同。他坚持和发展了以生产力为社会发展主线和最终起着决定作用的观点,尤其重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阐明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而回答了科学技术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对唯物史观作出了新贡献,同时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从当前社会新的生产力状况和主要矛盾出发,对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在理解、应用和衡量标准上都有所创新.邓小平从我国的生产力实际出发,创立了初级阶段理论;把实事求是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来认识,而且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关系;从社会主义本质出发,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具体标准,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  相似文献   

9.
传统生产力经历了自然、土地、机器、科技四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极大推进了社会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的严重破坏.当今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从耗竭型转向可持续型,保护自然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态生产力.这也正是邓小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理论在新世纪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是人类社会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这是由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所引起的.因此,在人类社会即将跨入21世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认识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深刘领会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使全社会都重视发展生产力,深入研究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形成生产力构成要素的现代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的繁荣与生产力的发展关系密切。中国古代文化尤其社会科学繁荣的几个朝代都是生产力获得很大发展的时期。近代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类较晚,起初学科是模糊混淆的,伴随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科学才与自然科学清楚分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科学的繁荣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价值尺度和道德规范。社会科学的繁荣可以决定生产力发展的效率、引导和规范生产力的享用。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加快社会科学的繁荣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单位制走向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运行有着特殊的规律,原有的单位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打破旧的体制,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单位制将逐步走向衰落。社区作为复合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单元,是单位制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3.
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体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3种基本形态。本文论述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现代科技和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要做到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就必须以生产力发展状况为依据,不失时机地创造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制度.  相似文献   

15.
社会发展的多元性,首先是社会发展动力的多元性.马克思社会动力学说在肯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同时,指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系统,是以生产力为根本内容的合力系统.社会发展的多元性,其次是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社会发展标准的多重性.  相似文献   

16.
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具体实践中,不仅要抓好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精神生产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区别;阐述了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内涵;为什么说始终代表进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工人阶级政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为什么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问题,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进一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探讨了就如何使我国当前的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关于社会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发达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的思想 ,赋予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以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 ,科学地揭示了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前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 ,就必须首先准确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性与执政党的历史主动性的辩证统一 ,诠释了党的先进性的深刻本质和永葆先进性的价值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评价观将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统一起来,强调文明是评价社会发展的综合尺度,生产力的发展是评价社会进步的最高或根本性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补充、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三个代表”标准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评价观的丰富、发展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20.
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地关系的变化始终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为此,当今人地关系的协调,必须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力发展模式。本文在分析不同阶段社会生产力的类型和不同生产力类型下相对应的人地关系后,提出发展生态生产力以协调近代人地关系,并指出发展生态生产力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