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马克思再生产的理论告诉我们,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资本通过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两阶段的运动,是按时间的顺序进行的,资本在生产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生产时间,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流逋时间。”流通时间包括两个阶段,一个是W’—G’,商品转化为货币,即卖的阶段;一个是G—W,货币转化为商品,即买的阶段。因此,商品流通时间就是商品卖和买的时间,是商品实现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所需的时间。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是统一的,因为两者共同统一于资本的周转时间,资本的周转  相似文献   

2.
构建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不仅能使农民生产的产品实现其价值与使用价值,还可以使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增值,通过有效的控制与管理,降低农产品流通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本文主要从农产品物流基础平台、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农产品物流政策平台及人才的培养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打造构建茂名市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从而为茂名市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流通和消费,对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扩大再生产都起着巨大的反作用。只有借助流通,实现交换,才能使商品进入消费领域,最终使生产得以实现。因而,畅通的流通与充分的消费是使社会生产总过程进入良性循环的极其重要的环节。关于流通,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注意。流通方面的改革,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而关于消费—它和生产的一般关系,它和社会主义生产的关系,它自身的特点,目前在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促进消费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却还未为人们所充分认识。不仅如此,在我国,由于长期的经济落后和多年来的某些片面宣传,还有一些保守的陈旧的不合时宜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广大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带来了生产力的大解放,促进了农村多种经营和分工分业的发展。农村各种专业户、重点户的蓬勃兴起,使我国农村开始进入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由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的农业方向转化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种历史性转折的成败,并不完全决定于商品生产本身,而是需要商品流通与其相适应,把产品转化成为商品。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社会化大生产都包括两个过程,即生产过程和由交换组成的流通过程。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的统一,两者互  相似文献   

5.
搞活农村商品流通,是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战略转变的前提。社会再生产是一个不断流动的、连续的过程,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是互相衔接、互为前提、有机联系的整体。生产决定流通,流通也决定生产。如果农业生产的条件(水、种籽、化肥、农药、机械以及劳动力等)得不到保证,或者生产出来的粮食、棉花、瓜果等商品不能顺利地售出,社会再生产就无法进行。而生产条件的取得和生产成果的实现,都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得到解决。在自治区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搞活商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现在正处在“两个转化”,即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由传 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之中。农业的“两个转化”,从其过程看,反映为现代科学技术和 管理在农村发展中日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也表现为市场的逐步扩大。就其结果看,反映为 农产品总产量、商品量的持续增长和商品率的提高,也表现为农产品质量达到新的高度。在 农业“两个转化”的新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把农产品质量问题摆到了突出的位置,并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提供了可能的条件。这是一个值 得认真研究并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许多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都说 明,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是农业现代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集中反映,是农村生产力发展水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环境生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发展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真理 ,即人类要生存发展 ,总离不开光、水、土、气等因素构成的自然环境 ,而这些又是农业环境的基本要素。只有在这些要素的作用下 ,通过各种农业生产措施 ,才能把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和其各种加工产品。如果没有这个转化 ,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就得不到保障 ,也就谈不到社会的发展。人本身是自然环境的产物 ,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改造又成了自然环境的对立面。发展经济一方面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另一方面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 ,又不可避免地要排放大量“废弃物” ,如果不加处理或处置不…  相似文献   

8.
通过农业循环经济系统及其特征的分析,揭示了农业生产过程有必要也有可能实现由"资源-农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物质流动方式,转变为"资源-农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方式,从而实现农业生产消费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从法律、政策、体制、技术、观念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对于文化艺术产品(包括文化艺术创作与文化艺术研究),在过去较长的时期里,我们多只研究它的意识形态属性(或社会政治性),审美属性(或学术性),很少甚至没有去揭示它的商品属性,这是很不全面的.文化艺术生产也要耗费人类劳动因而具有价值,产品也要满足人们的需要因而具有使用价值,一般也要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才能供人消费因而具有交换价值.文化艺术产品也和物质产品一样,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其使用价值也一般是在流通过程中按照商品交换的方式,在满足了他人的社会需要之后实现的.所以,文艺产品在流通和交换过程中也具有商品属性与商品形式,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商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在实践中,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条件下,过去长期被人为掩盖着的文艺产品的商品属性已经骤然大显,不正视之必受惩罚.因而,文艺产品不能无视市场的存在,它们之中的某些产品也应该进入市场,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受到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制约.比如,也要讲求经济效益以维持文艺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也要通过市场调节和公平竞争,引导文艺生产适应与满足社会需要;也要善于运用多种经济手段来经营、管理文艺,改变产品流通渠道的单一、狭窄等状况……总之,要实行改革以解放文艺生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是国家粮食生产和安全保障的核心区域,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其重要地位和示范作用更加明显,同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也更加突出,改革任务更重、挑战更大,应从政府扶持、粮油生产、农产品流通和加工转化等方面推进改革,调优产品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价值是商品经济的历史范畴还是产品经济的永恒范畴,这是经济学界长期以来未解决的难题之一。笔者认为价值只能是商品经济的历史范畴。一、从产品如何转化为商品看价值的历史性质产品是在生产过程中转化为商品,还是在交换过程中才转化为商品,正确回答这一问题,是正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2.
农业竞争力是市场化、国际化条件下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的集中体现 ,是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及其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能力的综合反映。提升农业竞争力 ,是现代市场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提升农业竞争力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是竞争型的经济 ,当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后 ,就意味着我国经济已经进入竞争经济的时代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竞争的范围由国内扩大到全球 ,竞争更趋激烈。这种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在给我国农业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空前的压力与挑战。简言之 ,目前我国农业竞争力的…  相似文献   

13.
CAFTA背景下广西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试图通过分析CAFTA背景下广西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对外出口的主要农产品品种单一、出口结构不合理、附加值偏低等问题,并提出广西在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过程中,除了应继续发挥原有的比较优势外,还应注重国际竞争地位的提升,实现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中寻求转变广西外贸增长方式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研究》一书于1998年10月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该专著是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纪良纲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它的出版非常及时。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各地积极培育新型的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只要是能把农民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集中的大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就大力支持其发展。同时我国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农业、商品农业、市场竞争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种情况下,充当农民通向大市场经济的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迅速成长起来。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的发展迫切需要在理论上给予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产区域化是指在深化地区分工的基础上,每个地区都可以苦干种最具优势的农产品生产为主,每种农产品也都相对地集中在最为适宜的地区生产。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与生产单位和农艺过程的专业化是农业生产社会化的两项基本内容。生产区域化是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前提和要求,是振兴我国农业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安徽实际,就农业生产区域化的现状,区域化与农业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产品市场发育的关系问题作些论述。  相似文献   

16.
流通力,还是流通生产力?--"流通生产力"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流通力,即商品流通力,是客观存在的。商品是为满足别人(消费)需要而生产的,使商品从生产起始流通到消费的力,就是流通力;研究流通力是为了充分认识商品流通的本质及其重要性,有利于消除轻商思想。应当承认流通力--流通劳动创造价值,不必在流通力上贴“生产”标签来说明流通力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商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流通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商品的价值要通过商品的交换来实现。没有流通,生产就会停滞;流通不畅,生产也难以扩大;流通工作搞好了,就能促进工农业的发展,活跃市场,改善人民生活。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结合在一起论述。毛主席也说:“发展生产,保障供给”。这就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工商资本涌入农业,形成了以贸工农一体化形式开发农业的新景观.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是由于农业科技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农产品市场带来了新的盈利机会,而工商企业具有的组织资源、资本优势使其将“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业各生产环节的盈利机会变成现实.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克服了传统农业发展的约束,改造了小农生产方式,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市场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在现阶段,政府要制定鼓励扶持政策,要转变职能,通过立法和提供服务,保障工商资本在农业有序运行;企业要依据市场特性和自身实力选择进入农业的领域和形式;农户要在与工商企业联合中增强风险意识,提高组织程度  相似文献   

19.
迄古至今,虽然人类消费模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一直到后现代社会它才发生了彻底的质变。消费模式的伦理嬗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后工业时代,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逐渐转变为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消费从生产的附庸转变为重心地位;二是在消费行为的价值选择上,从勤俭节约到消费正当,乃至奢侈消费;三是在消费过程中,人们关注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对其符号价值的消费。  相似文献   

20.
产前产后服务,是商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农村要进行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服务体系。因此,依据农村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开展各项服务,并逐步建成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农村发展商品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 建立农业生产服务体系,首先是当前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广大农民在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增加生产投资、扩大商品生产规模,使自给自足型的自然经济逐步转化为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本身的活动,成为农村整个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成为农村社会分工的一部分。农业劳动者为市场、为交换进行生产和经营,其产品的相当一部分,将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使自己的价值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