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典”危机的爆发,不仅是一次突发的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更是一次典型的社会危机事件。“非典”危机 事件构成了对民众生命健康的严重威胁,并且逐渐波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领域。因 此,构建我国危机治理机制已势在必行。笔者试从构建应对危机事件的预警和快速反应、依法行政的法治 化、媒体的信息公开化、群防群治的网络化等机制方面。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频发生,传统的范式又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应对危机的效率以及效果难免受到影响。通过借鉴以往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范式,结合乌鲁木齐"7.5"事件,从微观领域针对有效应对公共危机范式的建构进行初步探讨,以致力于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抗击“非典”对大学生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抗击“非典”的特殊战斗经历中 ,大学生教育经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但同时大学生教育也经历了由应急期的粗放简单到逐渐回归理性和审慎这样一个过程。在历经了这场SARS疫情的“洗礼”后 ,大学生教育获得了一笔十分珍贵的财富。它给予我们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良好契机 ,也给予我们关于大学生教育方式、方法及途径的新的启示 ,丰富了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 ,有力地推动了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教育  相似文献   

4.
这一段时期,我们国家经历了“非典”的冲击和考验,在抗击“非典”稳定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科学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引起了他们对今后社会发展的反思。6月12日天津社联组织我市部分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见解,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科 《理论界》2006,(10):87-89
在今日之技术社会中,令人恐怖的“克隆人”概念产生于一种与“造人”有关的技术恐惧的文化背景中,但这种技术恐惧感有人为加重的成分和趋向。我们在分析和部分消解人们对“克隆人”概念恐惧的同时,主张把防范克隆技术风险和创造出一种理性的技术文化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保持在免于技术恐惧的自由与一定技术恐惧感之间的必要张力。  相似文献   

6.
张小丽 《理论界》2012,(4):164-165
在市场经济时代,消费主义借"受众本位"的思想对网络公共领域发起挑战,网络公共领域出现了缺失公共性的危机。本文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模式下,对网络"艳照"事件中凸显的网络公共领域危机———"公共性缺失"问题进行思考,浅析造成网络公共领域危机的原因,并对重塑公共性,建构网络公共领域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宁  韦清琦 《河北学刊》2003,23(4):183-188
随着全球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多维取向 ,随着最近突然在中国以及全世界爆发的“非典型肺炎”的冲击以及伴随而来的全球治理的日渐雏形 ,笔者经过周密的考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由于大批移民在世界各地定居 ,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也伴随着他们的流动而流动 ,作为其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就是各种疾病的广为流传。“非典”就是这多种疾病中最具有传染性和致命性的疾病之一。可以说 ,“非典”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敌人。对付这一共同的敌人 ,我们采取的方法就是全球性的防御和治理。将“非典”写作及其批判纳入全球化的视野进行反思 ,使我们对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它的出现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种必然 ,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为的运作过程 ,与自然迥然对立 ,但它也可以对一些人类难以克服的自然灾害实行全球性的围剿和治理。因此 ,研究全球化与生态的平衡应是全方位研究全球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四川社科界》2003,(3):51-53
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成都市社科界和全市人民一道,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充分发挥社科优势,组织市级学会的专家、学者结合各自学科特点,以多种形式推出“万众一心,战胜‘非典’,弘扬民族精神”科普报告会和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9.
人类对“非典”的认识与反思将有助于未来社会的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经由“非典”的透视与检测 ,作者认为必须纠正丧失理性与牺牲代际公平为代价的发展格局 ,倡导人类理性与社会生态的回归与重构  相似文献   

10.
这一段时期,我们国家经历了“非典”的冲击和考验,在抗击“非典”稳定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科学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引起了他们对今后社会发展的反思。6月12日天津社联组织我市部分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见解,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1.
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 ,科学做好高校“非典”防控工作。第一 ,以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宗旨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防治策略 ;第二 ,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理论为指导 ,利用科学预防知识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同“非典”打心理战 ;第三 ,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 ,依靠科学手段 ,打赢这场“非典”歼灭战。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Coombs提出的“危机沟通策略”为分析框架,研究豆浆粉危机中永和豆浆公司的危机沟通策略。研究发现,永和豆浆公司在此次危机事件中,主策略以保持距离和迎合为主,子策略以借口、合理化和支撑为主。对照Coombs提出的危机情境,本危机属于企业内在问题,介于意外和违法行为之间,建议使用修正行为和完全道歉的沟通策略。但无论从危机种类、证据的真实性、危机伤害程度以及组织过往表现这四个面向来看,本个案中的沟通策略都疏于相对情境下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信任危机:“非典”的社会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毅 《天府新论》2003,(4):80-82
“非典型肺炎”的冲击波导致了社会性的恐慌、焦虑与歧视的蔓延。在这些现象背后 ,“非典”事实上造成了社会中人际关系之间不信任的结果。这种不信任不仅蔓延在陌生人之间 ,冲击了社会的一般信任度 ,而且侵入到了熟人乃至关系密切的亲友之间 ,这种对密切信任关系的冲击可能是在长时间内难以修复的。  相似文献   

14.
这一段时期,我们国家经历了“非典”的冲击和考验,在抗击“非典”稳定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科学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引起了他们对今后社会发展的反思。6月12日天津社联组织我市部分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见解,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5.
当下世界危机频发的现实已经促使危机管理成为显学,也凸显了“危机文学”概念提出及研究的必要性。较之“灾难文学”,危机文学更能体现文学作为现实之“镜”与“人学”的双重功能。危机见证是文学面对危机的首要任务与历史责任,无论是个体见证还是集体见证,都应遵循“尊重受害者”的叙述伦理与“创伤不可言说”的创伤伦理,因此呈现出感情节制与精确表达的“真实性”见证美学。危机的虚构与想象叙事以危机反思为基础,以铭记危机为目的,通过“积极想象”实现创伤疗愈功能,并同样受见证伦理与美学的制约。危机的重复发生与难以避免召唤着人类的主体性努力,“危机文学”应避开危机叙事的常见陷阱误区,致力于挖掘与呈现人类面对危机的主体性见证、反思与行动,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去年春天,我国遭受了一场“非典”疫情的重大灾害。党中央、国务院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研究和部署防治“非典”工作。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将“非典”列为法定传染病管理,  相似文献   

17.
庄子“天”“人”说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庄子的“天”“人”说表达了万物为一的宇宙整体观念,说明了人是自然的一种存在形式以及人应当顺应自然的思想。这些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观点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利益群体性事件动因逻辑关系"压迫—反应"的简单因果模式不同,"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生成动因的逻辑关系呈现出"利益受损的基础性动因———利益表达受阻的中间变量——不公平感社会心理"的复杂模式。"利益受损的基础性动因"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源头,在事件现场"隐性"存在;利益表达受阻是连接"无直接利益冲突"产生的基础性动因和不公平感社会心理产生的中间变量;不公平感社会心理冲突是无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事件现场行动的"显性"直接动因,"泄愤性攻击"是社会心理冲突能量的宣泄,更多表现为"暴力抗争"。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5,(7):251-256
通过对黄浦江死猪事件的跟踪调查及分析,以意义建构理论为基本,研究社会个体在面对事件信息时的行为反应、意义理解和信息分享,可以发现:社会个体面对危机信息片段后的主动信息搜索会影响危机扩散的范围和速度;对信息的意义理解会改变危机带来的损失和影响;与社会的信息分享会影响政府危机控制的效果。政府在处理危机事件时,除了要消除和缓解危机事件造成的实在损失,还需要及时、准确、完整地解释危机并获得公众认同。这就要求多层次的府际沟通与合作,承认自身缺陷与不足以及权威机构及时完整地发布信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网络的影响力日益强大,很多事件在网络放大效应的作用下,由个别事件上升为公共事件。当有关事件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时,负面信息往往会产生超乎寻常的传播效果,这种现象与20世纪早期的传播效果理论"魔弹论"不谋而合。以"李刚门"事件为代表的网络热点事件,在传播过程中的负面信息呈现出"魔弹"效应,折射出公众对政府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信息公开的渴求与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