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徽州宗祠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代宗族制度最为完善和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徽州,当地兴建宗祠相当普遍。嘉靖十五年祭祖今为徽州宗祠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徽州宗祠祭北始迁祖的兴盛还与汪华、程灵洗的地域神崇拜有关,元代徽州学者主张祭礼始祖也推动了宗祠建设;明代徽州宗族建祠祭祖的特点是宗祠的发展,即以祭祀始迁祖统宗合族。  相似文献   

2.
桂溪访古     
歙县小溪为徽州名村。当地项氏为徽州望族。且村中有庙,庙里有画,传为丁云鹏手迹。  相似文献   

3.
徽州传统农村社会的宗族观念比其他地区更长,这种宗族观念不仅规范着古徽州人的言行举止,而且也体现在当地的建筑中。本文以祠堂和牌坊为例,阐释凝结在其中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方志、明清实录、徽州文书以及家谱中的有关史料对明清徽州社会的灾害概况进行了梳理,对当地所见的十余种灾害从危害形式、易发季节、灾害原因、当地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为徽学研究的其他方面提供一个相关背景的注脚。  相似文献   

5.
徽州古村落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变迁,同时也是当地居民的现实生活场所.其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学界持续关注的问题.论文首先从空间的角度阐述了文化因素和物质环境共同构成空间活力;然后通过对徽州古村落空间形式和文化观念的回溯,反映徽州传统村落空间形式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耦合关系;最后以民俗节庆活动为例揭示徽州古村落中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关联性对延续其空间活力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由于徽商的成功,加之当地地痞无赖的引诱,一些不良的社会风尚逐渐盛行。徽州是典型的宗族社会,民间赌博活动猖獗、争讼之俗愈演愈烈、资产雄厚的徽商及其子弟生活奢靡等社会问题都不利于徽州社会宗族内部的稳定,因此,为了维持族内秩序的长久稳定和发展,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积极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来匡正治理宗族内部的不良风气,遏制社会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研究徽州方言。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没有对徽州当地社会的深刻了解.是不可能有实质性收益的。我是语言的矮子。无力探讨这方面的问题。近日看到二篇帖子,一是《独具特色的黟县方言》,一是《休宁方言中的三音词》,深受启发,凭着一股热情,心血来潮地谈谈徽州方言。  相似文献   

8.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7,(9):26-26
2007年8月17日至18日,回良玉副总理一行专程赴徽州婺源,考察了徽州古村落江湾、汪口等地和婺源县博物馆,回良玉副总理在谈到徽州文化保护时说: 婺源是徽州文化的集聚地之一。要重点抓住三特,印突出特色,做出特色和打好特字牌。要突出抓好文物古迹的保护,充分发掘当地的文化内涵,提升发展层次,用独特的文化魅力,打造婺源特有的山水文化品牌。要通过立法,严格保护古居民、古村落,并严格审批新建设项目,形成统一的徽派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9.
以徽州火烟系列产品、衍生产品为载体,实现对学术成果的转化,使之成为当地旅游市场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此次绩溪在美食文化节期间举办徽州文化学术研讨会很难得,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头,影响深远的开头。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181-185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黄山庙会活动频繁,与政府的推动密切相关。庙会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徽州人热衷参与的民俗活动,体现了徽州人的宗教信仰、民俗传统和生活审美标准。庙会活动的举办与推广,不仅是一场徽州民众集体娱乐的节日,更是国民意志在民众生活中的体现。民间吹打乐班是庙会活动的主要承办者,他们的激情演出,各种吹打仪式的举行使国家意志不断地嵌入庙会活动,让当地民众时刻能感受到国家的"在场",认可国家的威严。就这个层面来说,庙会中的吹打乐班也是民众生活中国家隐性权力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黄山市历史上称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在当地各古县城中仍完好地保留着数十条徽州古巷。自明清以来,从这些被称为“老街”的古巷中孕育出了众多有名的徽商老字号,最具影响的胡开文(墨店)、吴鲁衡(罗盘店)、程德馨(酱园)、胡源泰(茶号)等老字号则名扬海内外。  相似文献   

13.
徽州方氏会宗统谱的修纂和真应庙的修建历史,生动地说明徽州祠堂的广泛修建是徽州宗族宗法的物化表征;徽州宗谱的普遍纂修是徽州宗族宗法的血脉延续。遍建祠堂和广修族谱是徽州宗族文化生态最突出的两个特色,对徽州地域社会有本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徽州茶叶是徽州的拳头产品和一大经济支柱,也是徽州茶农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有必要对现代徽州茶叶的营销方式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徽州的历史文化及地理条件,对徽州茶叶的现代营销提出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徽州水碓     
菲元:说到徽州独特的乡村风情风貌,上了年纪的徽州人都存有水口边、河湾处、古树下各种类型“徽州水碓”的美好记忆。在“电”向徽州山乡覆盖之前,“徽州水碓”可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许多徽州乡村,徽州水碓、水磨、水碾,是主要的粮食、饲料加工场,“徽州水碓”日夜运转不息,记载着千百年来历代徽州先民巧妙利用水利为民造福的聪明智慧,也记载着徽州乡民收获的艰辛和喜悦。  相似文献   

16.
徽州会馆是徽州商人和同乡聚会、祭祖、义葬与情感联络和朝考接待之所,是徽州人旅外的主要落脚点。是徽州祠堂的延伸和扩大,是“小徽州”与“大徽州”的纽带,是“无徽不成镇”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朱熹与徽州宗族文化之间关系密切,他推进了徽州宗族修谱传统的形成,徽州宗族修谱传统反过来促进了朱熹思想在徽州民间广泛渗透,受朱熹的影响,徽州宗族形成了重教兴文的传统,朱熹思想深刻影响了徽州宗族内部的礼仪规范建构和风俗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最经典的水墨画进行研究,以全新的视角对水墨徽州的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水墨徽州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水墨画与徽州的古建筑有着异曲同工的以素为绚之美,用水墨艺术描绘徽州的古典建筑。在新技术、新影响、新创新更替变化的今天,从水墨画与徽州建筑的碰撞、融合,以及共同的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水墨徽州建筑进行分析,结合徽州建筑的风格特点,简要地描述如何用画意呈现徽州的水墨意境。  相似文献   

19.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8,(3):59-59
◆据知,为了积极推动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的建设.在京部分徽州籍学者和各界人士正在筹划设计,准备建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促进会”,以更加创新的机制和更为实际的形武促成全徽州的大联合和大发展。目前此举已得到京城和国内许多热心徽州文化人士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8,(4):57-57
省社科联程必定研究员发表《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徽州文化的研究》文章(安师大学报2008年第1期),提出:要科学地提炼徽州文化的基本价值,对徽州文化的精华和局限性要有全面的准确的认识;要推进徽州文化的发展,增强徽州文化的时代性;要推进徽州文化走向世界,进一步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