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许多旅游企业便应运而生,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国旅游企业相对于国外的一些旅游企业来说起步比较晚,存在一定的劣势,在市场竞争中压力比较大。面对如此激烈的旅游企业竞争环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针对旅游企业的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作用进行简要阐述,从不同角度说明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其对旅游经济的价值也日益受到重视。然而,保护和开发孰轻孰重的争论始终持续。人们普遍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笼统的对象,从各自角度出发,提出观点。却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项目存在较大差异,应当区别对待。基于这种认识,本文针对旅游开发,分析了保护与开发两种意见的分歧所在,同时提出了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并阐述了资源有别于遗产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5.
7.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加快乡风文明建设的诸多措施中,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乡风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现状、特征的分析,探究其在文化基础、道德基础、活动载体、动力支持等方面对乡风建设的积极作用,以求实现非遗保护利用与乡风建设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闽西革命老区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乡村文化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互动关系,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模式是促进闽西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具体介绍了昭觉县彝族文化旅游资源,并针对性地指出了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进而对昭觉县彝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文化和旅游融合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文化和旅游这两种社会活动从产生之初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从没有像今天联系这样紧密.可以说人们进行的各种旅游活动都是文化活动的一部分,文化动机是人们旅游动机的核心和源泉.文化已成为现代旅游的灵魂,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是乏味和没有生命力的旅游.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们旅游活动的最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