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岚 《经营管理者》2011,(12):127+119
本文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和要素禀赋理论,结合中泰两国2007-2009年双边贸易数据及各自历年的资本劳动数据,对中泰两国的贸易模式进行验证分析。结论表明,中泰两国的贸易较好地吻合了比较优势原理和要素禀赋理,中国的优势产品与泰国的优势产品互不相同,两国贸易互补性极强。  相似文献   

2.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国内各省区积极谋划将自身成熟及过剩产业向中亚五国转移,而中亚五国也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中国投资。本交通过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互补性以及影响产业转移的其他因素分析,就中国产业向哈萨克斯坦转移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两国工业产业间存在一定的发展水牛梯度和结构互补性,部分产业客观上存在转移的可行性,但同时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需要两国间在充分沟通与协商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促进产业转移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的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H-O模型)从一国经济结构中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最基本的因素解释了国际贸易分工基础和贸易格局,被西方经济学界奉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核心理论。1968年,继瓦尼克将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由商品替换为要素后,很多要素被纳入H-O模型中。随着环境要素越来越成为与贸易密切相关的因素,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环境要素禀赋论。本文将从要素禀赋论角度探讨由于环境要素禀赋加入一国生产要素体系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我国的国际贸易的启发。一、环境要素禀赋与环境比较优势1、环境要素禀赋作为生产要素的…  相似文献   

4.
张建全 《经营管理者》2009,(20):199-199
中俄两国是友好邻邦,双方有着漫长的国界线。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之下,中俄两国加强经贸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也可以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中俄两国经济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本文主要分析中俄经贸合作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做出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金晶 《经营管理者》2009,(21):242-242
能源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已经越来越重要,俄罗斯石油资源极为丰富,两国在能源领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但两国能源合作同时又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在目前的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本文将对中俄能源合作的走向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6.
外国直接投资(FDI)是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起飞的重要资源,外国直接投资通过资本形成和技术进步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而东道国经济增长又进一步带动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本文从数量分析的角度,利用协整理论考察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的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刻画它们的动态均衡关系。实证分析表明:长期内,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的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中国的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则不存在稳定的Granger因果关系;短期内,巴西和俄罗斯两国的FDI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互补性,但中国的经济增长只能单方面吸引FDI的流入,印度的FDI也只能单方面对经济增长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物以稀为贵     
正中美两国利益攸关,经济互补性强。过去30多年,中国源源不断地把物美价廉的商品输往美国,不仅美国经销商赚得丰厚利润,美国政府也狂揽大笔税金,让本国消费者得实惠,提高了购买力。当然,美国市场巨大的外部需求,契合了中国出口导向型经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地缘相近,在农业发展的历史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在农业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方面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使得中国农机产品出口东南亚等国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中俄两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着重大的作用,中俄两国有着漫长的国界线,近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两国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在能源领域方面,两国的能源合作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能源合作,两国可以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0.
《领导文萃》2014,(24):140-140
正11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发布公告,正式授权中国工商银行加拿大子行担任多伦多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这是中国央行首次在北美地区选定人民币清算行。至此,工行已在新加坡、卢森堡、卡塔尔、加拿大四个国家拥有由中国央行指定的人民币业务清算行,成为首家拥有横跨亚洲、欧洲和美洲三大时区人民币清算行的商业银行,正式构建真正全球7×24小时不间断人民币交易清算业务体系,为进一步助推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打下良好基础。中国与加拿大两国同处太平洋沿岸,经济互补性强。近年来,中加双边经贸关系快速发  相似文献   

11.
发展战略、经济结构与银行业结构:来自中国的经验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利用中国分省面板数据对要素禀赋、发展战略以及经济结构对银行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省要素禀赋结构、发展战略以及经济结构的差异能够有效地解释各省银行业结构的差异:赶超越严重的地区,银行业结构越集中;经济结构越偏向于重工业、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银行业结构越集中。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提出的分析框架提供了较好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2.
巴基斯坦是中国唯一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但据两国经贸指标,中巴之间存在如某些专家所言的“政热经冷”问题,即经贸状况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定位不匹配。结合巴基斯坦自身发展情况和中巴合作的方向目标来看,中巴两国经贸关系相对滞后于政治关系是有其现实合理性的。中巴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只是评价两国贸易水平的因素之一,中巴之间的经贸发展水平除贸易额以外,还受到两国经济实力、经济互补性、文化差异以及两国对外方针等因素的影响。促进中巴关系均衡发展,要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巴关系,既不能过于感情化和理想化,又要看到中巴关系发展的光明前景,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巴关系打造成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促进中巴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和安全关系高质量协调发展,深化双边、多边合作与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主要经济体,两国经济互补性强.贸易总额大、增速快,相互直接投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到美国上市.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两国应该本着务实的态度,顺应世界潮流,彰显政治智慧,组织人力解决双方会计准则等效技术层面问题,尽快启动会计准则等效谈判,争取在可以预见的几年内实现会计准则等效,使会计真正成为两国通用的商务语言,以促进两国企业、会计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94年5月30日,《关于俄罗斯联邦主席访华新闻公报》指出:中俄经贸关系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双方愿意充分利用两国作为邻国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性,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和扩大各个领域的合作,“使之达到同中俄睦邻友好关系和两国经济潜力相适应的更高水平”。在1995年6月李鹏总理访俄期间签署的《联合公报》中,中俄双方再次强调要努力使中俄在经贸和科技领域的合作过渡到与两国政治关系和两国经济潜力相适应的新阶段。本文拟就中俄经贸合作的基础和现状、中俄两国的政治关系以及和中俄的经贸关系的潜力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比较优势陷阱是后发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往往会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在改进Levchenko和Zhang(2011)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基于RHO理论的综合体现一国技术水平、要素禀赋、投入成本的生产率指标,进行跨国跨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经历相似,比较优势正从低等技术产业转向高等技术产业,如果这一进程能够持续,则中国能够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而持续的技术创新可能是避免陷阱的重要推动力。以不同基准国和改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中韩两国地理相近、文化相同,发展中韩经贸关系得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建交10年来,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势头强劲有力,各领域的合作比较广泛和深入。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韩两国建交以后,中韩商品贸易至今保持了很高的增长趋势。其次是两国在经济和产业结构上一定的互补性,相互需要的商品种类较多,有利于贸易的发展。最后,韩国对华投资不断的增加,带动了两国贸易的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中日关系若干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日两国互有需求中国与日本,是亚洲的两个大国,在全球也是有分量的国家。两国地理上隔海相望,血缘上十分相近,文化上渊源深厚,经济上互补性很强。其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日本的资金、技术和高端产品;日本以贸易和技术立国,需要中国这样潜力巨大而又相距甚近的投资和贸易市场,还需要中国制造的低成本日用品。中国如果失去日本的资金和技术,其损失的一部分可以从欧美寻求替代,而一旦日本失去中国大市场,在世界其他市场接近饱和或尚未发育的情况下,其损失难以弥补。其二,日本经济十多年来持续低迷,而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这种鲜明对比决定了日本必须搭乘中国快车以寻求经济重振的外力和契机。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日本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发展最快的是同中国的贸易,赚钱最多的是投资中国的企业;2002年,中日贸易首次出现中国大陆逆差的现象;在日本的经济增长中,中国拉动的部分接近一半,超过了美国;2003年,日本对中华经济圈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以及大国的兴衰和拉美化,成为最近一二十年来国内外学术界重点话题之一。作者依据资源禀赋(配置)、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贸易促进发展这三大有关贸易的理论,利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经济数据,揭示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规律。本文要解答几个相关的问题:1、美国当初为何能实现经济的起飞?2、拉美为何后来落伍?3、东亚和东南亚后来为何能兴起?4、日本和中国为何能成为亚洲经济的发动机?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力求总结出美国的兴起、拉美化以及东亚和东南亚发展的历史规律。本文指出,与世界经济中心国资源互补、经济规模大…  相似文献   

19.
<正>一、清朝国家机关的设置与特色清朝自公元1616年努儿哈赤建立后金国开始,至1911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历经十二帝,共统治296年。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继承了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的经验,特别是吸收了明朝七国的教训,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独裁统治。清朝国家机关设置特色之一,是"清沿明制"。满族在经济、  相似文献   

20.
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贸易平衡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中国贸易平衡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其当前阶段的结构特点,以及决定这种贸易平衡变动的四个影响因素,即资源禀赋的变化、国内经济的周期波动、世界产业的动态转移、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制度变迁。根据对这些因素的分析,作者认为当前出现的贸易逆差与中国经济目前的特点和发展阶段是一致的,贸易逆差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可能经常出现,但中国不会出现长期持续的逆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