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人的文化存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活于特定的文化情境之中,是由文化塑造的,个体发展的过程就是其所处文化情境塑造的结果。人创造了文化,又被文化所创造,人与文化密不可分。人格是个体在特定文化状态下的生存样态,它的形成和发展受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也就是说,人格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人格,即个体在接受特定文化熏陶时,通过对特定文化的内化及个体社会化后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表现为气质性格、个性特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它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社会文化影响和熏陶的结果。把人格界定为文化的产物,原因在于作为一个生物体的人,跟动物的区别之处在于,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被创造者,人类创造了文化,但对每个个体来说,文化又塑造了他。人是文化中的人,文化是人的文化。因此,可以说,人格是个人对特定文化内化的结果,也是人的文化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摄影     
一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成人,甚至到死去,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而其中儿童时的社会化的内客与特征对人的一生又具有重大影响。所谓的社会化就是人学习各种社会知识和规范的过程。我们把这个概念操作化以后,就可以把社会化归结为这么一个问题,即向谁(怎样的角色或规范代表者)认同。但认同要符合儿童天性,又要符合社会要求,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早期社会化的跨文化比较上官子木社会化是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社会化是指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每个人自出生起就要不断地接受来自社会的各种教育,包括学习各种社会知识、技能及规范,从而成为符合社会要求、适应社会生存的社会人,这个教化过程就是...  相似文献   

4.
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还只是生物意义上的人,他连最基本的知识、技能都不具备,软弱得连自己都无法照料。如何使其立足于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呢?这就需要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使其接受教育、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人类社会中的一员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从其出生的第一天便开始,家庭便是其最早接受社会化的场所,父母是他人生的启蒙老师。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教他说话,辨别周围事物,指导他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其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枝能;教他基本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指导他与周围的亲友、同伴发生交往,让…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人的社会属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实践获得的。人刚生下来的时候.并不是一个社会人,而是一个自然存在物,是个无知无识的生物个体。这个生物个体只有衣食的需要,却无获得衣食的能力,也不懂得社会生活规范,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由此,便产生了人的社会化问题。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个体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即指个人学习,参与和适应社会生活,发展自己的社会性,取得社会生活、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试析天皇在战后日本政治社会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政 《日本研究》2003,(3):70-76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天生具有政治意识,人的政治意识通过“政治社会化”而形成。所谓政治社会化,是指生命个体从自然人成为社会人、进而成为政治人的过程。而每一个社会成员成为政治人,是政治存在并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确切地讲,政治社会化意味着个人通过学习和经验,修得相关社会的政治文化内容,即那些在社会中被普遍认可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态度以及行动样式,进而形成自己政治意识的的持续过程。通过政治社会化,每个人  相似文献   

7.
论法律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法律内化陈信勇个休的法律社会化是法律社会学的一个研究课题。从一些学者概括的社会化内容来看,内化与社会化的内涵是相近的。①内化仅强调对社会文化的接受,而社会化则强调其明确的目的。我们认为,内化是社会化的基木途径和方式。虽然它们在词义上有细微差别,但可...  相似文献   

8.
实践是人按照自身和物的尺度有目的地改造或创造对象世界的感性活动。人在实践中实现的自身对象化,是实践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是人的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根源,也是实践具有双向性改造与认识功能的内在根据。全面理解和把握人的对象化,是科学把握实践范畴的内在要求,是全面理解实践功能的必要前提。马克思在分析人的对象化的特殊形式———异化时,曾指出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人的异化、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可见,人的对象化有同化也有异化,它既体现在实践的结果上,又表现在实践的过程中,既体现在客体,也体现在主体。可是,人们通常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注重物质成果而忽视精神产品,注重客体而忽视了自身,注重同化而忽视异化;这无疑未能科学地反映人的对象化,不利于全面地把握人的能动性和本质力量,更不利于通过人的全面的对象化认识自身  相似文献   

9.
青年期社会化是人一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是青年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使个人从"有机体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青年聋哑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他们极容易出现社会化障碍,影响社会化进程和正常的内化行为,容易引发越轨行为,给  相似文献   

10.
杨克 《社会工作》2009,(13):28-30
青年期社会化是人一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是青年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使个人从"有机体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青年聋哑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他们极容易出现社会化障碍,影响社会化进程和正常的内化行为,容易引发越轨行为,  相似文献   

11.
张方玉 《唐都学刊》2006,22(2):36-39
道德价值是道德本质的真正体现,对于元伦理、规范伦理、美德伦理具有根本性和终极性的意义。现代伦理学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对于道德价值的忽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伦理学的发展与社会道德的进步。建构起公正与幸福的道德价值,可以生成内在的激励机制,促进个体道德的提升、增强规范伦理的有效性,可以促成元伦理、规范伦理、美德伦理的统一。人类为实现幸福的公正而制定的规范才是真正的道德规范,人类为实现公正的幸福而完善的德性才是真正的美德。  相似文献   

12.
人的社会化必将“化”得更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动物的区别何在?区别在于社会性。尽管 蚂蚁、蜜蜂、大雁、猴子也有动物社会,可那社会不仅是狭小的,而且是直接的。倘若不是面对面,它们就组织不起来。人类则不同。人与人之间见面不见面都能组成一个社会。 人的社会化是说人们通过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知识,熟悉社会生活,掌握社会技能,并进而把先进的社会观念、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人与社会和谐,人与社会互动。不用说,人的社会化程度是动态的,决不会一直停留在一个水准上。在“一河之隔,老死不相往来”情况下的人,自然也是社会人,可那是低级社会化。今…  相似文献   

13.
李楠明 《学习与探索》2006,1(1):109-112
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主体性哲学,是人类自我解放的理论。这种哲学是现代性的文化精神的体现。它突出了人作为个体主体所具有的价值,从而显现了人作为人的最高本质所具有的意义。但独立的自我并不是孤独的自我,孤独的自我造就的只是市民社会的私人。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就是为了解决这种个体和类的矛盾,使个体能够成为类的存在物,得以自由和谐的发展。当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出的“以人为本”与建构和谐社会的主张,其实质就是个体丰富性的马克思哲学精神的反映,这正是马克思哲学对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公共化与社会化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化和社会化是人类发展的两个侧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公共化和社会化是同时并进的,从逻辑的角度来看,公共化和社会化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彼此渗透的.在公共风险的推动下,公共化过程也是公共权力、法律、制度和各种公共组织形成、演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逻辑结论是;所有人的自由发展是每一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而在个体自利动机推动下的社会化过程,是分工、交换、产权的演进过程,同时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的逻辑结论是;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两个过程是内在统一的,在交互影响的过程中推动人类文明螺旋式上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会越来越要求其成员是高质量的“社会人”。随着控制人口政策的推行,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独生子女能否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能否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人”,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取得社会生活适应性的过程。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使人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对于社会,则是维持代际关系、延续文化遗产、形成社会创造力的过程。个人的社会化对个人对社会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童年社会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个时期是人格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人的文化“内化”及“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关于个性主体的文明精神建构及其外化、群体化、社会化和实践化的价值活动。本文以问答方式讨论人与文化相互作用的机制及若干现实问题,以期引发读者的旨趣和颖思。A.文化传播的“滞后效应”问:大凡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思想家马克思、毛泽东,文学家屈原、苏轼、曹雪芹、歌德、托尔斯泰、罗曼·罗兰,科学家爱因斯坦、普里高津、徐光启、李远哲、达尔文等,都有深刻的孤独感。他们的卓越思想得到社会的理解较晚,常要在作品问世多年乃至死后,才能获得世界的承认。如司汤达的心理小说试验、贝多芬不朽的交响乐、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这是什么原因? 答:在人类的精神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条  相似文献   

17.
马尔库塞认为技术是控制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单向度"是马尔库塞描绘发达工业社会现实时所使用的一个特定用语,它表现为四种形式:社会的单向度、人的单向度、思想和文化的单向度、政治领域的单向度.他希望建立一个人的本能欲望得到完全解放的"新社会"并提出被拯救的技术的可能性,这种技术将会尊重事物的潜能并认识到在形成世界的过程中人类的责任.马尔库塞的理论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祥玉 《学术交流》2003,(5):120-121
文化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体现。由于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 ,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此产生了文化变异这种独特的现象。文化变异是文化碰撞中为保持原有文化而发生的一种原文化改变的现象 ,其实质在于是为个体生存而做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挑战与对策:网络传播和青少年社会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宋绍成 《社会》2002,(1):8-10
20世纪90年代初 ,因特网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成为继报刊、电影、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后的第四大媒介。网络化不仅是信息社会在技术上的一种特征 ,更是人类的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网络及网络化所形成的网络数字空间正在成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和结构。它必然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化———即青少年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 ,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 ,成为能够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 ,社会化的环境有两个 :一是现实环境 ;一是虚拟环境 ,后者是由大众媒介所构筑的。在现实环境中 ,青少年社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社会存在基础的个体在社会转型中的变化入手,提出了社会转型中的个体内化过程,认为社会转型不仅表现为一种宏观的社会发展过程,而且还包括一种微观的个体内化过程,只有从这两个方面来考察才能把握社会转型的方式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