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做了简单的探讨,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公共行政产生的背景及其基本理论,并论述了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对现行公共行政理论的一些批判意见,指出其对我国当前行政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话语理论是后现代公共行政所推崇的一种理论观点,先锋派的后现代公共行政学家将其视为继宪政主义模式(或新制度主义模式)和社群主义模式(或公民主义模式)之后的第三种取代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模式。但是话语理论在现代城市管理中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本文根据话语理论的部分观点并结合我国城市管理效率问题,论述了公民话语权的行使对我国城市管理效率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解决这些消极影响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作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先锋代表——公共行政话语理论倡导的真诚、切合情境、具有实质性贡献的“部分人的对话”等主张,为优化我国县级政府公共决策、突破公众参与决策困境提供了重要启示:重视县域公众制度化话语表达机制建设、扶持县域社会组织、开发县域网络话语表达平台.  相似文献   

4.
治理理论诞生于全球化、地方化和福利国家危机的大背景之下,它打破了传统行政学范式的解释逻辑,试图解决价值与效率的冲突问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与进步。据此,有学者认为它是公共行政学的新范式。但是,基于对范式的含义和评价标准的分析,治理理论并未构成公共行政学的新范式,其理论逻辑并不完备,且仍处于发展阶段。虽然治理理论称不上是公共行政学的新范式,但也不能就此否定它的理论贡献。首先,治理理论突破了传统行政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框架;其次,治理理论推动了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进程;再次,治理理论暗示了未来公共行政学新范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径》一书是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戴维·H·罗森布鲁姆和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的力作。首先总结了该书提出的三种不同视角的公共行政观、公共行政未来发展九大趋势及坚持传统公共行政范式,力图将(新)公共管理纳入其框架之中的主要观点。其次分析了该书将法律途径纳入研究视角、多视角地研究公共行政的多元公共行政观及重视公共行政中民主宪政的重要性三方面的贡献及创新之处。再次,指出本书中的三点不足之处。最后,对于该书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作用,推进中国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克森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在公共行政研究领域首次提出“社会公平”的观点,对传统公共行政学和新公共管理学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对其代表作《公共行政的精神》一书的主要内容和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提出的公共行政新目标和新的评价标准,以及理解公共行政精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齐舒展 《决策与信息》2011,(11):137-137
20世纪6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范围内,充满着动荡与变革的压力。公共行政应对这种挑战,诞生了新公共行政理论和学派,就此,“社会公平”理论被引入公共行政。1997年弗雷德里克森所著的《公共行政的精神》就是阐述新公共行政和社会公平理论的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该书从公共行政的公共性谈起,运用后逻辑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社会公平、爱国主义和乐善好施以及公共行政的八个主要原理。社会公平与正义像一根红线贯穿着全书的始终。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与后现代性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本文在对这两个概念进行理论区分的基础上,阐释福柯从后现代走向后现代性的理论之路,福柯的理论无意中完成了由后现代社会理论向后现代性社会理论的转变,本文正是从福柯理论出发来验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9.
公共行政的历史是一部探索公共性实现方式的历史。公共行政对公共性的追求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以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理论所代表的形式公共性追求阶段,二是新公共行政理论、黑堡学派、新公共服务理论等民主行政理论的实质公共性追求阶段。无论是新公共管理理论,还是新公共行政等民主行政理论,由于它们赖以实现公共性的组织基础都是官僚制组织,所以公共行政的实质公共性追求难以成为现实。服务型政府理论认为,在高度复杂的社会条件下,只有变官僚制组织为合作制组织,把服务价值作为社会治理的中心价值,促进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才能实现公共行政的公共性,达成实质公共性与形式公共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雷磊 《经营管理者》2014,(25):11-13
公民参与是改善政府执政能力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随着后现代社会到来,政府治理更加注重对话与服务,而不是被动回应和管理。在中国,新技术日益普及,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媒介的快速发展促使公民更加方便快速地通过"话语指向"和表达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因此,在当前研究后现代公共行政视阈下的公民参与,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公民参与的内涵及其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撑,从而走向多元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1.
新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探究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与主要模式,以及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公共行政的哲学之维,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公共行政的哲学之维,亦即行政哲学,是公共行政的认识论基础、方法论前提和根本观点的逻辑体系。正确科学的把握公共行政的哲学维度,深刻内在的认识公共行政的基本问题,对于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和深化,对于公共行政学科的成熟和完善,对于公共行政实践的推动和促进,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本文笔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遵循着提出逻辑起点——提炼主要矛盾——揭示核心内涵的思维进程,对公共行政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自公共管理诞生以来,理论界对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各种争论经久不息,国内外学者在二者关联性问题上各持己见。在诸多百家之言中,我们能够对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互动性与差异性进行较为清晰的认知。本文在肯定二者共通性的基础上,重点从两者的差异性入手,探寻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80年代末,传统的公共行政遭受到新的外部环境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公众对政府能力丧失了信心,“政府失败”的呼声此起彼伏.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新公共行政管理理论主张政府大胆地采用企业管理的方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毕竟政府公共部门与企业存在着重大差异,所以在引用时要慎重.特别是对于转型时期的我国而言更是如此.“政府官员实行年薪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年薪制”本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概念,但引入到政府部门来却不合适  相似文献   

15.
公共行政价值是公共行政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引导着行政理论和行政实践的发展取向。公共行政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以技术理性主导的追求效率的管理行政发展史。公共性应是公共行政永恒的价值追求,但公共行政追求公共性的道路并不平坦,公共性追求不足。后工业化时代,服务行政将是主要的行政模式,我们必须从哲学的高度反思公共行政的价值,从人类社会终极关怀的高度建构公共行政的未来理性。积极倡导伦理精神,进行公共行政公共性回归之旅,从整体社会发展和人类终极关怀的宏大叙事背景来建构更加理性的制度,不断探求契合人类未来发展的行政价值,这应是公共行政价值变迁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6.
论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与互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先把国内外关于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关系的研究归纳为4种观点 ,然后对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作了层次性的分析 ,最后 ,重点探讨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互动关系。自公共行政诞生以来的100多年里 ,它一直是政府管理的主要形式。进入20世纪70~80年代 ,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 ,又使一种具有新特色的公共管理模式凸显于世。然而 ,在历史继承与时代发展的双重作用下 ,新兴的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的公共行政之间既有相互竞争的对立关系 ,又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并形成能动的互动关系 ,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无疑会给我们的…  相似文献   

17.
公共行政责任伦理是维系公共行政系统有序运作、有效作为的精神纽带。从理论逻辑上看,在百年公共行政的历次范式转换中,公共行政责任伦理在历经价值萎缩、价值复苏、价值偏执与价值回归的曲折过程之后,被确立为当代公共行政伦理价值谱系的核心。强调对公民负责、为公民服务的责任伦理成为现代公共行政的精神旗帜。从实践逻辑上看,实现责任伦理是公共行政摆脱现代性危机的自我救赎之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从"个体伦理化"与"制度伦理化"的双重维度来分别为实现公共行政"责任伦理"价值提供内控机制和外控手段,促进公共行政主体以德运权、依法运权,实现公共行政活动为公民服务、对公民负责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扬弃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全新公共行政模式。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政府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对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段飞飞 《经营管理者》2013,(20):197-197
我国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经过近30年的发展后,已经在学术界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国公共行政学在取得可喜发展的同时,对其本土化的研究,成为学者们争议比较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研究状况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回顾,以期能对我国公共行政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促进我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价值取向、制度建构、组织模式三个方面对传统公共行政范式与民主行政范式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发现民主制行政理论的多中心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公共行政单一权力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