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学研究与文化沟通——访费孝通等五位东亚人类学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5年6月21日至7月12日,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举办了“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举办这样规模和规格的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在中国大陆还是首次,它在我国的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发展史上意义重大。北大社会学系研究生王俊敏就“人类学研究与文化沟通”这一主题,采访了莅临研讨班授课的东亚五位著名人类学家,他们是:费孝通博士,北京大学教授,本刊顾问中根千枝博士,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国际民族学与人类学联合会名誉会员李亦园博士,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乔健博士,原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现为台湾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创所所长、创系系主任及讲座金光亿博士,韩国文化人类学会副会长,韩国国立汉城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教授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4月16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海外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成立大会,并就跨文化交流与海外文化研究进行学术研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刘夏蓓教授  相似文献   

3.
论吴文藻先生引进西方文化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藻先生最早把西方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理论全面系统地介绍到中国 ,并发扬光大。他首次引用了泰勒的文化定义 ,并紧紧抓住文化这个核心 ,着力介绍与阐释功能学派的理论。他从文化的整体性理论出发 ,倡导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模式 ,重视社区 ,重视实地调查。他关注中国国情 ,关注“现代”。在倡导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中国化方面也是一位杰出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29日至30日,由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和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在中南民族大学举行。来自40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9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着“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收到论文60多篇。论坛由中南民族大学许宪隆教授主持,由台湾交通大学庄英章教授致开幕词,中南民族大学校长高瑞教授致欢迎词,并聘任台湾学者李亦园、乔健、庄英章、臧振华为我校名誉教授。本届论坛组织委员会主席雷振扬教授也出席了开幕式。论坛首先举行了两…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三个方面概要地论述了吴泽霖教授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作者指出,吴泽霖教授跨越三大学科的学术思想的主旨是“注重田野调查,为促进社会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6.
"民族学、人类学与民族博物馆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我国社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为了探讨民族学、人类学与民族博物馆的关系及民族博物馆如何进一步发展等问题,由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筹委会、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与西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民族学、人类学与民族博物馆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6月16日-18日在四川成都西南民族大学隆重召开。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罗布江村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并向来宾们简要介绍了西南民族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学校加强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建设与民族博物馆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国家民委政法司毛公宁司长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  相似文献   

7.
正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11月,是中央民族大学基于中国经济崛起、转变发展方式、繁荣民族文化、建设政治文明和推动学术创新转型的需求,为拓宽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深化国外民族和社会文化研究而创建的院级教学科研实体机构。自成立以来,本中心继承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的深厚学术积淀,大力拓展世界民族和国外社会文化研究,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成为国内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海外研究的重镇。2014年,本中心被评为国家  相似文献   

8.
种族与种族歧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族”属于体质人类学研究的范畴,“种族歧视”是社会学要讨论的问题,但它们又都是民族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由于一般人对种族、民族以及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等概念往往混淆不清,我们把这两个问题联系在一起加以探讨是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彭兆荣,男,博士,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旅游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遴选草案特别会议”中方专家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项目主持人、首席专家,联合国“人与生物圈”(MAB)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巴黎大学(十大)讲座教授,巴黎大学(索邦)高级访问学者、柏克利加州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及项目合作教授。主要从事人类学与旅游、文学人类学、文化遗产、艺术遗产等方面的研究;出版《文学与仪式》《饮食人类学》《旅游人类学》《遗产:反思与阐释》《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艺术遗产论纲》《重建中国乡土景观》等专著20余部(含合著);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在2016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位列民族学排名第2位,社会学排名第29位。2016《中国高被引图书年报》中,位列民族学图书学术影响力第1位。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0月10—12日,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在青岛成功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河海大学社会学系、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承办,《环渤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路径研究》(13YJA840023)课题组、青岛中传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协办,研讨会主题为"海洋开发与环境保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创建中山大学六十周年而举办的人类学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一日至十六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这实际上是我国第一次国际性的人类学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和我国各地及香港的人类学专家、学者、教授共八十多人。提交这次学术讨论会的论文有七十多篇,包含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和体质人类学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杨成志、吴汝康、岑麒祥、梁钊韬、秒浦、高华年、严学宭、石兴邦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著名人类学家郑德坤教授,日本人类学家竹村卓二教授、王崧兴教授,美国人类学家颇特教授、顾尤勤、顾定国副教授及加拿大伯兰特教授等在大会及分组会上作了学术报告或发言。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相互切磋,广泛地交流了人类学学科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并着重对我国南方文化的特点及研究方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70年代是战后法国社会及其海外殖民地发生巨变的时期,面临时代和社会变革的需要,法国民族学人类学迈开了新的发展步伐.战后法国民族学人类学在社会变革时期的发展与国家对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视、优良的学术传统、与社会学的亲缘结合、"定点调查"的田野经验以及重视普及人类学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国际公关》2010,(2):87-89
泸沽湖景区地处川滇交界处,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摩梭文化,作为独有的母系氏族文化“走婚”风俗的保存地,泸沽湖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领域都具有标本性的研究价值。秀美的高原湖泊风光和浓郁的摩梭风情文化,使泸沽湖景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4.
敬告作者     
正《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衷心感谢广大作者、读者朋友对我刊的关心与支持!本刊将着力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期待与广大作者、读者一道,共创新的辉煌!一、欢迎投稿《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作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双月刊,将继续秉承"繁荣学术,服务现实,创新理论,培育人才"的办刊宗旨,以"立足特色,突出重点,聚焦前沿,鼓励创新"的编辑理念,全面刊载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等各学科优秀科研成果,热忱欢迎各界人士投稿。二、民族学人类学论坛为本刊专业化特色主打栏目。本着"大民族学"的理念,下设学科研究动态述评、人类学、民族社会学、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经济、民族法学、民族文学、民族教育等子栏目。论坛采取专题化操作模式,每期发文约20篇,强力推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0月26日至27日,由西南民族大学和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台湾中研院、美国夏威夷大学等海内外30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论坛,会议共收到论文70余篇。为期两天的人类学高级论坛分为主题讲演、分会专题讨论、青年论坛、圆桌会议和学术演讲几种形式进行。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中山大学麻国庆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徐杰舜教授和夏威夷大学Fred Blake教授等人类学、民族学知名专家学者到会并作了精彩的…  相似文献   

16.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前身是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的基础上,集中了原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平研究院等单位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史和民族语言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流动与封闭、延续与断裂是人类学研究的经典问题.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迈克·罗兰教授从宏观的跨区域文明视野出发,讨论了"文化区"、迁徙与流动、民族学与社会学在文化/文明认知角度上的差异,并以"深度历史"和"长时段文化"的观念,对亚马逊、太平洋地区和非洲大陆的人口、生态和物质文化进行了探讨,对欧洲殖民势力侵入非洲之前的中非和西非的王权和世界观作了精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世人类学发展史上,前辈学者李安宅引入了英国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的理论。其著述涉及社会学、意义学、美学、民俗学、宗教学、民族学等广阔的领域,但他是借助各学科知识去透视、分析和衡量人类文化现象,构成一个文化人类学系统。他译介和阐发的文化人类学理论和以人类学的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以及他在人类学的实地研究成就,均对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具有开拓性意义。他的理论和方法,对我们现在研究文化人类学尚有启发和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学术起源、互为学科性以及必要性、可行性等角度,分析了人类学与民族学、社会学作为姊妹学科的学科关系史;人类学与民族学和社会学在中国化过程中互为学科性特征;以及人类学已经成为一个成熟学科的发展现实。认为中国人类学建立一级学科的主客观条件都已具备。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吴文藻教授95华诞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宗蜀华今年是国内外知名学者、中国民族学及其妹妹学科社会学、人类学的先驱吴文藻教授95岁华诞,能有机会在这里发言,是我莫大的荣幸。吴先生一生待人接物正直无私,培养学生言传身教,尽心尽力。他对中国民族学及其姊妹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