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2 毫秒
1.
《南都学坛》2016,(3):58-61
如何讲述故事是作家共同面对的题目,迟子建的中篇小说《晚安玫瑰》、长篇小说《群山之巅》借助"玫瑰""群山"意象,编制出了两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前者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城市的爱情,这样的故事犹如夜晚绽放的玫瑰:美丽、优雅而孤单,而后者的故事发生在小镇的深处,那里人物众多,有着各自的苦恼与快乐。从描绘"玫瑰"到图画"群山",迟子建以意象的流转讲述着中国故事,她以小说的方式捕捉普通人的内心世界,从而呈现出故事的传奇性与民间性以及小说叙事的诗意化。城市与乡村、历史与现在、传奇与爱情构成了迟子建笔下丰饶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诡异、传奇、流言与人情,并且还具有浓郁的东北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舒婷诗歌既充满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色彩,又兼具古诗韵味和现代主义神采。其繁复、细腻、充满矛盾的情感世界,感染着浓重的时代色彩,具有历史的深邃感和思想穿透力。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多意象并列迭加形成立体意象、整体象征和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3.
明代李攀龙诗追求格高调古,配合这一诗风,他善于选择具有历史厚重感和空间辽阔感的古雅意象造境;同时,其诗歌中还常出现微末不名的“风尘”意象。通过对李诗意象群类的比较,以及对李诗使用“风尘”意象不同义项的分析,我们认为,李诗的“风尘”意象是具有时代文化底蕴的意象。  相似文献   

4.
创作主体的价值认知体系和取向对于其小说叙事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价值观决定了作品稳定持久、个性鲜明的叙事风格,两者有内在的统一性。以此考量贾平凹小说一贯坚守的意象叙事,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创作的基本精神决定了其创作的基本艺术思维方法,即意象艺术结构和技巧,重估区域文化是他的文化意象叙事的起点,整体哲学意识决定了他意象叙事的成熟阶段为整体意象叙事,混沌世界观决定了其意象叙事的最高阶段即混沌意象叙事。从文化和叙事两个传统角度看,贾平凹小说的意象叙事既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又是传统民族叙事的合理的延伸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艾青的早期诗歌中,苦难意象是诗人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心灵情感的主要符码。一系列的苦难意象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其苦难意象显示了巨大的美学魅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苦难意象映照的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们弃恶从善的发动机,是产生崇高情感的催化剂。总之,艾青早期诗歌中的苦难意象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6.
要想弄清意象与意境这两个范畴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必须从其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追根溯源、探微烛隐。唯有如此,才能明确我们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意象和意境这对范畴,以及在此种意义上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白作为有唐一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创作了近千首诗歌。其"浪漫"的特质除了整体作品风格的飘逸之外,还与其大量写作女性诗歌有关。李白900多首诗中,就有100多首诗涉及到女性形象。他诗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历史题材意象;一是现实题材意象。  相似文献   

8.
古代文学中草意象是一个有深厚意蕴的审美创造物。它以《诗经》《楚辞》为源头,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更嬗积淀而成的。它见证着中国文学与社会的流变及文人士子的心态、生活方式、精神需求,具有广泛的文化意义和深刻的审美内涵。"草"意象的背后有诗人们浓浓的生命意识。借此也可以让我们一探古代文人士子们整体上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方式及他们无意识中深藏着的精神原型。  相似文献   

9.
意境迁移在散文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格式塔意象和意境具有相似的美学成分,且二者都是由个体意象组成,这使得格式塔意象模型得以运用于意境传译。意境传递过程为:原文本中的意境─心理审美意境─目标文本中的意境。从意境模型中可得出结论:意境是检验个体意象翻译的标准。在不损害整体意境的前提下,个别意象的微观调整可使译文"最接近,最自然"。  相似文献   

10.
海子以身体投入诗歌创作中,使其诗歌出现了大量的身体意象。这些身体意象总体可归为两种,一种是带给人稳定亲切感的和谐的身体意象,一种是带给人撕裂苦闷感的分裂的身体意象,这些意象涉及身体与自然、身体与欲望、身体与死亡、身体的有限性、历史的肉身化等多个方面。海子诗歌中身体意象呈现和谐与分裂双重变奏的原因既与海子的诗学观有关,也与海子个人的身心遭际、时代环境以及他对人类命运的思索相联。  相似文献   

11.
逻辑层次是以多样的“二元对待”为基础,经“移位与转位”之作用过程,趋于“多、二、一(0)”螺旋结构之终极统合,而形成其完整系统的。而这种系统,可用于组织个别意象,形成整体意象,以反映辞章之意象系统,充分反映逻辑层次与意象系统之迭合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诗歌意象的符号质、系统质、功能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诗歌理论界,人们对意象的重要性和建构力有一个广泛的认同。诗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是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的。意象的这种特殊建构能力,来自意象独具的性质和功能。意象具有符号的基本特性,即意象产生的随机性、自我表现性、模糊性;在意象系统中,每个意象既影响别个意象,又受到别个意象的影响,正是意象的共同作用,才使诗歌的整体意义得以表达;意象具有描述性、拟情性、象征性(指意性)功能,三者的综合作用,强化了意象的表义性和建构力。  相似文献   

13.
屈平 《南都学坛》2001,21(5):59-63
意象是诗歌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贯穿于诗歌创作的全过程。意象是主观之情与客观之象于瞬间所达到的契合 ;就其构成时的特征而言 ,它受诗歌整体内在结构的支配 ;按其性质的不同 ,它可以分为自然界的、社会生活的、创造的、虚构的等四大类 ;从其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来说 ,它可以分为单一意象和多个意象 ;从其与诗歌的鉴赏关系来说 ,它是进入诗歌鉴赏的一个必经之境  相似文献   

14.
在《牡丹亭》中,花园是一个特殊的叙事空间和不断出现的意象。花园意象是一种包含了整体意象和意象载体的双重结构。在梳理归纳作者在文本中有关花园意象的描写行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文本中运用片段化描写和神秘化处理的两种方法,构造出了花园这个叙事空间。而这种空间在《牡丹亭》的整体叙事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对意象的结构有着一定的要求。对诗歌结构的研究是理解诗歌意义的基础。诗歌文本自有一个完整性,在其完整的框架之中,各意象间的蒙太奇关系也至关重要。由中心语句散发的整体、二元对立的整体、四项同类的整体以及纵横两向的整体平衡关系,吻合了读者阅读中的完整期待,也是作者蒙太奇创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雪莱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小诗《歌》语言凝练、意象精致,是意象诗的经典。马致远是我国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家和散曲家,他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是中国意象诗中的极品。虽然跨越不同的历史时空,但两首小诗在意象营造、意象组合、诗思表现、以及情思体验等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意象本体是指意象的本源和本然状态及其内在规律,始终体现在感性形态之中。"本"是本源和本性的统一,体现了时间的维度;"体"则是体性和体貌的统一,体现了空间的维度。意象本体一本万殊,体现了意的丰富性和象的圆融性。意象本体是在审美活动中动态生成的,以物象和事象中审美价值的潜质为前提,体现了物我统一的体用关系。其中既包括瞬间直觉的个体生成,也包括历史生成。艺术作品中意象的生成,是主体师法天地化育万物的生命精神,在对物象与事象的取舍、组合和创造中,通过摹象、拟象灌注生意的结果。在意象本体中,气象和神气共同构成感性形态的整体,并臻于体道境界。艺术意象则是艺术语言与气象、神气和体道的统一,从中体现了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8.
意象与意境     
“意象”与“意境”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有其相通、相似的一面 ,但又属于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 ,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和审美特征。意境和意象有着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 ,意象无穷的张力形成了意境整体上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为民族众多 ,并且相对封闭和独立的中国西南区域 ,其少数民族诗歌创作 ,有其独特的文化生存背景。本文分析了这一区域的诗人们在种种具有隐喻、具有象征和寓意色彩的民俗风情以及古老文化的历史积淀中 ,以诗的意象舒展着个性生命 ,从整体上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历史、伦理、情欲等基本主题 ,从而完成了他们诗作文化寓言设置的精神指归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本细读方法,探析贾平凹小说叙事的山地文化意象,认为商州山地文化元素和意象是贾平凹打造的文学商州世界的标签和文化地标.它们既是贾平凹整体意象叙述的组成,又形成其鲜明的叙事风格和文化内蕴.在贾平凹小说艺术架构中,这一叙事特点的价值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