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02年清政府下令修改法律,大规模移植西方法律,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华法系解体,传统的法律文化开始转型。传统法律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存在法律理论储备不充分,引进法律制度与现实脱节,现代法律观念阙如的困境。研究这些问题对我们今天的法制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陶火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1):58-61
在研究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问题上,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思维视角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如果说,社会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发展,那么,中国社会的发展则是小生产者的发展过程。小生产文化心理是小生产者主观世界的重要部分。在近代中国社会,小生产文化心理的转型在整个社会转型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周福振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99-100
成立于1912年的中华书局至今仍以出版高质量的学术文化精品,被人们称为“心仪仰慕的明灯”。回首中华书局之往事,可以看到它在中国近代文化的构建和发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周其厚教授的专著《中华书局与近代文化》(中华书局2007年5月版),形象地勾勒出中华书局在西学东渐、中西文化冲突和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雪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20-126
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破产律》受到各地商人的批评与反对,不久该《破产律》被废止。从这些批评意见入手,分析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政府的立法意图、传统商业习惯、商民的法律意识程度及执法情况等所营造出的社会法律环境,说明社会法律环境的不健全,制约着近代商法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5.
顾梅珑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1):30-35
钱锺书先生的《围城》蕴含着深厚的江南文化底蕴,并展现出近现代转型时期新旧交替、中西交织的文化特质。江南特有的崇文重教与家族文化氛围让作者关注了一批特殊的社会群体——知识分子的生活境况,构建出在新旧两种迥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夹击下令人啼笑皆非的"新儒林"景象;江南文化具有的兼收并蓄及开放性特征使其能够广泛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然而在对外在文化的盲目崇拜与缺乏内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令人尴尬的"洋泾浜"现象;江南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最早的发源地,也较早被列强打开门户开放商埠,其商业化与都市化进程带有鲜明的殖民化特征,以独特的方式进行着独特的现代化进程。转型时期的江南文化不仅奠定了《围城》整部作品的背景底蕴与环境氛围,更积淀在人物的心灵深处,成为其悲剧人生的客观因素,直接构筑了他们的"精神围城"。 相似文献
6.
谭德兴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3):69-74
光绪时期纂辑的《铜仁府志》对女性群体的记载极富特色。尤其是对末世动乱中女性群体状况有着特殊的关注,而且较为详尽地描述了当地女性群体的文学创作。《铜仁府志》展示了近代贵州妇女的风貌,为认知近代贵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素材。 相似文献
7.
汤克勤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208-214
梁启超受康有为的启迪,以"魁儒硕学,仁人志士"的外国小说家为榜样,亲自创作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以其创作实践向国内小说家示范,又以"小说界革命"理论,导引越来越多的士加入小说家队伍。《新中国未来记》的创作及其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都表明梁启超转型为一个近代知识人。作为向知识分子转型的士大夫,梁启超身上明显存在新旧杂糅的痕迹,这正是中国传统之士向现代知识分子发生转型时普遍存在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批判地继承: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域看中国传统文化——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波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在的可能性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通之处;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新型民族文化形式.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可知马克思主义不会与传统"彻底的决裂",而只能是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9.
马启俊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1):56-60
《庄子》是产生了800余条成语的重要文化典籍,《淮南子》产生了700余条成语,也是汉语成语的重要源头之一.《淮南子》对源自《庄子》的成语既有继承,更有发展,两书共同推动了中华成语文化的形成和运用,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生活.对《淮南子》运用《庄子》成语和原文推动成语形成和定型的具体方式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在... 相似文献
10.
从《小窗幽记》看陈继儒的文化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继儒的文化性格,有着晚明突出的时代特征。《小窗幽记》是陈继儒在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书,代表性地反映了陈继儒的文化性格。陈继儒文化性格的本质特征是对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重新理解和定位。对个性自我的肯定,对真情至性的崇尚,以及审慎圆通的处世艺术构成陈继儒文化性格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贾孔会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1):90-93
1911年,清政府颁布了《大清民律草案》,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民法典,它揭开了中国民法近代化的序幕。本文主要对晚清民法改革的背景、《大清民律草案》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及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一番剖析。 相似文献
12.
薛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86-91
清末修律中的法理派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情理观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并使其具有了近代意义上的丰富内涵。法理派的近代化情理观是其融会贯通中西法理精神的理论基础。法理派在主持、参与清末修律的过程中使其近代化情理观得到了具体实践,从而促进了对部分基本人权法律保护的初步实现,有利于中国传统法律从顺因情理到保护人权的近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3.
杨强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2):61-64
清朝对蒙古族立法的继承性主要表现在行政立法、民事立法、刑事立法和宗教立法等方面,通过以上分析探讨了正确认识该法律现象的意义。在法制改革中一定要重视法律传统的作用,并依此选择法制改革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王昌宜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1):112-117
夏孙桐为为《清史稿》出力最多之人,也是最早的《清史稿》研究者之一。而夏氏的这些贡献,至今未能被后世研究《清史稿》的学者们重视。文章试图梳理夏孙桐对《清史稿》成书过程的记述和研究,以期了解夏孙桐在《清史稿》修纂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5.
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当时的家族伦理关系以及家庭财产关系,其中关于宁国府和荣国府二府在身份继承及家庭财产分配方面的描写,实为清代继承制度的一个缩影。今天从法制的角度对之加以探讨,可以使我们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对完善我国现今的继承制度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昌宜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8-64
夏孙桐为撰修《清史稿》出力最多之人。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清史稿》编纂人员的研究,更多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赵尔巽、柯劭忞、缪荃孙等人身上,夏孙桐的作用则湮没不彰。夏氏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修纂《循吏传》、《艺术传》和嘉道咸同四朝《列传》;拟定《清史稿》循吏、忠义诸传纂修体例和列传书法凡例。 相似文献
17.
吴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3):11-15
元明清时期傣族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傣族法律文化,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发生了变化,法律文化性质由早期的奴隶制性质向明代以后的封建领主制变化;法律形式从习惯法向成文法发展;法律文化多方面内容和特征也就随之发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18.
廖晓晴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6)
辽宁流人与流人文化是辽宁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颇具研究价值。然而因史料缺乏等原故,专门研究辽宁流人的论著寥若晨星。有鉴于此,笔者经过多年搜集史料,并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就清代辽宁流人的渊源、流人数量的时代变化和地区分布、流人谪戍的因由、流人的境遇和辽宁地区规模最大的流人集中地尚阳堡的情形等,皆进行了考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清代辽宁流人在文化上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及其流人文化精神也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潇潇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6(1):135-140
作为传统社会中的一个独特社会阶层,晚清庐州士绅群体的发展与地方社会结合密切,士绅阶层在经历了整体实力壮大后文化权力张扬,积极投身地方文化建设,并将儒学传承与文化传播相结合,实际承担了基层社会传统文化承续与传播的历史使命,在晚清社会文化秩序的塑造与维护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晚清出版史的近代化变革与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出版史是中国出版史上的重要变革与转型时期,中国出版在这一历史时期逐渐完成其古今之变,开始从传统走向近代,形成具有近代形态的新式出版。变革与转型的因素贯穿和渗透于晚清出版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从宏观上看,印刷技术、出版物形制、出版物内容、出版物类型、出版机构、出版观念、出版管理体制、著作群体、出版交流、出版社会作用等10方面的变革能够充分反映和印证晚清出版史的近代化变革与转型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