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将歧义现象分为词汇歧义、结构歧义和话语歧义 ,用交股模型和图式理论来分别解释词汇歧义和话语歧义的理解 ,用即时处理原则和后封闭策略来解释结构歧义的理解 ,同时讨论了英、汉语中歧义现象的理解认知过程以及歧义现象在实际语言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英语歧义现象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歧义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英语中歧义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产生歧义的不同原因将其归结为四个方面: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境歧义,并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探讨了排除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浅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根据成因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等.探讨英语中的歧义现象的成因及排除方法,有助于我们阅读、翻译、教学和交际.  相似文献   

4.
“歧义”是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都存在的一种重要语言现象。汉语里的歧义现象成因复杂、种类繁多,根据语言的三要素,汉语的歧义现象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前两种易消除,对于语法歧义,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法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朱德熙先生在《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①一文中,从句法歧义的性质,歧义句式的分化,到“不能分化的多义句式”②举例分析,对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进行了由个别到一般的演绎论证,这种论证使我们对歧义现象的性质,及其分化与不能分化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下面仅就歧义现象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因素的差异来分析歧义现象的实质。歧义现象的外在形式是指词、词组、句子等形成歧义的表现方式,它表现为静态与动态两种形式。本文在这里对汉语歧义现象的表现形式作如此的界定,目的是为了廓清作为语言构…  相似文献   

6.
歧义现象在英语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且情况较为复杂,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本文的研究当中,主要针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从双关语出发,研究歧义的双关效果。旨在通过双关挖掘并归纳歧义的正面效用及其正确的使用途径。以期开发英语中歧义现象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歧义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现象,对歧义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学习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并构建和谐顺畅的人际交流。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讨论英语词汇语法层的歧义现象。通过举例解析名词词组和小句的歧义现象,表明系统功能语法在解析和消解词汇语法层的歧义现象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从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语境学原理分析语境歧义产生幽默的几种现象。从生成和认知两个角度将话语歧义分成无目的话语歧义、有目的话语歧义、客观话语歧义和主观话语歧义。从交际双方来探讨话语歧义产生幽默的几种现象。告知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避免歧义产生,以达到语言使用准确性;或运用话语歧义,创造语境歧义,以营造轻松、和谐的交际环境。  相似文献   

9.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的常见现象 ,也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从语义学角度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分类 ,对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 ,指出了歧义在语言运用中的积极作用及消极作用 ,提出了一些消除歧义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中歧义现象随处可见,但就目前我们对汉语中的歧义现象所作的研究来说,工作做的还不够,本文拟从字面义与蕴涵义这个角度来探讨汉语中另一种歧义现象,同时对这种歧义形成的成因及消除手段也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哲学学是研究哲学和哲学活动的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影响的综合性学科,它是对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哲学的反思,对各种复杂的哲学现象的诠释,是对形形色色哲学观念的概括.作为一门正在成长中的新兴学科,其学科如何定位,体系如何建构,方法如何选择,都是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司法潜规则研究——以会议纪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 ,而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的前提是统一的法制。但在现实生活中 ,除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以外 ,却普遍存在一种现行法源无法涵盖 ,然而又发挥着法的实际效用的另类规则———司法潜规则。为此 ,我们有必要对潜规则的特征、形成环境、性质进行分析 ,并作出价值上的评判 ,以期对这种司法怪现状进行合理的改造  相似文献   

13.
鲁研界中存在着将鲁迅世俗化的解读现象,有人戴着有色眼镜,以自己扭曲的心态,思维不正常的视角来发表宏论,对此,要给予分析和批驳,以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14.
自"务头"论出现以后,元代人不想论及,明代人又语焉不详,至清代由于唱法的失传、资料的不足终至难于索解,于是古今学者见仁见智。如果各家之说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综合治理就更有其意义:其一,既然《中原音韵》论北曲之法,用的是"中原音韵",那么"务头"一词的语源现象就应该与"北方方言"有不可割舍的关系,因此"务头"就应以"轻声"解读;其二,"关目"说并非诸说之一,它可以统摄诸说,因此对关目的阐释是关键;其三,"某调是务头"是"关目统摄"说的支点。  相似文献   

15.
对于"樂"字的解释,自罗振玉否定许慎之说以后,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许氏与罗氏的根本区别在于,许慎用金文,从鼓悬于簴的象形来解释"■"字,而罗振玉则用甲骨文,从琴瑟附于木来解释"■"字。两相比较可知,许氏的解说不仅符合"乐悬"实际,也与乐器发展历程、重要程度及文字发展阶段相吻合。罗氏的解释不仅不符合甲骨文含义,也与乐器发展时代不相对应。罗氏以后的学者也都存在各自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据,指出隐喻和转喻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运用隐喻和转喻认知模式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解释,描述了多义的意义建构与认知阐释。从认知的视角去分析、理解和解释一词多义现象,认为隐喻思维是一词多义现象出现的认知基础,而转喻机制对词类转换现象有很强的认知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作为儒学的经典从宋代开始其地位逐渐升高.朱熹和王阳明都是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思想家,但他们对<大学>却有不同的解读.比较他们的解读,就能够把握其不同的思想脉路,展示出他们的思想归属和对中国文化影响方式的差异,加深对这两位思想家和其后的某些中国文化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可理解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特征之一,各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对“可理解性”这一质量特征的阐述却不尽相同,其原因在于可理解性受到会计信息的固有特征、信息使用者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以及特定环境因素的影响.尽管如此,几乎所有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中都包括可理解性,FASB和IASB制定的联合概念框架也强调“可理解性”的重要性.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趋势下,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逐渐减少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并提供简化年度报告,致力于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对于各国来说都是积极而务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转换生成语法对歧义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仅对歧义句进行描写不利于对歧义句研究的深入。在TG框架内解释结构歧义句的语义,解析歧义句形成的原因,拟从(1)论元在表层结构的可能线性组合;(2)论元在深层结构的可能组合;(3)逻辑性结构歧义三个方面,对结构歧义句从句法上进行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20.
作为经典集合论的扩张,非良基集合论具有更为丰富的集合全域。它能够提供一套完备的工具刻画现实世界中众多的循环现象。共代数是代数的对偶概念。在非良基的范畴下,使用共代数方法,可以方便地构造各种循环现象在集合理论上的模型。因此,对非良基集及共代数理论的研究极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