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铃木将久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6):22-24
20世纪40年代末期到50年代初期,竹内好陆续发表了很多言论.据他说,1945年日本战败给日本人民带来一种"解放感",但他所说的"解放感"并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因解脱日本法西斯主义而带来的快感.他同时根据他的经验和问题意识在反思日本人民战败时没能抵抗、丧失独立心诸问题,并因此把日本的战败表现说成"屈辱的事件".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作为一个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却从军侵略中国大陆等经历所带给他的严重压迫感.因此,战争的结束无疑使得他从长期的忧患、压抑中解脱了出来.可见对日本人民战败后完全缺少独立心的失望、对侵略战争结束的喜悦等多方面的状况共同产生了竹内好独特的"解放感".他以这种感觉为基点,对战后日本的现实发出了严厉的质疑和批判,这质疑和批判构成了他战后言论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在政治风云剧烈变化的 1 976年重新出现的《人民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密不可分 ,是政治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上 ,它对政治做出了彻底的言说 ,无论是作为一个大文本还是其中各个小文本叙述的只是政治。在形式上 ,它是政治的产物 ,它出现的方式、作品的叙事模式都是政治化的。其中 ,斗争回忆不仅具有叙事学方面的功能 ,更是现实斗争合法性和必然性的确证。 相似文献
3.
孙旭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80-84
在话语转型的大环境中,文学“人民性”作为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时至今日依然没有淡出理论研究的视野。文学“人民性”问题的当下思考和讨论,继续着对“人民”含义的原初理解,同时,频繁更新的社会现实及文学现象之下,对“人民性”的理解一反其宏观群体价值定位,而趋向了对“民本”、“边缘”等个体价值的发现和强调,甚至由此过渡到将文学的“人民性”直接等同于文学形式层面的边缘性。对此问题的多元思考与其较强的理论概括能力和穿透力不无关系。同时,文学“人民性”的当下涵义是多元的,包含文学的“普世情怀”及文学的“本体性”两个基本层面。若将之形象化理解,则是文学亘古不息的炽热激情与其边缘理性之间矛盾却又幻彩纷呈的映照,体现了文学“慰他”与“慰己”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4.
彭萍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4):55-60
周扬认为,"五四"文学革命开启了文学与人民结合的航程,但那时还是"人的文学"的时代,文学大众化只是使文学走向民间,"平民"只不过是"市民".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标志着真正"人民文学"新时代的到来,因为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如果没有思想感情的转变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人民文学.周扬认为,"人民文学"创作只有从人民大众的立场、审美需要和审美情趣出发,才会有为人民所关心的内容,为人民所喜爱的新的民族形式,才会有艺术性和大众化高度结合的艺术品.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周扬提出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是周扬"人民文学"思想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倪正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1,(3):47-50
"桂冠诗人"是西方文坛一种渊远流长的荣誉称号,在英国它更成为一项官方的奖励制度,对文学乃至政治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于民主化、多元化因素的增强,英国文学界与舆论界对这一制度表现出了复杂的态度,这一制度的改革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冯陶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4):81-82
《人民文学》,"人民"与"文学"抵肩互嵌式生存,仅以1965年与2005年的期刊文本为个案,即可略见一斑。"人民"与"文学"在发展中有承续,在承续中有流变。从英雄时代到平民俗世,从颂歌狂欢到生活散曲,从高昂向上到精神褪色,不同时代《人民文学》的互补相生与承续流变,决定了它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道景观,一具现存的真实的"活化石",一份典型的文学标本。 相似文献
7.
田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4):405-412
随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革命文学话语向无产阶级文学蜕变,崭新的文学理论话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1927—1929年史料文献涉及诸多与之相关的阐释与传播,由此形成的原初框架含有以人民为核心的现代观念,勾勒出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萌芽期的基本面貌。无产阶级文学概念的人民立场直指广阔的人民生活,关乎题材叙事形态,蕴含的人民意志,贯穿作家身份的思想形态论争,实现了从客体到主体的过渡与融合,从而多维度建构起无产阶级文学理论的人民本位理念,引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王俊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5(4):438-443
从意气风发的文学青年到风光无限却寂寞惆怅的蹉跎老人,郭沫若的文学观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中,从"人的文学"到"人民文学",文学观念所包孕的范围在逐渐缩小,作家创作才能趋于钝化,艺术生命亦渐萎顿。郭沫若所走的文学道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20世纪中国文学从胎动腹中到苦涩青春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9.
郑纳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69-79
伤痕-反思文学是新时期初期文学的主要潮流。它以个人记忆的方式书写了国族的艰难与创伤,开创了当代制度性反思和批判的先河,建立了新时期文学的悲剧格局。复刊后的《人民文学》是这股思潮的发源地和最主要的推手,编辑群体的胆识与观念的转变,既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又走在时代的前面,自主性地探索文艺的发展,作家群体和文学编辑群体成为这段文学史的共同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0.
周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0)
“80后”文学属于“新世纪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文坛对“80”后写作大多持否定态度,批评应该进行,但同时也应该有反批评,任何一方的过于高大都会造成极端的灭亡,通过分析“80后”个体特色及作品,达到正确认识“80后”文学的目的:批评声音过大,“80”后再不敢涉足写作,文坛后继无人,褒扬声音过大,又势必会使传统因素丧失阵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应是对待这一群体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1.
张园园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1-76
"人民文学"作为一个新的文艺范畴,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艺观的理论创新,是有别于"五四"时期"人的文学"的新的创作导向。通过对"人民"这一概念的历史考察,有助于更深入的理解人民文学观的生成和发展,进一步揭橥人民文学观的当代价值。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的提出,对于文学创作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了文艺发展的需求,更在于对现实、社会、人的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颜维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1)
新时期文学在走过了一段轰轰烈烈的光辉历程后,忽然失去了它的轰动效应。曾经为一篇作品振奋不已的中国大众,近一、二年却对文学显得异常冷漠。新时期文学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场危机。在新的抉择面前,反省一下过去十年文学走过的道路,特别是冷静地正视十年中产生的一些作品的失误,是很有必要的。给新时期文学带来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近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当代女作家的宗教情绪对女性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玉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文中指的宗教.是一种广义的、宽泛的精神现象.是体现在女性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宗教情绪及趋势。作者从剖析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文化品位及艺术氛围等几个侧面.较详尽地分析了现当代女性文学的这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黄浩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63-68
人民性是一个文学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在近20年的精英文化批判面前,民众的文学和文化需要没有得到过正常的尊重。精英文化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和文学生存权力;要尊重民众文学和艺术的选择权力;不能低估和贬低民众文学生活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不能将自己的精英文化立场“贵族化”;精英群体不能只是把矛头指向民众,精英文化是同样需要被批判的。 相似文献
15.
孙韬龙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
<正>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文学是社会生活艺术形象的表现.可是有人提出与此相反的错误主张,说创作最高的目的是“自我表现”,“要顽强的表现一个赤条条的我”,表现“个人的感情,个人的悲欢,个人的心灵世界”,除此之外,“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以外的丰功伟绩”,“回避去写那些我们习惯了的人物的经历、英勇的斗争和忘我的劳动场景”.从而得出创作“成功的诀窍是忠于自己的感情”的结论,并把它作 相似文献
16.
文学制度与文学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本朝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6):53-55
文学制度是文学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机制和文学场域。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文学的生产方式也从个体写作转向制度写作,文学不再是纯粹的意识观念和语言形式,而成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创造的场所。现代社会的职业作家创作机制,报纸杂志的传媒机制,读者接受的消费机制,文学社团、文学机构的组织机制以及文学批评的规约机制等等,共同形成了中国作家写作难以逾越的文学制度。文学制度作为文学生产中的一种体制力量,在其背后也隐藏着知识与权力、个人与社会、自由与规则等多重矛盾。目前的文学研究对文学制度理论和现象都缺乏深入的探究,虽然对文学的社会背景、文学的出版与传播、文学的社团与流派、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之间复杂关系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文学的制度问题,但却没有上升到文学制度的理论高度,缺乏制度研究的“自觉意识”。因此,文学制度无论是对中国文论建设还是中国文学史研究而言,都应该成为一个可以深入讨论的理论话题。本刊现组织四篇关于文学制度的笔谈,分别就文学制度与文学研究的有关问题展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以期推动对该论题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7.
李树玲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114-116
文学制度作为文学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机制和文学场域,一方面为文学提供了生产空间和生产场所,另一方面,文学制度又在不断地限制文学生产的自由与个性。这就是文学制度的悖论。在这种悖论的基础上,文学要想取得较大发展,就必须在借助制度的同时不断地超越制度。 相似文献
18.
吴隐林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4):33-36
在市场经济运行下的文学现状引起了我们对未来文学的思虑 :未来的文学将会是怎样 ?它会不会消亡 ?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说明 ,文学与人类社会并存 ,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未来的文学是多元化的 ,丰富多彩的文学 ;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文学 ;是娱乐与消闲性的文学。文学正轻松地、自由地、充满魅力地向着未来走去 相似文献
19.
成海鹰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2):18-20
文学不仅提供历史素材也是人类道德生活史的画卷,它揭示人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存在,是人类追求诗意性存在的成果;伦理学追问生活及人存在的正当性,是人类追求合道德性存在的结晶。二者的结合为我们展现既美又好的生活,即人最好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20.
罗漫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宋玉的文学研究者相对较多,产生了一定的有创见的学术成果。而对文学的宋玉则关注不够,对于宋玉何以在主流的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上评价不高,但历代文学大家如枚乘、司马相如、李白、杜甫、李商隐、柳永,尤其是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却对宋玉大加推崇、反复模拟和叙写的创作现象,缺少有说服力的深度研究。不管是文学的宋玉还是宋玉的文学,整体上尚未达到司马迁以屈宋并称的认识水平,也不尽符合宋玉民间文化色彩浓郁的文学实际。研究者惯用的教授腔、裁判腔、权威腔、新老八股腔依然少有突破,复制性很强实无多少见地的文字长城,依然借助电脑软件和互联网不断以快捷方式绵绵不绝地产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