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相关史籍对纳速剌丁征缅的记载多有疏漏讹误之处,以致后人常常误会。本文考证了纳速剌丁首次征缅的年代,并分析了其此次征缅的目的、性质及在缅国所招寨数、户数。同时,纳速剌丁虽然1280年被诏征缅,但笔者考证出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真正出兵。  相似文献   

2.
1886年英国吞并缅甸后,中英两国先后通过两个边界协定划定了大部分中缅边界线。由于条约文本的缺陷和双方的意见分歧,中英两国未能完全划定中缅边界,这一问题在清朝覆灭前没有得到解决。辛亥革命后,英国中止谈判,单方面对争议地区实施了占领与经营,北京政府基本继承了前清政府在划界问题上的立场,对英政府的行为提出抗议,并采取了一定补救措施,但囿于国内政局的动荡,北京政府不断推延或停顿中缅未定界问题的交涉,使英国政府得以进一步加强对未定界地区的经营,从而降低了中国政府在以后边界谈判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古蒙古语读音规则的影响 ,蒙元时期具有“马夫”之意的兀剌赤常被转写为哈剌赤而著入元代及后世载籍中。哈剌赤一词的释解也随之众说纷纭。其实 ,汉字音写的哈剌赤与兀剌赤实即同一词之不同转写。  相似文献   

4.
明朝时期,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的大巽他岛东北部有苏门答剌国.该国因受郑和下西洋等影响,从永乐年间开始遣使赴中国朝贡,定期朝贡达30余年之久,但之后几近中断50余年,直至成化十六年(1480)再次遣使赴华.然而成化年间的赴华朝贡使节发生了与朝贡国身份不相符的违法事件,并引发了不愉快的纠纷:一是利用外交使节的特权,进行贩卖人口及装载私盐等不法行为;二是朝贡使节并无携带勘合和印信,实际是以交易为目的,伪称是苏门答剌国使节.促成这些不法行为有其深层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5.
漠南弘吉剌氏是元代重要的贵族世家,从成吉思汗开始至元朝终结,该家族始终是汗室最重要的世婚之家,其首领在分地、王爵、赏赐诸方面所得到的待遇明显优于其他汗室姻亲和勋臣。漠南弘吉剌氏则与汗室在军事、政治等方面密切配合,对元代的军事、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郭晓航 《社会科学》2007,2(9):176-183
本文考证了元代豫王阿剌忒纳失里的世系,并对其参与天历之变、征镇云南以及出镇陕西等政治活动作了考述,揭示了豫王阿剌忒纳失里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元代中枢及云南地方政局剧烈变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 ,由于种种原因 ,缅中关系在得到进一步增进的同时 ,开始出现疏远的迹象 ,而缅印关系则明显增强。这对我国西南周边安全带来了不确定因素。缅中边境毒品走私依然形势严峻。云南出现边民外流缅甸现象  相似文献   

8.
萨都剌诗歌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涛 《晋阳学刊》2001,(6):97-100
萨都剌诗歌的审美特征是 :一、中国画的写意风韵 ;二、色彩纷呈的优美境界 ;三、咏史诗歌的时事感伤。  相似文献   

9.
中印缅孟地区地域邻近、资源丰富,但发展较慢、贫困严重.其主要原因是资本形成不足、长期孤立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发挥云南连接三大市场两大洋的优势,推动云南与印缅孟的地区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缅甸的大国平衡外交政策呈现出更加灵活、务实的特点,中国在缅甸的竞争压力随之增大,中缅关系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但是历史友谊深厚的中缅双方对彼此有着重大战略利益诉求,美西大国、印度等国对中缅关系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中缅的友好关系将能继续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随着中缅通道在中国战略物资输入中地位的日渐凸显,为维系此一运输要道,国民政府积极推动对缅官方和社会各界的交往互动,增进了双方的友好与合作。缅甸当时是英属殖民地,中缅之间的交流是在英国的掌控和认可下进行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国在自身面临巨大作战压力的情况下,也甚为重视印缅等国的独立运动,对这些国家争取自治或独立的斗争给予了一定的同情和支持,采取了切合不同国家实际的立场和策略,体现了大国的胸怀。印缅等国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战后发展道路上呈现出一些二十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共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先行和重点项目,既对我国推动"一带一路"具有示范性作用,也对我国改善周边安全环境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资金、人员、项目规模逐步扩大,双边及多边往来日益频繁。但在取得一系列建设成果的同时,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其面临着多重导致我国项目停滞、利益受损的风险和挑战。如何有效地规避风险,化解挑战,保障战略的顺利实施,成为理论和实践都急需解决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3.
陆云 《学术探索》2012,(12):77-80
本文通过对中国西南边疆中缅边境地区非传统安全突出问题的分析,指出中缅边境多民族地区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内传"与"外溢"的发展特点,这一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全与稳定发展大局,应未雨绸缪,积极采取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15.
“省”,本是对宫禁之地的称呼.皇权要限制、控制相权,先用内朝架空丞相,再用近臣架空宰相,从而催生了三省制这个宰相体制,使“省”成了对宰相机构的称呼.分层级治理地方并派员监察本来是一种合理的机制,但由于皇帝过度利用监察官,从而使监察区膨胀为一级地方政权机构.元朝立国,既继承了魏晋以来的行台制度和金朝的行省制度,又继续在唐、宋监察区权力膨胀的链条上行走,使“省”这个中央机构变成宰相在地方上的派驻机构,称“行省”.明初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结果,使当时的宰相机构———中书省撤消,“行省”于是变成了“省”,成为一个地方行政机构的称呼.这个变化是宰相制度与地方行政机关演变中的一个副产品,也是封建专制的一个畸形成果  相似文献   

16.
刘云 《学术探索》2013,(6):35-38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日益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作为开放型产业的旅游业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区域旅游合作既有助于整合旅游资源要素、共享客源市场,也有助于追求多方共赢,提升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本文运用种群生态学的共生理论,以“孟中印缅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为例,剖析其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的驱动力,并在分析其“一体化共生、互惠共生”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合作共生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中缅大通道建设背景下,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强中缅大通道建设与佤族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问题的研究,立足三个定位,实现临沧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河北省滦平县鸽子洞发现的至正六年(1346年)到至正七年(1347年)的元朝末年"失剌斡耳朵九春殿"文书,说明宜兴州地区不曾设置"失剌斡耳朵",东凉亭属于金莲川范围内,但九春殿炭户在元末的身份是"工"还是"匠"尚难定论,柴炭局是炭户的直接管理者,炭户的生活状况因元末经济形势恶化而极端困苦.  相似文献   

19.
1999年8月15~17日 ,由云南省政府经济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来自中国、印度、缅甸和孟加拉国四国的共130多位各界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对四国地区经济的合作与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这里,我们选登两篇印度和孟加拉国学者的参会论文 ,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元史·哈剌?传》是研究元人哈剌的基本史料,但多有缺误,元人碑传资料可以补正《哈剌?传》的若干问题。一般认为元人碑传为《元史》列传的一个史源,但具体到《哈剌?传》,经比勘后发现本传史源并非《巩国公谥武惠合鲁公家传》及《巩国武惠公神道碑铭》,而有可能出自现已失传的元代《后妃功臣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