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7 毫秒
1.
本文用博弈理论研究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以经济适用房政策执行为例,分析其中的四方利益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和低收入购房者——之间的博弈状况,探求各利益主体是如何影响政策的执行。  相似文献   

2.
缘于部门利益及政出多门等综合因素,我国政策冲突现象比比皆是,甚至行政立法主体也制定利于己方而损害整体或他者利益的法律。政策网络尊重彼此利益,从宏观层面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中观层面的地方政府及行政部门关系协调、微观层面的政策执行的利益相关者及其价值观协调予以剖析,建构分析政策制定、执行过程、政策结果的模型。政策网络兼容性基于整体性治理视野,动态地统合网络结构与行为过程,解析多个政策叠加后产生负面效果的成因,分析行政主体行为、完善治理网络,建构跨地域、跨部门、多层级的各级政府及行政部门、社团对话平台,形成行为理性、彼此尊重、平等协商、达成共识、共谋发展的多元政策兼容网络。  相似文献   

3.
陈东 《管理科学文摘》2012,(20):189-189
现代公共政策的制定是由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这些参与者之间形成一定的网络,以此影响着公共政策。政策网络既不是从上至下的治理模式也不是从下往上的影响模式,而是政府在协调各个政策参与者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综合做出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4.
政策偏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分析政策偏好的途径选择,同时通过对我国政策偏好形成过程的初略考察,认为社会的利益表达与综合机制和权力运行机制是影响政策偏好的深层次结构性因素,而决策者个人价值取向只是影响政策偏好的次要因素。要使公共政策能更多地包容社会各利益团体的观点,体现更多人的偏好以寻求社会的支持与认同,关键还要着眼于深层次的结构性转变。  相似文献   

5.
根据契约理论的观点,企业是由众多利益相关者通过契约联结而成的整体,而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博弈关系,这种关系又影响到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本文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角度分析其如何影响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张超 《管理科学文摘》2009,(31):234-235
财务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特定的经济利益关系。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及结构关系网络,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以达到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均衡,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财务治理着重于财务权力、责任和利益的制度性安排,以及财务权力运作方式的优化,表现为财务丰体之间,财务行为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多边协调与控制活动。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各主体功能区都有自己明确的主体功能定位。由于主体功能区划使经济利益在相关利益者之间发生重大调整,其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需要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政策手段和工具的干预才能实现。作为重要的区域政策工具,财税政策包含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战略意图,将发挥其调节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会计准则体系下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政策选择是一种会计主体在会计政策中进行有目的的挑选行为,企业恰当选择会计政策对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有效地进行盈余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经济环境下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通常会导致公司的相关利益关系集团成员之间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差异性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揭示了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对会计政策选择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讨论,并对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下会计政策的选择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利益问题是涉及全体社会成员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全局性问题。因此,对利益协调问题如何理解和把握,如何纠正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区,建立健全什么样的利益协调机制,如何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严格地讲,会计政策只能是企业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本质上是一种利益集团之间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对利益相关者会产生一定影响.新准则下公允价值的运用给会计政策选择带来一定难度和一些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呆护中小股东权利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现代公司体制中,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等各主体之间构成了分权并相互制衡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但任何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可能是均衡的。不同于中小股东,控股股东对公司享有更多的控制权和管理权。大股东的压制和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是公司治理关系中永恒的矛盾。如果控股股东在行使控制权的时候能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兼顾中小股东的利益,则会缓解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但是,控股股东往往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行使权力,容易发生滥用权力从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使利益个体之间的摩擦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2.
卢俊 《管理科学文摘》2009,(17):115-11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食品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食品极大丰富,但是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则威胁着人们的人身安全。本文旨在运用基于权利/影响力维度的利益相关者矩阵对中国食品安全体系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研究,并给出政策建议,推动中国食品安全体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区旅游的发展涉及多个相关利益主体,它们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利益关系。本文在界定其相关利益主体的基础上,分析他们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冲突,探讨社区旅游多元利益关系的作用肌理,以寻求对我国社区旅游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段亭聿 《经营与管理》2022,(10):136-142
健康扶贫从主体间关系看,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元主体协同关系网络,具有主体地位平等独立、行动互动关联、利益平衡发展特性;从政策工具看,它着重人员培养与机制完善,侧重目标规划与督察评估,偏向市场塑造与政社合作,形成供给型为主、环境型为辅、需求型为补的政策工具组合。科学认知健康扶贫的基本属性和政策实践,能为促进其常态化与制度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动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系统性经验借鉴和发展性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政府与市场关系是经济学的世界性难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在政府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经济主体会基于自己掌握的信息和认知能力,学习、解读政策含义,形成对政策影响的预期,并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做出最优决策,从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因此,研究政府政策背景下各类经济主体的预期等心理因素的产生原因与形成过程,以及经济主体心理因素对经济运行与政策效应的影响机制,是深刻认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提出利用人工智能特别是机器学习方法,从海量非结构化大数据提取政府政策变化与各类经济主体对政策变化的反应等信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经济政策与经济主体的互动关系,以及经济主体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经济运行与政策效应,并探讨发展非结构化大数据计量经济学,推动形成分析经济政策背景下经济主体心理因素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范式,以深入研究政府与市场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尤其是"异地高考"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异地高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有众多利益群体在这个问题上展开博弈。本文首先从政策内容上进行分析,涉及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两个层面;其次结合实际分析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为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完善异地高考政策,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5.12”地震后,受宏观经济及震灾后的影响,四川房地产业遭受了重创。在推动房市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开发商、消费者三个博弈主体,围绕各自的利益追求,主动或消极地参与房地产政策的制定。本文以成都市温江区地震后房产政策的变化为例,分析了三个博弈主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分析,阐述了增减挂钩政策的意义,通过深入分析增减挂钩政策实际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农村和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提出在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好增减挂钩与土地整治、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衔接应该处理好城乡统筹的关系,要重视农民的意愿,注意保护好农村利益;同时要避免为了取得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只注重耕地数量而忽视耕地质量的现象发生,使政策初衷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9.
蔡英辉 《领导科学》2012,(17):25-28
由于政策制定与执行需要张弛有度,因此,多个行政主体经过科学审慎的信息评估,会进行政策扩张或政策收缩以适应情境变化。但在缺乏法律规范和有效监督时,在政策空白地带,多个政府有利可图则实施政策扩张和彼此争利,无利可图则实施政策收缩和互相扯皮,公共领域利益陷入"公用地悲剧"状态而难以监管。因此,需在法律层面对多个行政主体的独立地位予以确认,对政府间的行为界限予以明确,建构伙伴型政府间关系,促使政策扩张与政策收缩在博弈中实现秩序平衡,维护不同范围的公共利益,尊重多种利益群体的意见,实现各个层面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20.
基于45家上市金融机构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的月度数据,从反映系统性风险的极值风险与传染效应两个维度各选取一个指标,即条件在险值差(ΔCoVaR)和吸收比率差(ΔAbs),并利用网络爬虫与文本分析构建金融机构网络舆情指数.然后,采用静态面板与动态面板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网络舆情与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考察网络舆情的中介效应,并从金融机构的类型和规模层面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积极和消极网络舆情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性;2)网络舆情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潜在传染渠道;3)网络舆情的中介效应在不同类型和规模的金融机构间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