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所谓目的,就是被主体意识到了的自身需要,即人对于某种对象的需要在意识中的反映,是人对价值的自觉追求。目的是实践结果的观念形象。人提出目的的根据何在?神学家和唯心主义者断言,目的是神的启示或心灵的自由创造。这是毫无根据的。“实际上,只有有益于人们的东西,才是‘理想的东西’,而任何社会在制定自己的理想时,仅仅以自己的需要为指导。”(普列汉诺夫:《论一元历史观之发展》第132—133页)理想是个别人、集团、阶级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的提法值得商榷.社会发展有规律无目的;人的活动有目的但不一定合规律.历史规律的自发性与人类活动的自觉性处于一种相互作用状态.人类社会至今仍处在由必然向自由过渡的过程之中.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正在于它是人类以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对自己社会总体性发展和发展方向的自觉规划.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是这一过程的主体。“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①“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②因此我们认为,历史就是人的活动的结果的“积累”。历史行为的客观作用,就是指历史上人的活动的结果和作用。人的历史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各种生产活动;另一类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现为经…  相似文献   

4.
<正> 一 两个命题: (1)“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 (2)在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历史联系(即规律性)具有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当然也不以人的主观目的为转移)的客观性质。 从形而上学的观点看来,这两个命题之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的价值取向内在于社会发展规律之中,社会规律就是人类追求和实现价值的规律。研究价值与社会历史规律的关系,对于我们走历史必由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类价值:社会规律的实在内容 马克思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的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各种各样的,从而创造出了满足这些需要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事物。这些现象、事物之间不是  相似文献   

6.
审视社会历史领域,首先给予研究者以极深刻印象的就是人及其活动。因为,社会历史最终不过就是人、人的活动及其发展。什么是人?人是什么?当人类从朦胧状态中开始觉醒,具有最初的自我意识的时候,它就是人类向自己提出的根本性问题之一。“认识你自己”在古希腊就成为呼唤人类探索精神的不朽格言。作为人类文化的继承者,马克思对人的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作为人类文化的批判者,马克思对人的认识做出了独特的创造性贡献。分析马克思考察人的角度及得出的答案,对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目的是人的能动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相区别的显著标志,而人的目的总是具有价值意义的,即人提出和实现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实践满足自身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实现价值。所以,从价值的角度研究和阐述目的范畴,对于人们卓有成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告诉我们:“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的个人的存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正因为人类历史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关键又是由其心理特征和品质决定的,所以从心理特征和品质来探讨历史人物独特的行为已为史学界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个直接目的,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目的。因为从一般意义上说,任何社会生产都是为了生产物质生活资料,以满足人们消费的需要。不满足人及其需要的生产,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2页)可见生产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但是,能否说,任何社会生产都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自己的直接目的呢?不能。社会生产的直接目的,必然从属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换句话说,生产方式怎样,生产的直接目的也就怎样。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目的。要服从于生产的直接目的。例如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的直接目的是榨取奴隶和农民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以满足奴隶主和封建地主阶级的需要;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第四章.论述社会规律特点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他说:“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合力论”是恩格斯四十多年探索人类怎样创造历史问题所获得的认识的一个概括,包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合力论”赋予历史以科学的含义。所谓历史.乃是由全体社会成员的活动构成的。每一个人都怀着各自的动机,…  相似文献   

11.
<正> 纵观漫长的历史长河,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进化、演变的历史,是人不断地从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发展的历史.自从人类产生了自我意识并通过劳动把自己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组成了自己的人类社会开始,便有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问题.个人为了能够在恶劣的大自然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借助于联合的力量,人不能孤立地生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人类按自己的需要征服和改造大自然.随着人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的不断改革,人们也同时不断地变革、调整和完善社会关系.整个人类也就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又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中获得进步与发展.黑格尔发现了劳动是人的本质,马克思高度赞赏了黑格尔把人看成是自己劳动的成果的观点.人的本质,只有通过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才能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在人的对象性的活动中发挥和展示了人的本质.而人的对象性活动是多方面的,因此,从这点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12.
《云南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关于实践目的问题的讨论,涉及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些基本理论,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再就这一问题发表一些意见。 一、实践目的及其要素与层次。 目的属于主观意识范畴,是主体对未来实践预期达到的结果的观念模型,是指导实践活动的主观意向。人们总是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目的,而实践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目的的指引下进行的,即通过物化活动过程,使外界对象按照人们的主观意向发生预期的变革,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是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重要特点。恩格斯深刻指出:“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动物也有一部历史,即动物的起源和逐渐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的  相似文献   

13.
一、传统文化与文化素质的哲学构架文化概念的界定多种多样,要找到一个适用于所有学科与角度的统一的文化定义,恐怕是不太可能的。日本《世界文化大事典》认为,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前苏联《简明百科辞典》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美国人克罗伯在《文化概念》中认为,文化是人的“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宇宙观等的积淀。”上述有代表性的表述说明:文化是社会的产物;文化具有人类活动的一般特征,界定文化不能离开现实的人类活动;人是文化财富的创造者,是文化历史过程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指出:“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一般运动规律。”与自然界不同,“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正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历史是由人们自己而不是由“理性、”“规律”和“必然性”自行创造的。但由于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因此还在这一历史观的创始人在世之日,不少人就把这一历史观责难为“无为主义”,在他们看来,既然人类社会的发展、运动是一个自然过程,那就是一个人在其中不起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与人的主观努力程度无关的过程。因此,他们把唯物史观看作是“为了经济因素而牺牲其他一切因素,并根本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一种学说。”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在唯物史观的创始人看来,“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①“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②全部历史都是人自己——其中当然包括那些伟大的个人创造的。但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重心不是展示个人的这种作用本身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目的问题的思考为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马克思批判了“抽象人性论”的天赋人权,重新在历史唯物主义平台上提出了世界历史目的,即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进而完成了对此前世界历史目的论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批判了康德的“大自然隐蔽计划”的自然法权的历史目的论,把康德抽象法权的“永久和平”和“民族联盟”变革为公有制生产方式的确立;马克思颠倒了黑格尔立足于“绝对精神”的世界历史目的论,把辩证法落实为人类发展的“三形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目的包括三重意义:一是世界历史目的为历史进步观提供了客观依据;二是世界历史目的为社会历史客观规律提供了终极根据;三是世界历史目的为人类生命价值提供了最高归宿。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历史是物质生活资料的发展史。人们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资料。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谈到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时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2页)人类一开始为了生存和生活就必须向自然界索取,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这一索取过程中进行的。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就是在不断地追求富裕生活的历史。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人口多…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概括的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基本方式之外,作为这四种基本方式在人的本体论层面上的积淀和结晶,人类还有一种“精神─—实践”方式。首先,这是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历史就是精神─—实践历史;其次,在人类实践活动中,这是一种先行结构,人类其他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此种方式的基础上的;第三,这种精神─—实践方式在人类文明精神史上表现为真、善、美的三元结构。  相似文献   

19.
审美活动与人类所有活动一样,有它自己发展的辩证历程,考察并阐明它的辩证历程,在美学研究中至今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因此,作这种考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即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一 人类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历史,就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的本质不断展开、丰富和完善的历史。这种既改造世界又丰富自身的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客观化过程,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对象化”和“内在化”的双重过程。  相似文献   

20.
梅放撰写的《谈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载《贵州社会科学》1982年第5期)认为,文明是指人类支配自然和发展自己有意识的创造活动的状态和结果;学会加工自然物和有了文字记载,是文明开始的直接标志。人类只有在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分离开来,并迈出决定性的一步——成文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