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进行了误读并对其提出指责,否认社会历史有规律可循,否认历史必然性。本文从反驳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法论出发,梳理了历史上的历史决定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同时客观地承认了波普尔批判的积极启发意义,并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进行新的阐释,展示其历史、能动、辩证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波普尔对各种历史决定论所做的批评,有着先在性的方法论因由。在波普尔看似严谨的论证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可被“证伪”之处。深入到波普尔论证的方法与过程之中,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及其导致的反历史决定论观点,进而重申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科学性,是每个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卡尔·波普的《历史主义贫困论》阐发了他的历史哲学思想 ,即对历史决定论展开了批驳 ,其观点对当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构成了最大的诘难。反思其思想 ,使我们认识到 :(一 )导致波普得出历史非决定论错误观点的制约因素 ;(二 )把握它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根本分歧之处。从而达到合理理解和认识社会历史规律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论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普尔在其著作《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 ,借助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 ,指出了社会的未来无法预言 ,提出了“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辩证地认识波普尔的这一理论 ,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历史决定论还是非决定论 ,这是学术史上聚讼已久的公案。即使在唯物史观创立以来的一个半世纪里 ,马克思历史决定论仍不免成为众矢之的 ,对它的批判、诘难与攻击亦从未间断。但事实上 ,这些批判与攻击几乎都建立在误解、偏见甚至臆想基础之上。它们不仅没有正确理解唯物史观 ,反而通过人为曲解将其退化到旧唯物主义、旧本体论的水平。拙劣地将以“实践之外没有历史”为核心原则的马克思历史决定论丑化为宿命论、独断论。澄清误解、回击非难 ,揭示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基础内涵与当代意义 ,这是本文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哲学中 ,卡尔·波普尔针对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提出了“反历史决定论”的观点。波普尔认为 ,社会历史不存在客观发展规律。波普尔试图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差异性 ,社会现象非重复性、人为性特点入手来否定社会历史规律的存在 ,这是片面地、机械地来理解规律性。波普尔把科学知识视为历史进程的决定因素 ,颠倒了社会实践与科学知识的关系。波普尔的历史规律虚无论和科技决定论的错误根源在于它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7.
波普尔把批判理性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系统地提出了非决定论历史观。他认为,没有历史规律。只有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历史理论先于历史事实,历史理论只能证伪不能证实;知识的增长强烈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知识的增长不可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也无法预言,社会的进化不具有必然性;对社会建构的改造,必须拒绝历史决定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方法,抛弃整体主义的乌托邦蓝图。代之以他的社会学技术方法,实行逐步的社会工程。本文就波普尔历史观的这些基本点,简要批判于下。一波普尔把“科学的探照灯理论”推演到社  相似文献   

8.
从预成论到辩证决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察历史、把握历史进程进而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的问题上,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这其中经历了预成论、非决定论、辩证决定论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预成论肯定历史过程是被决定的,是必然的,有其合理性;但离开人、人的主体性,将历史看成是纯粹预成的“自在之物”,从而陷入了谬误之中。非决定论提出反历史决定论的观点,虽然有某些积极意义,但从理论上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否定历史规律的存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超越之前的一切决定论和非决定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元决定论,即彻底的辩证历史决定论。  相似文献   

9.
探析波普尔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波普尔批判历史决定论的主要论点 ,结合当前现实剖析其合理因素 ,并对“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历史规律和趋势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国家集权主义与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波普把历史决定论作为一种方法进行批判,他用以批判的武器是假说法;他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以事实、价值的分野和科学分类为基础;理论科学关注普遍规律,历史科学关注独特事件的解释。他认为历史决定论错误地使用了物理学的概括法,历史只是价值领域,历史没有规律,历史科学的方法是零点法。然而他的批判形而上学性明显,不能驳倒历史决定论。  相似文献   

11.
可错论是波普尔开启的一个科学哲学的重要论题并引领了科学哲学的发展。可错论不仅体现在波普尔对归纳批判基础上的证伪原则、强调科学是试错的过程,更鲜明地体现在他的社会科学理论中。通过对波普尔可错论的分析指出历史主义是波普尔基于可错论的批判,可错性是开放社会的本质特征,基于可错论的零星社会工程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旨在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黑格尔哲学和粗陋的共产主义的批判,并以此为基础来思考社会发展问题。马克思通过“三重批判”初显其历史观的唯物主义基础,孕育了丰富的社会发展理论,揭示了现实主体的历史性生存,开辟了一条理解社会发展的全新道路。  相似文献   

13.
国内长期以来形成的把“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或说成是马克思学说的哲学灵魂,这其实是对马克思学说的误解。所谓“历史唯物主义”根本不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也不是社会历史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即“历史哲学”。它仅仅是揭示“史前社会”人被“物化”方面的事实之科学方法,主要是研究资本剥削所形成的总的科学观点,根本就不是哲学。马克思的哲学理想只能是“以人为本”的“实践人道主义”和“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主义在德国的兴起中始终与民族主义交织在一起。兰克及其普鲁士学派就表现出了这种倾向。狄尔泰进行了历史理性批判,其实质是以历史意识取代形而上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历史主义越来越深地陷入相对主义危机。梅尼克为历史主义进行了积极的辩护,但已经有些力不从心。海德格尔对古典历史主义进行了批判,认为生命在本源上就是历史性的。历史主义的兴衰表明了西方文明的困境。海德格尔把二战之后的世界称为"世界的黑夜",这是因为源于西方文明的现代技术潜藏着毁灭倾向,而这种毁灭倾向又可远溯于古希腊哲学的宰制倾向。世界的出路在于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5.
朱谦之是中国现代史学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其史学生涯中,大量运用了史学批评,他以史学批评的方式建构了自己的历史理论、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论。与同时代其他人的史学批评相比,朱谦之史学批评更多地关注了西方学人及其历史哲学。其史学评论是在宏大架构之下展开的,不同于传统批评方法,突出了对史学现象、史学观念及史学思想的评论,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史料与史观并重,是其史学批评的重要学术标准,在当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批判和文化继承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对阻碍历史发展的各种社会文化思想的批判、对鄙俗的社会文化氛围的批判、关于批判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关系、关于文化思想矛盾的社会历史根源等诸多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与实践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7.
作为南斯拉夫"实践派"的主要代表之一,马尔科维奇深刻批判了当代以来两种分裂式解读历史唯物主义的取向,即"实证化"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单向度地凸显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维度,并强调通过"回到真实的马克思"来重新解释历史唯物主义。在他看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性与批判性的统一,是一种独特的"批判的科学"。以此为基础,马尔科维奇尝试性地探讨了实现当代社会的彻底的人道化的可能性问题。马尔科维奇对历史唯物主义重新阐释无疑具有许多可取的积极面,但由于其对青年马克思异化批判理论的过度依赖,以致将历史唯物主义固有的"内在批判"维度以一种激进的话语方式转变成了一种"外在批判",从而不可避免地烙上了浓烈的理想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8.
安德鲁·芬伯格是新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重代表,当代西方著名技术批判理论家.他从舌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以技术的“设计批判”为基础,批判了技术本质主义,提出了建构主义技术观;借鉴技术的政治学批判,解构了技术霸权,构建了技术转化的徽政治学路径;通过技术的文化批判,颠覆了现代西方文化观,论证了可选择的现代性道路。他所展现的技术批判理论的三个新维度,体现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资本主义的技术批判转向。  相似文献   

19.
詹姆逊通过对历史主义的困境的考察,分析了四种解决模式的局限,进而提出了一种马克思的结构主义分析模式——马克思主义文化阐释学,从而把过去和未来都并置在当下维度之内,供集体主体去实践,并以乌托邦的诉求对当下提出了"严厉的裁决",从而提供了一个辩证的、历史的检视历史文化的阐释学,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对晚期资本主义及其文化的分析提供了历史的批判视域。在这个视域——马克思的辩证的、唯物的历史观——中,对文化的批评(如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将被放置于庞大的社会历史中来透视,并将与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如晚期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体系)相勾连,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文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