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新型工业化的历史任务与特征我国为工业化已奋斗了近半个世纪,虽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我国仍处在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变过程中。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向我们表明一个严峻的现实,即占全国劳动力总额一半的农民,仅创造15.23%的商品性财富,却要供养着占全国人口63.9%的农村人口。这就是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出路何在?还要从工业化和与之相联系的城市化中找出路,就是靠发展制造、基础产业、服务业以及其它非农产业,把大量剩  相似文献   

2.
正十八大报告中对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农村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有明确要求,"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城镇化"这"四化"将我国现阶段在发展上的重要任务统一了起来,指出了一条系统全面的改革发展思路。本文主要从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出发,对在十八大要求下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农村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策略进行分析。"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我国十八大报告中着重提出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工业化是在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起步和进行的,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是第一位的,是重中之重;在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在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进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是破解"三农"难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的正确选择和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4.
城乡一体化体现出城乡关系的改善与协调发展,一个国家城乡关系状况影响着这个国家整体经济与社会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的二元结构,必然向城乡一元的现代化结构转变,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周宇豪 《决策探索》2008,(14):18-20
一、1990年以来河南省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特征 在河南省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广大农村的现代化.从这个方面讲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从传统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征地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所谓农村工业化,就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在农村建立和发展工业(以及其他非农产业),运用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机制,使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转变和推进的过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推进农村工业化的总体战略1.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项目建设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县域地区,不同程度存在着经济总量小、工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势减缓、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各级政府重要的是做好规划和制定合适的公共政策。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城市化伴随工业化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从启动期到发展期、再到稳定期的历史过程。所谓稳定期,就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农村人口基本停止了向城市的趋势性迁移,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江苏省副省长徐鸣近日在《农民日报》撰文指出,探究城镇化进程中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人口红利一直以来是我们经济取得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近几年我国各地人口结构均出现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生育率低、老龄化趋势明显,劳动力资源出现了相对紧缺。这意味着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到的拐点就是指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本文正是从刘易斯拐点的视角来观察桐庐当前的人口结构变化状况,并深入分析了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对桐庐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对经济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好处,但更有不利的一面。桐庐政府应该抓紧调整和优化人口结构,丰富社会经济发展所必要的足量的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9.
随着体制转型、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农村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农民养老日益需要向社会养老模式转变。然而在转型期,关于我国应当建立怎样的养老保险模式,理论界研究还不够深刻。  相似文献   

10.
刘玲玲 《科学咨询》2005,(17):36-37
重庆市作为最年轻的直辖市,是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老工业基地、三峡库区和西部地区等特色为一体的特大城市,总人口310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近70%,城乡二元结构一直十分突出.直辖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总体达到基本小康.但是,我市城乡二元突出的基本市情并未根本改变,农业基础仍然脆弱,农民收入水平总体较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针对这一情况,市委二届七次常委会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二元结构最有效的途径,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在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进程中,供销社系统担负着历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一、1990年以来河南省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特征在河南省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广大农村的现代化。从这个方面讲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从传统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征地问题等。这些问题导致1990年以来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或者发展较快的地区.农村污染不仅影响了数亿农村人口的生活和健康,而且通过水、大气和食品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的生活和健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应该成为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是数量庞大但受教育程度低、身体素质差,且存在着心理贫困、公民意识薄弱、权利缺失和差别歧视等问题。笔者通过对定州市部分农村人力资源情况调查,从农村人力资源、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劳动力产权等角度分析,提出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消除不合理的歧视制度等措施,从而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就不可能有全面进步的现代化.我国从"一五"计划时期算起,已经为实现工业化奋斗了半个世纪,虽然基本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部分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总体上看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继续完成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相似文献   

15.
李晓春 《领导科学》2003,(19):16-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作为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四川省南江县,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借鉴工业发展的办法,运用企业经营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必须更新发展观,按照工业化大生产的理念谋划农业。运用工业发展理念抓农业,就是按照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跳出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思维定式,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工业化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把工业…  相似文献   

16.
加快小城镇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和第一人口大省,农业人口比重大,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只有加快小城镇建设,才能增强城镇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大发展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地区表现为突出的二元经济特征,除了农业与非农产业部门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也存在着的农村与城市之间地理二元经济结构。西部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提高农业、农村劳动边际生产率,使二元经济结构逐渐弱化,对于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整个宏观经济的有序发展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二元社会结构造成农民社会保障权利的缺失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也带来了很多社会经济问题。目前,城市正在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在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远滞后于现实需要,农民实际上是游离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边缘群体。以国家近年来社会保障费用支出为例,2001年,占人口70%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仅占全国保障费总支出的11%,而占总人口30%的城镇居民却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9%。人均占有方面,城市人均社会保障费455元,农民仅人均15元,相差30倍。实行承包制后,全国95%的农村已没有合作医疗。直至2002年底,全国8亿农民中,只有404万农民享受了农村低保。这种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差距,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玲 《经营管理者》2013,(28):119-120
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在查阅了一系列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见解,针对我国新二元结构的特点及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影响、,对新二元结构下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展开分析与探讨,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世炜 《经营管理者》2009,(21):342-34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本文认为,农业现代化是缩小这一差距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有着丰富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