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显祖是我国伟大的古典戏曲作家.他在戏曲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对后代戏曲创作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当时的文坛和剧坛上,被称为临川派或玉茗堂派.他的“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梦》、《邯郸梦》)一直广为流传.而其中的《牡丹亭》,在今天的戏曲舞台上还在不断演出,是昆曲中最优秀的传流剧目之一.其他“三梦”中的一些单出,如《紫钗记》的《折柳》、《阳关》,《南柯梦》的《花报》、《瑶台》,《邯郸梦》的《扫花》《三醉》等,在舞台上也很为流行.历年来,研究汤显祖的文章很多.有的也曾指出过汤显祖晚年剧作寄寓着佛学禅理,以及因之而带来的消极影响.然而,真正的问题却在于,汤显祖的全部剧作中是否始终体现着佛学禅宗思想;这种禅宗思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们与剧作的进步倾向和消极影响,又有哪些必然的联系;等等,都没有得到过完整具体的论证,而问题的关  相似文献   

2.
我国明代伟大的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不仅曾经写出了《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等耀世传代的戏曲佳作,为我国古典戏曲宝库增添了灿烂的光彩,而且留下了许多戏曲理论文字,为我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完善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在万历后期撰写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以下简称《庙记》)就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戏曲理论文章。全文虽只九百余字,却深刻地阐发了演剧艺术理论中的重要问题,反映了与汤翁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自我国戏曲史上彪炳千古的不朽之作——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还魂记》、《南柯梦记》、《邯郸梦记》)问世以后,后世不乏学汤为人者。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的蒋士铨,就是在人品上仰慕汤显祖,在创作上追步临川遗风的著名戏曲家和文学家。  相似文献   

4.
汤显祖的光辉剧作《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爱情悲喜剧。当《牡丹亭》一问世,就以席卷天下之雄风,驰骋剧坛,光芒四射,把明代戏曲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谈谈《牡丹亭》的影响,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汤显祖在我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地位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5.
汤显祖是一位现实主义大师,又是一位浪漫主义巨匠。他一生的创作多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他的“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  相似文献   

6.
汤显祖是明代最伟大的戏曲家。他的“玉茗堂四梦”,特别是《牡丹亭》,以其夺目的思想光彩和丰满坚实的艺术力量,在时独占鳌头。但是,为了把它们搬上戏曲舞台,需要经过改动,却也是事实,在汤显祖生前,就有沈璟和玉绳等人的改本;汤显祖逝世不久,又有臧晋叔、冯梦龙、吕硕园等人的改本;就是在叶堂用“改调就辞”的方法为汤显祖原作谱曲之后,舞出上演出的本子,也是所有增删的。因此,研究《牡丹亭》的改编本,对全面认识汤显祖及其戏曲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紫箫记》与汤显祖的戏剧创作道路段庸生能够确立汤显祖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自然是“玉堂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紫萧记》作为汤显租不成熟的戏剧创作,其文学成就远不及“四梦”,加之该剧在创作过程中中道辍笔,故事梗概还未...  相似文献   

8.
汤显祖是我国明代首屈一指的伟大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玉茗堂四梦》特别是其中的《牡丹亭》,在中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时及以后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四梦》中思想艺术造诣最高的要数《牡丹亭》,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是作者在思想艺术上同时趋于成熟的作品。《牡丹亭》又名《牡丹亭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作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主要取材于前人笔记和话本小说。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说:  相似文献   

9.
严中 《金陵瞭望》2006,(11):52-53
在我国古典戏曲的百花园中,继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高则诚《琵琶记》和明代汤显祖《牡丹亭》之后,到了清代又产生了洪口《长生殿》与孔尚任《桃花扇》。而《桃花扇》的故事就发生在南京。如今,江苏省昆剧院将《1699·桃花扇》原汁原味地推出,乃南京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喜事。  相似文献   

10.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名播中外的浪漫主义杰作之一。前人认为,《牡丹亭》可与《西厢记》媲美。的确,它们是我国戏曲史上不同阶段的两朵瑰丽的花朵。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战斗性,这是时代精神和作者的进步思想所赋予的。, 十九世纪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过:“任何一部描写爱情题材的作品,如果仅仅以表现男女性爱为限,而不能揭示出丰富的社会内容,不能反映时代的脉膊,那它将是没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1.
《牡丹亭》是汤显祖"临川四梦"中最光彩夺目的一梦.这不仅是杜丽娘的倾情一梦,更是汤显祖人生的至情一梦.透过《牡丹亭》华美的梦帘可以看到才华横溢积极求仕的儒士汤显祖,也可以看到怀才不遇追求"至情"的名士汤显祖.儒与佛道、情与理、出世与入世在汤显祖的心中反复纠缠,文学作品成了他最好的倾诉载体.《牡丹亭》这部经典之作,成书于汤显祖弃官归家当年,因此可以作为解读分析矛盾的汤显祖最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白先勇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热演两岸三地,走红大江南北,有着明显的白先勇个人因素。青春版《牡丹亭》是白先勇圆“文化复兴”的梦;白先勇制作青春版《牡丹亭》,不仅因为《牡丹亭》是古典昆曲名剧,还因为他认同汤显祖的爱情理念,认同杜丽娘这位“情圣”的心理;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和演出,是白先勇追求完美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传奇《牡丹亭》是汤显祖根据前人的笔记、话本所提供的素材重新创作而成;它之所以能以昆腔演出,则得力于叶堂对宜黄腔的改制。可以说,传奇《牡丹亭》是文学、戏曲“通变”的产物。目前出现不同的演出本,正表明《牡丹亭》仍与时俱进地处于“通变”之中;也只有如此,以《牡丹亭》为代表的昆曲方能在不断的流传中趋向繁荣。  相似文献   

14.
<正>多媒体视听邮票《昆曲》在扬州市首发。该套邮票一共三枚,内容分别为《浣纱记》《牡丹亭》和《长生殿》。据悉,昆曲源于苏州昆山,兴于扬州,扬州是昆曲的第二故乡。《昆曲》邮票中的三部戏和扬州或多或少都有关联,有的甚至密不可分。《牡丹亭》《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讲的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杜丽娘是我国古  相似文献   

15.
逸儒 《社区》2012,(14):21-21
汤显祖是明代杰出的戏剧家、文学家,他的《牡丹亭》更是传世之作,而这正是其以无我之境创作出的不朽佳篇。汤显祖在写《牡丹亭》时如痴如醉.有一天家里人发现他莫名其妙地失踪了。家人四处寻找.最后看到他躺在院子里的柴堆上,以袖蒙脸,痛哭流涕。原来,汤显祖在创作第二十五出剧《忆女》时。写到春香陪老夫人到后花园祭奠杜丽娘,春香触景生情。不忍痛哭。汤显祖写到此处也是不能自拔,情不自禁地掉下泪来。  相似文献   

16.
《牡丹亭·劝农》和《南柯记·风谣》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汤显祖政治理想的艺术寄托,其人物形象,则是他从政实践的形象写照;两折戏的不同点,在于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虚实繁略,相映生辉。  相似文献   

17.
汤显祖剧作研究中的一种传统观点,是除了肯定《牡丹亭》和《紫钗记》的主题,认为艺术上也比较成功之外,对《临川四梦》的其余二戏,都指为宣传了佛道思想,。是失败的作品。这种观点认为:“《邯郸记》为道家宣传,而《南柯记》则是为佛教说法。表现汤显祖衰老时期的悲观厌世,正是唯心主义者心灵空虚的结果。”①“《邯郸记》……最后导致了  相似文献   

18.
《可乐》2007,(7)
记者雨林林报道:昨天凌晨4时许,痴迷汤显祖13载,经媒体多方报道的“追星狂人”杜丽娟,留下一封遗书在江西临川县跳河自杀,幸被路人救起。汤显祖是戏曲大家,我朝人称“东方莎士比亚”。他的巨著《牡丹亭》讲述了柳梦梅与杜丽娘的凄美爱情故事,深受我朝青年男女的喜爱和追捧。  相似文献   

19.
《牡丹亭》情与理的冲突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显祖是我国16世纪伟大的戏剧家。其人生经历了激情与消沉、梦幻与现实的思想矛盾。他在推崇传统道德的同时,又幻想构建一个符合自己理想的伦理典范,这在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表现为人物于情、理之中的变化。通过分析《牡丹亭》人物由“情”与“理”的矛盾冲突转变为融合为一的原因。以求探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邯郸记》是汤显祖最后创作的一部戏曲作品,其思想内容历来被认为有人生如梦之叹,具有较浓的消极避世之感情色彩。然而此曲的曲牌唱腔音乐组织形式却显示出另一番思想内涵,即汤显祖是在音乐礼教思想正统性的基础上表现其愤激的感情色彩,这说明《邯郸记》戏曲的音乐意义超越了汤显祖在该剧中自我表现的文字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