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希 《当代老年》2011,(10):55-55
一家9口人,每月煤气、水、电、电话费的开支大概是多少?500元?200元?对于湖南省长沙市黄泥街社区的唐凤桃一家来说,答案是90元。90元不仅够她家生活支出一个月,而且确保不降低生活质量。左邻右舍都佩服地说,她是长沙“最会过日子”的女人,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相似文献   

2.
宗文 《炎黄世界》2009,(3):59-61
长春监狱女警察王玉辉被人们赞许为“最美警花”,这不仅是因为她容颜美丽,更因为她在生死关头,舍生忘死,勇救一名跳楼女青年,表现了她心灵的美好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3.
“狗不理包子”是中国近代食品文化中一朵灿烂的奇葩。这个名牌包子脍炙人口,驰名中外,饮誉全球。“狗不理”的发祥地是天津。可是,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却暴出了一桩“狗不理”状告狗不理的诉讼奇案。这起叫做“商标侵权”的官司从1993年年初一直打到岁尾。由于当地《新晚报》详细披露了案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街谈巷议,从不同的角度预测这场官司:到底谁是赢家?一块牌匾 两名被告  相似文献   

4.
子非 《当代老年》2007,(9):14-15
2007年6月,在天涯社区、猫扑社区等各大论坛上,平凡,慈祥的“地摊奶奶”迅速走红,成为最吸引注意力的热门话题之一。 “地摊奶奶”到底是什人?她缘何走上了网络?又为什么能感动众多网友?她引来如此大的热议……  相似文献   

5.
雨文 《女性天地》2009,(2):42-43
既然爱了,就要认真,可什么是认真?难道一根头发、一个眼神,甚至是一句梦话,都要去探究它的来龙去脉么?亦舒曾说:“天下多是愚妇人,始终用了她多年修炼的目光,观察一切,见一封信,就怀疑是情书了;闻一声笑,以为是怀春了;为什么上公园?总该是赴密约。”那么,爱情里的女人们,到底要多认真才好?  相似文献   

6.
史云 《老人世界》2014,(12):18-20
她由一个灰姑娘变身为人见人爱的“平民公主”,演绎了20世纪最浪漫和经典的童话;她是一个被善良和真诚包裹的皇室王妃,对公益事业不遗余力的关注赢得了世人的尊敬。戴安娜·斯宾塞,一个集美丽、谦和、高贵、优雅于—身的女人,怎么会突然葬身于一场离奇车祸?是司机酒后高速驾驶,还是源于狗仔队的恶意追踪?难道英国王室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阴谋?  相似文献   

7.
《老年世界》2010,(16):32-32,37
“医生”,她冲进屋后大声说道,“你坦白告诉我,我到底得了什么病?”  相似文献   

8.
从“周洲姐姐”到“跳跳妈妈”,她一直在跑一场人生的马拉松;从“风车娃”到“CEO”,她一直在关注教育。挑战不止,成长不止,这是一个女人的自我追求,更是一个妈妈的责任担当。“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天好看,地好看,还有一群快乐的小伙伴。”听到这熟悉的旋律,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画面?  相似文献   

9.
张砚 《老人天地》2014,(3):46-47
央视春晚15岁的小彩旗足足旋转4个小时8000多圈,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其实在第二届“新天地·阳光之星”的活动上,就有一位66岁的“老彩旗”。她是怎么设计这个舞蹈的,她到底晕不晕?请听人民日报退休记者张砚的自述。  相似文献   

10.
要是你有一只盒子或者匣子、箱子,你最想用它来盛放什么?换句话说,生命中到底有些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一只盒子或者匣子、箱子来收留和保存?以手写心盒子张晓风过年,女儿去买了一小盒她心爱的进口雪藏蛋糕。因为是她的”私房点心”,所以她很珍惜,每天只切一小片来享受,但熬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终于吃完了。一天傍晚。她看着空空的盒子。恋恋地说:“这盒子,怎么办呢?”我走过去跟她一起发愁。盒子依然漂亮,是用闪烁生辉的金属薄片做成的。但这种东西目前不回收,而且,蛋糕又已吃完了……“扔了吧”我狠下心说。“扔东西”这件事…  相似文献   

11.
“我妈妈总喜欢买两盒乌鸡白凤丸放在家里.身体一不舒服就吃上一两丸。也不去看医生.每次我说她.她就会说自己用惯了一这乌鸡白凤丸能随便吃吗?它到底能治什么病?”刘女士的疑惑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  相似文献   

12.
“一位退休老人匿名向灾区捐了6000元钱……”近日,这样一个消息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大院中相继传开了。“他是谁?”“是哪个单位的人?”……老人的善举感动着新疆民航人的同时,也引起了新疆民航人的众多猜测和关注。  相似文献   

13.
晓辉 《伴侣(A版)》2013,(10):15-15
我的来访者Alice是个高挑丰盈的女子。一头乌黑的长发、一袭红色的长裙越发显得她高贵大方。我们坐在沙发上随意地聊天,她的声音柔柔软软,时而一个淡淡的微笑,一个温柔的眼神,让我都快被她吸引了。有好几次我都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男人把她娶回了家?她也想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14.
60岁的吴光华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男生宿舍楼的宿舍管理员,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上去非常普通的老人最近成了炙手可热的网络红人.被广大网友称为“最给力的宿管阿姨”。那么吴光华何以赢得学生和网友这么高的评价?她和学生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茅于轼”这个名字越来越多地被人所关注。“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春运火车票限价有利有弊”、“18亿亩耕地红线应该废除”、“经济适用房既不公平又无效率”等观点经他提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议。 茅于轼的观点从何而来?他是怎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16.
“铁法”改成“调兵山”成为城市改名的一个笑话,“蒲圻市”改成“赤壁市”却谱写了城市改名的一段佳话,为什么?我们熟知“三国周郎赤壁”的豪情,可有谁知“金兀术铁法调兵遣将”?所以一个城市到底要不要改名?怎么改名?改名之后又要如何?除了借山、借水、借名人,以“借”之名发展经济,还要如何以“干”之实打造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17.
一份举报信揭开了东星航空破产内幕的一角:民营公司东星航空的破产到底是市场自然淘汰,还是因公权力的强行介入引起的"被破产"? 公众对东星破产的关注,说到底是关注政府的行政力量在市场经济中的边界问题。  相似文献   

18.
首先声明,为了行文方便,本文不得不使用“中国学术”一词。今日中国到底有没有学术,或者说“中国学术”到底是什么,是大可质疑的。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中国“学人”的官欲太强,所以很难说存在着真正的中国学术。 那么,什么是“学人的官欲”?  相似文献   

19.
叶永烈 《中外书摘》2010,(12):16-19
本文所述全是事实,不过,由于她再三申明,她做的那件事在当时并不想为人所知,现在依旧如此。她以为只做了一件应该做的小事,绝不愿在报刊上披露她的真实姓名。作者尊重她的意愿,本文只用“她”来代替她的姓名。“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她,一个弱女子,在那风雨如磐的年月里,悄悄地而又勇敢地做了那件事,正是生动地说明了“民心不可侮”……  相似文献   

20.
现实关注     
这样的歌星该不该点名  远华案除了赖昌星负案在逃外,该杀的杀了,该关的关了,基本上算是尘埃落定。然而,被赖氏家族包了的两位红歌星到底是谁?她们是否应该被点名曝光?   从公开发表的文字上,牵扯到远华案的歌星有两个。一个年龄小一些,被称为“广州的甜妹”,事业正火,可惜,却傍上了赖昌星的侄子赖文峰。  比甜妹岁数大一些的歌星身价似乎也更高,所以,她对赖氏家族的虾兵蟹将不屑一顾,直接套住了赖昌星本人。现在的媒体报道也只是说这位与赖“关系暧昧”的女歌星,“长着一张娃娃脸”,“擅唱主旋律”,赖昌星由喜欢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