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西安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发现,西安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表现形态为:经济收入低,生活形态简单;他们已经呈现出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工作地点,他们对城市生活的评价相对较高;同时他们的成分相对比较复杂,表现在民族类别多,来源地区域分散,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居住和交往习惯,他们以生活和工作为核心交往对象,呈现出世俗化的趋向。他们对西安市经济情况较为熟悉,也比较清楚地认识到职业技能培训和权益维护的必要性,他们希望能够在西安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联动机制是“广佛肇一体化”情境下的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和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保障,对于“广佛肇一体化”的稳定发展、人力资源的有序流动以及和谐民族关系的巩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实践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复杂敏感性以及三市联动管理服务的体制障碍等问题,给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联动管理服务带来一定的困难。应当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制定一体化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法规,建立一体化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制,建立资源共享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动态信息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空间流动和职业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6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家庭户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流动人口空间流动和职业流动速度趋缓,居所和职业的稳定性在提高。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这一规律,通过产业调整和布局引导人口流动,重构人口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流动人口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1年起浙江省已连续九年居于全国流动人口数量第二位,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流动人口大省,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全面了解流动人口现状,正确掌握流动人口的特征,以便更好地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进一步推进以农民市民化为内涵的新型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从流动人口的总量变动、结构变动和流动形态变动三个方面对浙江省的流动人口现状进行了分析,概括出流动人口的一些总体特征,并从中引发出作者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必然催生了一个庞大群体——失地农民,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地域面貌和文化氛围,对该地区的征地制度要更加讲究策略和实施的有效性,本文以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为例,研究如何在民族地区推行有效的征地制度,有效推进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0年以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城市化改造为例,对城市化改造中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进行研究。频繁的城市化改造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产生的影响不能小觑。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应随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迁徙就近改建、扩建、新建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扩建、新建的学校都应有可移动性和非营利性特点;对城区学校空余或增扩的学位,实行积分制梯级入学办法;建立适应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需要的财政统筹支付体系。 相似文献
7.
8.
9.
10.
北京流动人口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动人口由乡村集中到城市 ,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本文从在北京的流动劳动力的就业、收入和流动儿童的教育等方面探讨了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所面临的困难 ,并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部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Russian social science review : a journal of translations》2013,54(1):82-93
The size of the urban population in our nation has reached 121.7 million persons and now constitutes 54%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1926, only 26.3 million persons, i.e., 18%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USSR, lived in cities. 相似文献
12.
“农村化”现象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伴生的现象.农村化主要表现为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非农化、身份农村化”和“生活市民化、身份农村化”两个特征.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行政单位的流动人口、城镇经济活动人口和非本地户口人口中农村户口人口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化现象不断扩散的结论.同时,本文从人口流动政策、户籍制度、隐性失业和城市化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且对农村化现象带来的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的融合、市民化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工业革命之后,人类逐步迈进反制自然的“制胜期”——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时代。与此同时,生态危机日益严峻,文明转型势在必然。城市化给社会发展带来活力和成绩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冲突、环境压力、交通拥堵、人口拥挤等诸多新矛盾。其中,现代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模式、生态环境质量、历史文化遗存诸多要素之间的矛盾冲突尤为凸显。人类需要重建与大自然间的新的供需平衡、用补平衡关系,必须完成对发展意义的全新解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观念,建设新生态文化系统、新社会生态系统、新文化生态系统,用有效推进的行动方式,推衍新城市规划发展观念,提高城市管治能力,改变绩效评价方式,才能找寻到新的平衡方式,并反哺自然,支撑人类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贫困、社会分化、心理失调、以及环境污染等城市社会问题也逐渐浮现,而有效的缓解以上问题是城市的建设者与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解决的。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过程中,硬性地在大、中、小城市发展道路中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都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风险,最终将吞噬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阶段性成果,建立一个思考的基点和基本的分析框架将对政府决策、学界理论探讨、城市发展规划以及社会协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的发展,城镇用地的扩张,大量农民土地被征用,导致了新的社会群——失地农民的出现。本文在分析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基础上,论述了建立与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保护失地农民的必要性及其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7.
《求是学刊》2017,(5):76-83
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处于加速阶段,但由于人多地少,土地利用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其城镇化水平较高且具有成熟的城镇化经验。在土地利用方面,我国与日本具有高度相似的客观实际。鉴于此,文章对日本的城镇化进程进行阶段划分,选取1950—1970年作为考察窗口,从人口密度及人均耕地、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和土地生产率三个方面剖析了该时期日本的土地利用情况,发现日本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利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基础设施、土地规划和立法等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最后基于日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都少数民族人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以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和2005年1%人口抽样数据为基本数据,对北京不同时期少数民族人口变动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