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北京市南锣鼓巷为田野调查点,在对南锣鼓巷利用传统文化创建和谐社区的过程进行深描的基础上,对社区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传承与利用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从而指出,民众的参与才是传统文化得以传续的生命力,传统文化在为社区建设服务的过程中不应该过分屈服于商业化运作,而应保持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区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社区文化建设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目标把社区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统一起来。因此,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要义。要把和谐发展、引导社区人树立和谐伦理、倡导宽容谦让的社会公德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充分运用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方式方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而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社区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社区文化建设,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城市品味、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以及塑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社区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文化是社区的灵魂,社区信息文化建设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现代高校图书馆已发展成为所在地区的信息文化发展高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服务社区。政府和高校要采取积极对策消除各种障碍,推动高校服务社区信息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社区教育在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中能够满足人们多层次需要,能够弥补传统教育手段的不足,能够推动文化传承向农村延伸.社区教育是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广州中新社区学校通过搭建平台、多方融入、丰富课程内容、建立专兼职师资队伍等做法,探索出社区教育在传承与发扬粤剧文化方面... 相似文献
7.
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现代化程度和一个民族文化教育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但是,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在取得相应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必须自觉承担起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文化育人与文化传播的历史责任,确立"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参与理念,确立并完善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建立和完善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促进了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同时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中国应着力加快改善城市社区网站的建设,加强城市社区互联网络的管理,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网络技术水平,培育城市社区居民的网络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新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现状的介绍,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以及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上提出适合新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流动儿童教育与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流动儿童的规模不断扩大。流动儿童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暴露了我国教育制度、政策及观念等方面的僵化,反映了城乡分隔管理体制的弊端,对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新挑战。 相似文献
12.
小组工作可以将同质性很强的农民工子女聚集起来,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了情绪宣泄、互助合作、观察学习的机会,通过一系列活动方案的设计农民工子女形成合理认知,促进他们社会化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社区残疾人公共服务的概念、特点、内容,并提出了残疾人社区公共服务的组织框架。指出社区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是指政府及其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通过社区这一平台,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机制和方式,根据残疾人的需求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过程。而目前我国的社区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应当是一个以街道、乡镇政府为责任主体、以居(村)委会以及基层残疾人组织为依托和实施主体,以商业性服务为补充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社区建设在近期的主要目标应当是进一步提高居民的自治能力和社区意识,有效整合社区资源以及培养居民互相关怀的传统美德。配合这一目标,社区工作必须摆脱传统工作思路的限制,在工作手段上不断寻求新的突破。母亲教育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它以科学育人与弘扬传统文化为使命,对促进家庭、邻里和谐,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推动民间力量的发育上都有积极作用。它既拓展了社区工作的实践领域,同时也为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杨海涛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1,15(1):90-95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弘扬岭南文化,与之对应的湾区古村落及其文化发展机遇空前.良溪千年古村作为中原文化、岭南文化和海洋文化的重要中转站,加强村落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分析良溪古村落文化保护现状,提出加强规划建设、健全保护机制、"三态结合"保育与活化、数字化... 相似文献
16.
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是在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背景下,通过政府主导、教育推动和实务跟进等一系列独特的历史过程和体制变革实现的。从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传统行政社会工作体系与专业化和职业化社会工作发展的关系看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对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和“嵌入式”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方式,掌握其特点,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mportance of new forms of governance in active labour market policies (activation) in two countries: Denmark and the Netherlands. Drawing on research with key stakeholders in these countries, we analyse how new governance, and particularly processes of contracting-out and localization, have found expression in recent reforms to activation. We conclude that localization and contracting-out may have a future role to play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locally responsive and individually focused services. But both countries have encountered problems in promoting joined-up services through local jobcentres, while contracting-out has not always led to the tailored, individually focused services envisaged by policy-makers. In both countries, there are also concerns that the restriction of the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 to a 'gatekeeping and signposting' role will lead to inconsistencies in the quality of services, exposing the most disadvantaged to greater social risk.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宗族与地域社会——清中叶江西万载书院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艳春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8,(0)
地处江西省西北边陲的万载县,在清中叶的嘉庆道光年间出现了兴建书院的热潮,地方宗族也参与其中。宗族参与的方式是以创建族学书院为主以及购置学田、奖以花红盘费、创建试馆等助学措施。宗族创建书院的资料在县志和族谱中均有记载,但各有侧重。县志中收录的族学,强调的是作为书院教的一面,同时也是地方宗族实力兴替的一种体现。族谱中收录的族学,突显的是其养的一面,甚至因此纠缠于义学与义田的兼行分理纠纷之中。宗族组织的积极参与地方教育,与同时期活跃的族群、士绅等群体,使得地域社会的凸显成为清中叶的时代特征之一,有助于帮助理解19世纪以后大历史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个历程中,城市社区建设不仅与社会结构转型、管理体制转轨、社会组织功能分化和重新定位的社会演进密切联系,而且与民众主体意识的逐渐萌芽和民间组织自治化趋向不断增强的社会现实相互促进(朱健刚,1999;王思斌,2001)。因此,社区建设及其未来走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一、引言1949年以后的中国社会结构是以国家权力的不断强化为其主要特征的(路风,1989;孙立平、王汉生,1994)。1954年通过《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开始逐渐健全由市、区、街道和居委会组成的城市行政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