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本逐渐成为文学理论的轴心概念。随着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理论演进,文本主义逐渐占据理论中心。与之联袂而行的文本间性和"文本巨无霸"理论聚焦于语言、符号、话语,致使其忽略现实事物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出来。20世纪末期,文学理论"回归事物"的思潮和物质文化研究的崛起引发了从"文本间性"到"事物间性"的范式转换。"事物间性"概念建立在反思文本主义的基础上,旨在调解长期以来语言/事实、人/物、心/身的分裂状态,重新考察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事物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形态,在与观众、社会和地理的互动中呈现出多重的电影地理意义.观众在不同的观影空间中获得了不同的实体空间感,也得到了各种虚拟空间感.现代电影以先进的传播科技为地理再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成为表现和建构聚落景观的最为真实和相对完美的载体,使得电影中的政治地理、道德地理与性别地理等想象的空间与真实的物理景观同样迷人.电影对地理和空间的艺术性呈现,引导人们创造了真实的地理奇观.同时,它通过打破受众原有的时空限制和思维定势,常能建构起独特的社会景观和心理景观.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与朗费罗虽然相隔一个多世纪,但是他们之间有千丝万缕的情感联系.从文本间性的视角研究,朗费罗1850年发表的《浮木燃起的柴火》为海明威1925年发表的《了却一段情》环境描写、人物心理刻画、故事结构以及主题提供了一个参照;海明威继承了朗费罗的传统文学经典中的文学观和伦理道德观,并恰当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文学创作关系,同时在文本中也展现了海明威的文学审美的独特创造.  相似文献   

4.
文本间性是传记的一大特性,传记的文本间性呈现出文本挪用的"同文"现象、传主与叙事者"同声"现象、相同事实不同叙事的"重构"现象、历史还原注重"文本事实"的现象。历史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文本事实却有很大的主观性,王世贞传呈现出的文本事实因书写者对传主历史事实理解的不同而彼此互异。从文本间性层面关注同一传主的不同传记文本,认知传记文本对传主的理解、想象和还原,可以加深对传主及其传记文本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将双语词典翻译混同于普通翻译,很少对双语词典翻译的特殊性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我们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从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翻译的主体间性关系切入,阐述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翻译不同于其他文本翻译的特质。此研究认为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翻译的主体间性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语言集团之间以及英语权威和英语初学者之间的两重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翻译的特殊性,即(1)目的语言高度概括、抽象,具有明显的中性化特征;(2)词目翻译排斥使用省译法,等值词和解释性短语并用,大量使用括注;(3)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的翻译本质上是一种编译。  相似文献   

6.
7.
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电影屏幕朝两极发展,一是如IMAX这样能给人以视听震撼的巨型银幕,另一是如智能手机这般小巧灵活的微型视窗.就后者而言,影像由以往影院中高大的竖立状变成掌上媒体的微小平躺状.新媒体所导致的影像平躺,指的不仅是外观视觉效果,同时也是电影可操控、去层级化等深刻内涵的隐喻.记录载体的丰富、观影媒介的拓展、技术水平的提升,促使影像“躺”下来了;碎片化、块茎状、个性化、交互性,致使影像“躺”得与经典时代不一样;艺术灵光的消逝、社交功能的凸显、人际关系的变化、万众拼贴的狂欢,使得“躺”下来的影像具备新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巴赫金的相关理论,将《黑王子》主体部分自我言说的矛盾置于其它文本复调叙述的观照之下,通过对爱与艺术的分析弥合了文化与生活的鸿沟,揭示出多重文本背后的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9.
传媒作为诠释的世界——主体间性语境中的传媒文化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传播的本体论研究,应该摒弃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以现代的意义论取代传统的实体论,从根本上变换问题的提问方式,将"传播是什么"的形而上追问,真正转化为"传播的存在方式"的历时探勘。传播是解释中的传播,解释是传播中的解释,文本意义的主体间性建构是二者共同的哲学本体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1980年代中期以来至新世纪初,先锋小说历史叙事以拼贴或改写方式整合多种文本,呈现多文本叠合的文本间性特征。先锋小说历史叙事的文本间性经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历程,从最初仅是叙述形式激进探索的结果,到后来发展成为创作审美的自觉追求,并于近年来呈现新变趋向:拼贴式文本间性呈现为拼贴与改写、回望相结合;改写式文本间性则是残缺或循环的关键性情节链渐趋闭合状态,或者穿插历史、文化及人性等书写,使作品的情感基调、文学观念和历史观念等呈现多元综合趋向。这是当代小说激进探索与创新的产物,折射当代文化语境、文学思潮及主体性理论等的发展演变,体现当代小说创作力图反叛与消解宏大历史叙事,探索文学审美的多种可能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图像时代主要代表之一的电影,因其可视的影像对以纸质媒介为载体的文学的倾轧和替代而引发了一场艺术的革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它以强大的生命力冲击着文学阅读的同时,电影自身的审美转向也正在悄然来临.如果说,传统电影的图像是为了叙事的需要,而现在,图像已成为电影的中心.观赏性、愉悦性的影像奇观成为电影的主要追求.但是,图像的独裁无论走多远,也不应该离开精神的家园.如何走出影像的误区和图像的霸权,给予观众深情地看的影像并引导观众深情地看,是中国电影文化寻求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2.
电影取材于生活,而作为现代生活主要方式的城市生活则成为电影的主要表现对象。电影所表现的生活总会涉及城市的部分,其中包括城市历史、城市风俗、城市文化等。电影中的城市形象,一是作为风景和单纯故事背景的影像;二是作为情感倾诉对象寄托的意象;三是作为现代生活寓言的象征。伍迪·艾伦作为电影表现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的典型代表性导演之一,他的四十多部电影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在他出生和成长的纽约拍摄的。纽约既是伍迪.艾伦电影的主要背景,也是伍迪·艾伦的电影标志。在伍迪·艾伦的电影中,城市形象是相同的,而导演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不仅展示出城市这个单纯的电影影像所显现出来的不同意象和象征意味,而且达到表现城市、剖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许多研究者总是力图为经典电影理论寻找一条脉络分明的发展线索 ,殊不知这种做法永远绕不开一个先在的障碍———经典电影理论复杂的文本之间本来就缺乏联系 ,很难在其中找到一个科学的内部参照系。我们将经典理论对电影的研究概括为三个方面 :确立电影的艺术地位、探索电影的艺术特性和追索电影的艺术本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影在21世纪初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发展瓶颈和重重压力,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在确保国内票房和观影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如何向海外市场推出国产影片。要把中国电影产业做大做活,这两个方面市场的成功营建缺一不可。电影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输出的问题。本文正是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电影近期来在向海外市场推介时所选择的形象定位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进行解剖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汉代到唐宋,峨眉一直作为道家仙山而存在,传说、景观、绘图构成了跨媒介的道教图绘系统。这一图绘系统以“第七洞天”为主题将峨眉山塑造为修道仙山与藏经名山,进而以真山之形呈现出道教以山岳为中心、以“天界—地界—冥界”立体结构为基本内容、以“身体—山岳—宇宙”的连接转换为想象模式的宇宙图式。这一图绘系统根植于宗教普遍性想象与峨眉独特性地文的双重形塑之中,图像的绘制蕴含了深刻的宗教历史隐喻。峨眉洞天的想象绘制是人的地方感和恋地情结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弹幕语言是基于弹幕视频产生的一种新媒体语言.由于弹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施受双方的互动关系,因此与其他新媒体语言相比,弹幕语言的即时性、互动性更强,使用不规范现象也更明显,但目前学界对其研究动力不足.本文基于大量的观察和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弹幕语言的语用特征、使用现状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90年代,"电戏"传入中国.1897年9月5日李伯元所办的<游戏报>发表了我国第一篇"电影评论"文章.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片断,至今已整整100年.中国早期电影工作者主要与通俗作家合作编剧,拍摄一些中国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默片",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注意电影的教化作用.1931年由中国电影工作者、进步的新剧艺工作者与通俗作家通力合作,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在"9·18"、"1·28"后,中国民众的抗日情绪空前高涨,促使我国的电影事业在国难声中很快步入了一个左翼电影主潮期.  相似文献   

18.
宝马的系列网络电影广告短片拉开了网络电影广告的序幕,而雅虎搜索则使这种广告新模式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广告模式,网络电影广告在传播上具备很多的优势,其庞大的信息容量、内容的娱乐化效果、受众的主动参与以及借此形成的口碑传播效应等,都是传统的广告模式所难以比拟的。通过对这种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应该可以为广告找到一条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小说《碧洛雪山》是云南哈尼族作家存文学创作的优秀作品,改编成电影剧本《碧罗雪山》,从互文的角度看,兼具文本和前文本特色。小说《碧洛雪山》是一个表面讲述村子搬迁事件,但却深含寓言意义的故事,以社会的真实指向个人的底蕴,在民族的信仰中,具体说是在图腾文化中反衬人性的表现。文本在此建构了一个巨大的隐喻象征场所。同时,文本叙述表面为人熊矛盾,其实隐含的是人在权利面前的软弱,人与权力的矛盾。外显的杀熊情节其实与另一个潜在的体系——权利之间存在意义联系,这是一个更大的、也更为隐蔽的寓言所在。与小说比较,电影《碧罗雪山》除了人物生活的环境没变化之外,风格、主题和情节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小说主题原本具有丰富的多向性特点,人与自然的和谐贡献了一个主题,黑暗的权利交易又贡献一个主题。影片则单纯表现人与自然在现代法律制度下的和谐守望发生了矛盾与冲突。影片按照写实主义手法对文本进行了全面改写,力图通过麦地村,还原峡谷人群一份真实的生活思考:面对现实,传统与当代如何相互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