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华山命名用字变易及其相关问题,根据历代著名辞书与汉语音读转换及用字的分歧,从古音通假与时地不同、字有更革的角度,探究华山命名的正字为“”,而“”字只是其通假字。对章太炎先生的《中华民国解》所论“中华”与华山有关亦有辨议;并对“敷水”、“阳盱”、“阳纡”等名称亦从古音通假角度证明其与华山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说“句”     
“句”字在中古有两读,一曰“古侯切”,一曰“九遇切”。读为“古侯切”者即所谓“句曲”之“句”(或作“鉤”,后世改为“勾”,“钩”等),读为“九遇切”者即所谓“章句”之“句”。读为“钩”者是其本音,对此几乎无人怀疑,然而对其字形构造和本义,《说文》家们的意见则颇有分岐。《说文》句部曰:“句,曲也,从口丩声”。从目前的材料来看,各家都接受许氏“曲也”的说解,但对“句”字形体构造的分析,以及对“曲”的具体涵义的理解,则有四种不同看法。其一,可以段玉裁为代表,在《说文解字注》中,他没有对“从口丩声”提出异议,同时认为“句曲”是其本义,“章句”之“句”是后起义,取其“稽留可钩乙”之意。其二,可以朱骏声为代表,他的《说文通训定声》在“句”字的释义方  相似文献   

3.
1993年,华山管理局决定给华山的主要景点立碑介绍。碑文草就后,约我们前去华山下与碑文作者们一起讨论定稿。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通常写作“千尺tong”、“百尺峡”、“(木臬)(木臬)椽”中的“tong”、“峡”、“(木臬)”三字有问题。  相似文献   

4.
“有”字存现句是最早产生的存在句类型,也是使用最普遍、通行时间最久的存在句。“有”字存现句又可分为体现静态存在关系的“有”字存在句和体现动态变化的“有”字隐现句。从历史来源上看,表存现的“有”来源于表领属关系的“有”。  相似文献   

5.
王伯祥先生《史记选》第509页《滑稽列传》里有一句为“鹄,毛物,多相类者。”注说:“黄鹄本是生羽毛的东西,相像的很多。”此句句读和注解似觉不妥。从注解推敲,上下两句应有因果联系,但生羽毛的东西就一定相像吗?这显然于事理不通。此句的关键是对“物”字的理解,“物”古义本作杂色旗帜。《周礼·春官·司常》:“通帛为旃,杂帛为物。”其中“物”即用本义。古代旗帜除画有本氏族所敬的  相似文献   

6.
华山历险     
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关中平原华阴之南,故乡山西永济之西。虽隔黄河可望,近在咫尺,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无缘攀登。每每回到故乡,常常西望华山雄姿。特别在朝霞满天或夕阳烧红天际之时,奇峰入天的华山便被镀上一层金色,是那样的雄浑壮丽,更令人神往。这年10月,秋高气爽,我有幸到华山之阴,圆登华山之梦,心情格外兴奋。好在有几位朋友,也想走走那“自古华山一条路”,体验体验那“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离垢慢慢爬”的滋味。天刚亮,我们从玉泉院出发,进入华山的青山翠谷间。一路上峰回路转,拐一个弯,变一番景色,过一道山,又一重…  相似文献   

7.
翻阅了几种咏华山诗的选本,历代名家均列其中,而被毛泽东极力推崇的唐代“三李”之一的李贺,其咏华山章旬,各种本子却均束收录,这对人们从不同方位领略华山风光及其人文意义,可以说是缺少了颇有价值的部分,实有补充之必要。李贺诗歌中写到华山景物的有好几篇。  相似文献   

8.
《史记·高祖本纪》有这样一段话:“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有的同志认为“今为赤帝子斩之”一句是以介词“为”为标志的被动句式。①此说值得商榷。关于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式,马建忠在他的《马氏文通》中作了论述。他说:“外动字之行,有施有爱。受者居宾次,常也。如爱者居主次,则为‘受动字’,明其以受者为主也。”②马氏从动词和宾语的词序和动作行为的施受关系着眼,判别了古汉语中的主动句和被动句。按马氏的意思,即是主语是受动者的句子,就是被动句,不管有没有结构标志。从马氏所列被动句六种表现形式中可见这一点。这六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诗互体拾例     
<正> 互体,就是互文。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说:“夫隐之为体,义主(一作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又说:“辞生互体,有似变爻”。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谈到“诗互体”说:“杜少陵诗云:‘风含翠筱娟娟静,雨浥红蕖冉冉香。’上句风中有雨,下句雨中有风,谓之互体。杨诚斋诗云:‘绿光风动麦,白碎日翻池’亦然,上句风中有日,下句日中有风。”此种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用得较多,除上下二句互体外,有一句之中为互体的,也有四句为互体的。《孔雀东南飞》里面的“视历复开书”一句,“视”和“开”,“历”和“书”都是互体;“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二句,上句左手中有右手,下句右手中有左手;刀尺中含绫罗,绫罗中有刀尺。如只按字面解释,那会使人误以为刘兰芝是个“左癖”。“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  相似文献   

10.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②。返景入深林③,复照青苔上④。注释ZHUSHI①鹿柴:诗人在辋川有一处住所,鹿柴是其中的一个地方。辋川,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下。柴:通“寨”,栅栏。②但闻:只听见。③返景:返照的日光。这里指日光斜射深林。景:日光。④青苔:绿苔,长在潮湿的地面上。导读DAODU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第一句从视觉着眼,写“空山”之“空”。第二句从听觉落笔,以“但闻”之声衬托“空山”之“静”。三、四两句由描写空谷传音进而描写深林返照。斑斑驳驳的落日余晖洒落在青苔上,那一小片光影与林中大…  相似文献   

11.
板桥画竹,有“眼中竹”,“胸中竹”,“手中竹”的境界;王履赋诗,亦有“手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过程。那么,板桥的“眼中竹”和“胸中竹”有何不同?“手中竹”又和“胸中竹”的区别何在?那么,王履的“目师华山”是怎样?“心师目”为哪般?“手师心”又是如何?深言之,在文艺创作中,何谓“真”?何谓“真实”?由“真”到“真实”是怎样过渡的呢?  相似文献   

12.
“A是A,B是B”句联的语义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语义平面考察“A是A,B是B”句联。把“A是A,B是B”句联分为两种类型:区别型和列举型。两种类型又各自分成几个次类,区别型分为偏别式、平别式,列举型分为“有”式、“合格”式、“鲜明”式。重点考察各类型和次类的语义特点,找出区别型和列举型在语义上存在一定的联系。考察“A是A,B是B”句联与先行句和后续句的语义联系,分为在复句中和在对话中两种情况。对于“A是A,B是B”句联歧义的消解提出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13.
《左传·子鱼论战》有这样几句: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在发行量较大,影响不小的《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余在春译,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把这几句译为: 子鱼说:“你还不懂得打仗。强大敌方的兵士,处在不利的地形,又还没有摆好阵势,这正是老天帮助咱们呀!” 从上面的译文看来,余先生把“天”释为“老天”,我对此却不敢苟同。“天”字固然有“老天”、“天意”之意,但在这里以  相似文献   

14.
予读王伯申《经传释词》以“不”“无”为语词说,窃有惑焉。盖古人于反诘句,本是相反见意,故注家亦相反为说。反诘之肯定句释为否定,反诘之否定句释为肯定。句意本当如此,非释词也“不”“无”既表反诘,岂为语词?试看,凡反诘句,其句型肯定者,其句意则为否定。注家皆相反而说之。如《书·尧典》“嚚讼可乎?”此肯定之反诘句。某氏传曰:”可乎?言不可”。“可”,言“不可”,此相反为说也。故此句意实为否定。《左传》成公十五年,“欲免得乎”?杜预注:“言不得”。昭公元年,“敢乎?”杜预注:“言不敢”。《周语下》:“齐其有乎”?韦昭注:  相似文献   

15.
《野有死麇》一诗似残篇,理由如次: 一、从乐歌多重章叠句的特征来看,该诗的第二章很令人起疑。请看:第二章的后三句恰好与首章的前三句相仿。考察整部《诗经》,绝无他例。又第二章首句“林有朴漱”,突兀而起,实与下文无多联系;而末句“有女如玉”却没有了下文,似语意未尽。所以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测:第二章末句脱落,首句为他篇窜入或后人妄增。  相似文献   

16.
“句中有眼”是杜甫诗歌鲜明的艺术特色之一,但一直未见深入的研究。杜诗“句中有眼”的形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或条件:一是南朝以下诗歌的语言格局,为“句眼”的炼制提供了形式上的准备;二是诗到盛唐,诗歌意象的大量积累、沿袭、老化,严重阻碍了诗歌艺术的发展,“句中有眼”是诗歌艺术破旧创新的必然选择;三是杜甫个人的主观努力。杜诗“句中有眼”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日语中,同一事件从不同立场和角度去描述被称为语态。日语中最常用的语态表现有被动态和使役态。在授受补助动词句中,特别是“てもいぅ”句,除了从结构和意义上表达“欲求”与“接受”的意思之外,还可以从其描述的角度和立场考察它所具有的语态特征,特别是与被动态和使役态的关联性。“てもりぅ”句与使役句“使役性”相通,但是存在“谦让使役’’和“尊大使役”的差别,恩惠性互补。“てもるり”句与被动句“被动性”相通,但是存在“受益被动”和“受害被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厦门话的被动句,包括:一、带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二、不带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三、被动句和处置句套合的特殊句式。一、带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所谓带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指的是这种被动句有明显的表示被动意义或被动关系的形式标志。如普通话的“我被狗咬了”的“被狗”,“苍蝇被赶跑了”的“被”。厦门话带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三种句式: 1.NP互NP VP a,钱互贼仔偷去(钱被小偷偷走了)b,钱互·人谝去(钱被人家骗走  相似文献   

19.
一、上古漢語沒有句尾疑問助詞,春秋以後始有“乎”“歟”“哉”等句尾疑問助詞。竊疑上古汉語本無句尾疑問助詞,全賴提高句末字音以見問意。(如俄語然)現代汉語口語中猶有可資證驗者。例如:“我說的湖南話,你聽得懂?”句尾疑問助詞“嗎”字,即不必說出。但“懂”字必重讀。句尾疑問助詞“乎”“哉”“耶”“歟”等字,蓋起於春秋之世。嘗考殷契甲骨文字,其疑問句,往往在动詞前,有“其”“隹”等字,或在句尾奠以“不”字,沒有用“乎”“哉”“耶”“歟”等字的。兩周金文亦然。(石鼓文為秦先世遺物,亦無句尾疑問助詞。)  相似文献   

20.
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意即:与皇上相伴时,必须有一万个理由小心谨慎。为什么?因为只要皇上一怒,陪伴者就很可能脑袋搬家。比如,古代曾有个小太监陪皇上下棋,下着下着,小太监一时兴起居然说了一句:“皇上,我杀您的马。”皇上闻言大怒,立刻骂了句:“我杀你全家!”至于结果,便是棋盘上的“马”安然不动,小太监却活活地掉了脑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