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论编辑的创新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婧 《学术交流》2004,(7):150-152
编辑工作的过程就是创新思维活动的过程。编辑创新思维不是偶然的灵感迸发,它需要广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快捷的信息做基础;需要职业责任感、事业心等人文精神做支撑;需要深入到生活中去广交朋友、沟通信息,捕捉创新思维源泉。创新思维是可以培养的:破除对权威的迷信、养成严谨的办事作风、提高对事物的敏感性、经常换位思考等方法都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时期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实际背景,结合现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探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产品为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和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建立"调研、激发、培养、发展"的全过程培养体系;调动学生的科技创新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高校保质保量完成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任务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高等教育的使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贺晓光  杨禹  王炳森 《学术交流》2006,(11):183-186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使命。鉴于目前我国高校实施的是过窄的专业教育,且注重功利,学生的人文底蕴不足,个性发展受到抑制的实际,必须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具体举措为:确立创新教育理念,探索创新内容,完善创新机制;转变教育观念,“授之以渔”,以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实践平台,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完善科学的学术组织结构,强化学术权力,形成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构建激励机制,将创新教育纳入总体教学评估体系。从而,实现大学建设的理想目标与价值追求,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创新能力是21世纪合格大学生应具备的关键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是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概论》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有:一要立足教学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三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四要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研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华 《唐都学刊》2004,20(5):154-157
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大学生创新素质主要表现为其个性心理中的好奇心、兴趣、求知欲望、拼搏意志、坚毅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等特质。通过学科的优化、课程的合理综合,创造有利于创新学习的环境,才能充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个性心理特质、发挥个体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6.
论创新教育中高校教师素质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吉贻祥 《学术交流》2002,23(6):158-161
高等学校需要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应确立创新教育思想 ,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优化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在于 :加强培训 ,开展教育研究 ;引入竞争机制 ,优化师资配置 ;强化教师自律意识 ,提高自我修养能力  相似文献   

7.
借助创新创业、校企合作等实践教学模式,可鼓励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地方院校本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该文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选聘双师型教师对优化教师队伍的必要性之后,构建了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再分别以各评价指标作为影响公因子,明确地方应用型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成效的评价步骤;最后以实际案例,分析影响地方应用型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成效的关键因子.该项研究有助于促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长远发展,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需要,还可为研究地方本科院校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创新教育模式,探索新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教育模式的实际成效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黄宁宁 《生存》2020,(13):0097-0097
创意法教育提倡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创设一种新意,打破常规、敢于求异,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法。小学学生是刚摆脱那种处处依靠老师、唯师是从,走向独立的阶段,根据这个特征,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敢于创设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新意教学法。伴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中对人才的需求,提出的要求和希冀越来越高,创新作为新的词汇、新的事物,走进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里、教育界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里,尤其是对教育教学所产生的影响,更是难以估计。小学语文教师结合新课标,对创新教育进行全面地剖析,解读新课改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把创新理念渗透到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之中,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有效地促进和推动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演化经济视角下的企业创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玉秀 《社科纵横》2007,22(8):59-61
从演化经济的角度看,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于解决问题的努力,创新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该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变异-选择的过程,变异来源于企业的搜寻,搜寻可能导致新奇事物的产生,从而为企业创新的生成提供了条件,选择是对已经出现的创新的一种环境适应能力的检验,选择决定了创新能否获得主导地位;创新是在惯例作用下对惯例的创新,创新的结果是形成新的惯例。  相似文献   

10.
专业实践教学是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采用"创新创业工作室""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竞赛"等模式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职业岗位的感性认知和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思维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质量和社会竞争力;但仍存在创新创业成果科技含量和市场转化率低、特色不...  相似文献   

11.
高校创新团队的本质是通过对知识的共享实现知识的增值。从场论的角度出发,高校创新团队知识共享主要由知识价值、成员距离以及团队氛围三个因素构成。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高校创新团队知识共享的工作机理,由此也构建了高校创新团队知识共享评估模型,为评估创新团队的知识共享程度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衡虹  何丽峰 《创新》2013,(3):20-23
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工业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因此,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最重要的引擎。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团队的培养是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根本任务。通过创建工程创新团队素质模型,提高和促进培养工程创新型团队的方式方法,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新能力的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力 《创新》2009,3(1):12-15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挥表现为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并最终反映在创新绩效水平上。根据战略选择理论,构建一个基于创新能力的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模型,企业应根据自身创新能力在不同时期合理选择和调整自主创新模式,才能获取较好绩效。  相似文献   

14.
任多伦 《创新》2012,6(3):9-16,126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从创新思想到目标的实现存在于各个环节,参与各环节的人以层级分明、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整体性强于个体的思想为出发点,所以创新就必须有组织地进行管理和分工协作,没有分工协作就缺少创新的系统性,而组织在分工协作的运行规则则是一种制度的支撑,而制度的支撑则是一个社会文化精神的体现。概括地讲,文化创新主要解决创新的精神层面的人文环境(思想力),组织创新解决创新方案的执行效率(执行力),制度创新解决创新行为的常规化和持续化(持续力),三者互为支持系统又互为表里,从而形成一个互为牵连、互相促进的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15.
对于 2 1世纪的中关村企业 ,建立起切实可行的企业创新机制已变得日益重要。本文针对中关村企业创新机制的现状 ,在分析中关村企业创新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了中关村企业创新机制的系统架构 ,以期提高中关村企业整体的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6.
韩振峰 《创新》2007,1(1):40-44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这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理论创新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原则,理论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转化为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7.
张继亮 《阅江学刊》2013,5(2):68-76
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在于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逻辑起点。社会管理创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政府对公共权力及其价值的基本认知。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形成协同治理的合作状态。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目的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社会整体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社会资本以人际关系、组织间关系为基本研究论域。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信任社会资本、网络社会资本、规范社会资本能够有效地提高集体行动的效率,降低行为风险和社会管理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30多年来,中国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推动着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取得了五大成就,开启了理论创新的时代。“十二五”时期,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将步入系统创新的新阶段,将从个别观点、个别结论的创新转换到基础理论、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的创新;从单一学科、单一视野的创新转换到综合创新、交叉创新和新学科群的崛起;从无序竞争转换到有序推进。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创新能力建设与自然科学同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同样重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规划应当强化“国家意识”、建立“国家目标”、设立“国家工程”。系统创新、全面发展、走向世界,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滕明雨 《学术交流》2006,(11):143-146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十一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基本战略,不仅是提高综合国力的保障,也是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鉴于目前我国创新主体尚未确立、科技领域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创新的环境氛围有待形成的实际,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应确立企业作为产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加速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界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攻关力度,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充分发挥政府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职能,为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构建制度平台。同时,要建立健全自主创新的市场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论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自身的发展、对企业技术进步的辐射、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等作用。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准公共产品性、风险性、市场性和商业性等特征。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主要来自主体和环境两个方面,称为“技术创新主体论”和“技术创新环境论”。加快企业技术创新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