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去年夏天,就有消息称,由于大量中国学生涌入新西兰.今明两年新西兰政府将适当提高留学门槛以限制留学生数量,具体政策为:恢复对中国实行留学生配额限制,申请人一律需要雅思成绩(目前,新西兰对中国留学生并没有配额限制,而没有雅思成绩的学生可先至新两兰学习英语,待语言过关后便可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如今2003年已过大半,新西兰的留学政策还未见“变脸”,在下半年或是明年这一政策会实行吗?为此记者采访了刚从新西兰返沪的上海华侨国际教育服务有限公司留学咨询顾问迟胜男女士。  相似文献   

2.
王冕 《今日南国》2008,(3):60-61
3万中国留学生"出身"影响就业 目前新加坡有来自120多个国家的8万余名国际学生.中国是新加坡重要的生源国之一.据了解,现约有3万名中国学生在新加坡留学,且每年人数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3.
施先生从事新加坡留学咨询已有10多年了,送出国门的留学生近千人,至今没有一起留学生投诉的事发生。  相似文献   

4.
英国:留学人数不限制英国接收中国留学生的态度相当积极,签证当然也不难,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预科。2001年5月,英国宣布取消了对华留学签证配额,英国使馆开始执行新的签证规定。这意味着对中国留学申请人不再有数量上的限制,但取消配额不等于完全放开。过去,如果规定这一年放  相似文献   

5.
在人们的印象中,新加坡是个小国家,但是,新加坡有着巨大的人才需求。为了吸引人才,新加坡面向全球展示其良好的就业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留学目的地国家,新加坡提供了优厚的留学条件。除了留学费用低廉外,当地就业是一个主要优势。按照新加坡有关政策,各国的留学生到新加坡就读五所公立理工学院(新加坡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淡马锡理工学院、共和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或者是三所公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都有机会申请学费资助。学费资助占到学费的70%至80%。不过,享受学费资助的留学生,毕业后必须在一个新加坡  相似文献   

6.
媒体链接     
洋学生盯上清华MBA曾经仅仅是一种“舶来品”的中国MBA教育开始树立起自己的品牌。目前清华大学的MBA学生中已经有21位外国留学生。经过几个月的适应期,清华大学MBA办学的国际化程度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让这些外国留学生普遍感到:当初的选择并没有错。此外,他们对中国的发展潜力也都持乐观态度。目前这些洋学生最主要的“功课”是把自己“本土化”,利用清华效应逐步拓展在中国的人际网络。(北京晚报)  相似文献   

7.
《华人时刊》2004,(1):46-47
有了国外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和护照之后,签证是你路上留学征途的最后一关。了解各国签证的难易程度、申请程序以及被拒签的通常几个原因,也许可以帮你更好地过关。 新西兰 目前新西兰对海外留学生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自1999年11月1日起,新西兰政府取消了对中国留学配额限制,将入学条件放宽,进入新西兰学习没有学  相似文献   

8.
国际理解教育在美、日等国已实践多年。而在我国,无论是针对国内学生还是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国际理解教育都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客观来看,对来华留学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有助于他们深层次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对于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提升国际影响力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来华留学生的增多,在来华留学生中切实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意义重大。目前,坚持立足"理解中国"和课程设置的价值非中立性原则,设置多类型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配备具有全球视野的师资队伍和强化实践体验是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21世纪》2009,(9):57-57
日前,由中国银联主办,中国国际教育信息网协办的“2009中国银联留学生助学金”全国选拔大赛盛大启动。凡于2009年赴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7个国家新人学的中国留学生均可报名参加。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的入世,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国内的出国留学热一浪高过一浪,可选择留学的国家也是五花八门。究竟哪个是最适合自己的国家,使自己的教育投资得到最佳回报是困扰许多家长和学生的最大实际问题。他们希望能有一个既能拥有国际水准的教学质量又能在经济上负担得起的性能价格比最优的国家。经过多方比较,新西兰留学不失为一个最明智的选择。 首先,新西兰的大环境吸引着大批中国留学生。新西兰政府从1999年起采取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留学生的优惠措施,包括使馆申请时免英语成绩、降低存款金额、取消签证配额等。…  相似文献   

11.
据了解,施亚德先生在五年间,已经将上海200名优秀学生送往新加坡著名的学府——义安理工学院,而2001届的毕业生中,30多人都已顺利毕业,还有多名学生拿到了新加坡“绿卡”。迄今为止,上海华侨国际教育服务有限公司新加坡一部的投诉为“0”。那么,今年有没有更吸引中国学  相似文献   

12.
最近,从日本传来有关留学的不祥消息。由于日本抬高留学门槛,中国学生留学日本将遭遇“大风降温”,日本负责移民的机构已经拒绝了90%的中国学生居留日本的请求,这些学生都是被日本语言学校录取,计划在2004年赴日本学习的。这意味着大量准备去日本学习的中国学生被挡在了日本国门之外,日本“收紧”中国留学生的政策非常明显。五道门槛卡住学生大多数来自日本的消息说,为提高留学生质量,防止留学生犯罪,日本政府将采取措施严格审批留学生签证。据东京出入境管理局人士透露,从2004年4月起,日本法务省将对要求赴日“留学”和“就学”的人采取下…  相似文献   

13.
留学签证类别第一类是自费留学生,是现在赴新西兰留学的学生中最多的一种;第二类是全奖留学生,主要是由新西兰政府或中国政府资助的留学生;第三类是半奖留学生,这种留学生是由新西兰的学校免除学费,自己支付生活费用;第四类和第五类是交换生和职业培训的学生,这两类学生都比较少。还有另外一种签证类别,这是1999年10月开始由新西兰移民局特别引进的一种新的签证类别。当签证官对某个申请觉得没有很大把握批准,但暂时又不足以将其拒签的情况下,就可能会给申请人一个有限目的签证,这就是给申请人一个机会,让他们去新西兰后证明自己是一个真正…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2004,(8)
根据挪威教育与科研部去年公布的有关资料,通过挪威国家教育贷款基金资助来挪学习的各类外国学生达9000多人,主要分布在挪威的高等教育机构。挪威政府有一系列的奖学金项目接受欧共体、欧洲经济区、东欧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来挪威留学。政府奖学金项目由挪威研究理事会国际奖金处负责实施。同时,挪威高等院校理事会(SIU)负责推进并管理挪威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教育与研究项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政府的配额项目。配额项目是为东欧和发展中国家学生提供奖学金的项目,从1994年开始实施,也是挪威政府援外项目的组成部分,它向外国学生和学…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增长和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了众多外国学生来华求学的主要目的国之一。然而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在很多方面的行为表现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常州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留学生日常管理实例为研究对象,尝试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以期得出一些行之有效、有借鉴意义的应对措施和管理方法,从而为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6.
陆瑶 《成才与就业》2012,(12):48-49
正2012年4月12日,美国南加州大学校园附近发生枪击案,两名中国留学生遇害。这起案件使得留学安全再次成为广大家长和留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被枪杀的两名学生都是在南加州大学工程学院读电子工程的研究生。该案让洛杉矶  相似文献   

17.
据《四川侨报》报道,加拿大联邦移民部最近收紧对留学生的多次出入境签证和学生许可证的续签,特别针对部分在加拿大不认真学习的中国大陆留学生。很多留学生都是到加拿大驻美国的使领馆申请,以往签证的成功率为100%,但是现在却有相当比例的人遭到了拒签。一些即使持有效学生许可证的人也会被加拿大驻外使领馆要求面试。  相似文献   

18.
新西兰是一个多元文化交错发展的移民国家,其教育系统延续了英国的教育体制,这使得新西兰的一些公立大学在国际上拥有良好的声誉。自1999年,新西兰放宽了留学政策,取消了对留学生的配额限制,使得更多的留学生,特别是亚裔留学生选择到新西兰学习。短短几年之内,新西兰成了一个教育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19.
信息频道     
《华人时刊》2012,(4):84-85
在美留学生巧办信用卡对于留学生来说,由于还没有任何信用记录,申请信用卡是非常难的,大多数信用卡开户都要求申请人具有美国社会安全号、稳定的工作以及良好的信用记录等。不过也不用灰心,在美国留学真要办卡也不是没有办法。有一些信用卡发行商会发行专门针对学生的信用卡。这些信用卡不要求持卡人拥有收入或工作,但允许的初始信用额度一般相对较低。大多数学生信用卡不包含年费,如果每月都按时偿付了  相似文献   

20.
段绍琪 《国际公关》2024,(4):173-175
中国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的留学目的地国,推动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学生趋同化管理已成为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必然选择。但高校在推进趋同化管理的过程中面临管理层积极性不足、师资队伍匮乏、留学生生源质量差等诸多困难,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认同、改革创新高校留学生管理机制、做强“留学中国”品牌、提高来华留学生生源质量、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等对策,从而逐步实现中外学生在教学、管理和服务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