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针对海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引入云模型这种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构建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客观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云模型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步骤,利用云模型的三个数字特征——期望、熵和超熵建立评价等级,借助正向云发生器确定模糊隶属度矩阵和在不同隶属度情况下的云模型综合评估值,将指标权重集和模糊隶属度矩阵进行模糊转换,确定了我国近10年海洋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多级模糊优选理论,引入熵权的概念,构建了基于熵值权向量的资源优化利用方案模糊优选模型;以自然资源优化利用为研究对象,以三峡水库为应用实例,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利用模型对10个方案进行了优选.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熵权法能够有效利用每个参评因子信息,排除主观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合理;对各个方案的模糊优选,过程简便,概念清晰,结果合理,为进一步资源利用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能根据资源优化利用的具体问题和实际情况,对指标体系进行扩展和改变,适用于多种方案优选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熵值法的人力资源外包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进行评价,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熵权模糊积分混合多目标决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熵权、层次分析法、模糊积分等数学方法对多目标决策问题进行研究,构造出混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获取主观权重;其次利用熵权的方法对主观权重进行修正,得到可变的综合权重,作为测度函数;最后运用模糊积分的方法对多目标决策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得到问题的综合评价值。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应用于多目标决策问题,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5.
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法在人口综合发展评价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人口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出发,针对人口综合发展评价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与随机性,将信息论汇总的熵值理论引入人口综合发展评价模型中,利用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判对全国及四个直辖市的人口综合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检验,证明把该方法应用于人口综合发展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6.
公众满意度由顾客满意度引申而来,可作为政府绩效的评价标准之一,也是衡量服务型政府建设效果的重要依据.文章依据全面性、层次性和科学性原则,在美国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数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绩效公众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为了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对传统的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改进,利用熵权法对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权重和一级模糊评价值进行修正,最后根据实际案例对改进前后的模型进行检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熵模糊物元在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熵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糊集合理论和欧式贴近度的概念,建立了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以青岛市大中型制造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该模型将制造业各待评年度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物元,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系数。通过计算欧式贴近度,结果实现了青岛市各年度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状况的识别与排序,表明该模型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基于熵权的改进模糊可变模型在资源可持续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熵权的概念,对模糊可变评价模型进行改进,使该模型能够有效解决评价标准为区间值对结果的影响,减少主观因素对权重的干扰,获得更为合理准确的评价结果.利用该模型以东莞市为例对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并与其它评价方法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9.
基于熵权法的群决策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决策模糊综合评价是多人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多因素决策方法。文章根据事物的多因素属性,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对问题属性的各因素的权重用熵权法确定,结合实例对图书选题进行群决策综合评价。实例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方法能够自动确定各因素的权重系数,易于对多因素属性的事物进行群决策综合评价,避免权重确定的主观随意性,使评价结果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的推进促进了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对跨境电商物流业务也提出了新要求。为方便物流企业合理地选择物流方式,需要对物流业务进行科学的评价。文章结合跨境电商物流情况,分别从企业实力、服务质量、物流成本、产品属性、电商环境五个方面建立全面、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总共涉及22项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熵权法、BP神经网络法,从主观、客观、非线性三个方面利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模型获得更客观、更科学的权重值,发现服务时效性、顾客满意度、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政策环境、平台体系是企业选择物流模式的六大重要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最优权重结合电商物流企业常用四种物流模式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并结合实例验证,模型验证结果与实例中电商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与数据相符,说明博弈论组合赋权模型与模糊评价方法可支持企业选择科学合理的物流方式。  相似文献   

11.
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面临重构和调整,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被赋予新的内涵。文章从中间产品和增加值贸易视角,基于WIOD数据库和WWZ模型对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进行考察。结果表明:2008年以来,制造业国内增加值DVA和RDV比重上升,国外增加值FVA比重下降,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多环节生产的能力不断提升;2004-2018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度缓慢提升,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呈下降态势,但前向参与度上升,中间产品出口增加值占比提升;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在参与分工中价值链提升及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异质性的影响。资源禀赋和生产环节技术密集度差异影响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和地位;计算机光电设备、纺织服装等制造业前向垂直专业化(VS1)程度有所上升,从依靠进口中间产品逐步向生产中间产品出口国位置转化。  相似文献   

12.
区域服务业竞争优势是区域要素的比较优势的集成,其大多来自于有利的资源条件、相关支持要素、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政策引导等因素。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区域角度研究服务业竞争优势,构建区域服务业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黑龙江省服务业区域竞争优势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提升竞争优势的路径与方向,为制定区域服务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创造就业、人才培养、吸收外资、引进技术、技术扩散、产业集群、扩大出口、企业家精神形成和制度创新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全国56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绩效评价,研究发现:5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效率(crste)均值为0.768、纯技术效率(vrste)均值为0.838、规模效率(scale)均值为0.920;采用自然断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级研究,并对分级结果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绩效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4.
垂直专业化分工是跨国公司选择非股权形式国际生产快速发展的结果,应融合跨国公司理论与价值链理论来解释。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FDI和自由贸易对垂直专业化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重要驱动力量是行业规模经济因素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且在不同行业中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表现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5.
大气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对全球气候安全造成严重胁迫,产业经济的去碳化发展刻不容缓。以物流产业为例,借助PSR模型构建物流碳排压力下大气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投影寻踪模型对2005—2014年中国内地30省域大气生态安全值核算分析,并针对PSR模型指标探索大气生态安全可行路径,结果显示: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前提下,2014年中国内地30省域大气生态安全水平呈现总体良好、区域间相差较大现状;在投影寻踪模型分析下,"状态"对各省域物流碳排压力下大气生态安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响应",最后是"压力";物流碳排与大气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为物流产业及大气生态安全水平低下现状,其次为人类生态保护的响应措施落后。  相似文献   

16.
如何用SPSS软件一步算出主成分得分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主成分分析法常被应用于综合评价与监控,其评价与监控值就是样品的主成分得分值,故尽快求出主成分得分值是实现综合评价与监控的重要环节之一。多数人使用的SPSS软件求解主成分得分值的方法较慢,甚至出现错误。而从理论上给出主成分得分值与未旋转因子得分值的关系式,并利用SPSS软件因子分析模块中未旋转因子得分值,一步算出主成分得分值,则大大简化了计算,其效果比以前的方法好。同时也改正了一些新版文献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基于"前向联系增加值出口"方法,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服务业细分产业层面及按要素密集度特征分类层面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_F),并同基于"总出口"1的比较优势指数(RCA)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比较优势集中在资本密集型服务业领域,且实现了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的转变;劳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及健康教育公共服务均尚未取得比较优势,但是有迹象表明三个领域的比较劣势有改善的趋势。与基于前向联系增加值出口核算结果相比,基于总出口核算结果"高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其中对建筑业和零售贸易两个部门的估计偏差最大;同时,在资本、知识密集型两个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为了清晰认识中国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现状和区域间存在的差距,找出影响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全国2009—2012年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构建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运用熵值法对全国29个省市的电子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在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市场实现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各省份依据其综合竞争力指数可划分为竞争实力强弱不均的四类地区,各地区内部省份之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仍存在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工业经济效益指标评价与主成分分析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实践过程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何理解“经济效益”概念并建立适当的综合评价体系,以准确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便成为一个急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工业经济效益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历经多次演变而且争论已久,归纳起来学术界的...  相似文献   

20.
谢锐等 《统计研究》2020,37(1):88-98
本文在现有的三区域产出溢出反馈模型基础上构建出衡量中美经济增加值和就业联系的测度方式,全面透视了中美两国的增加值和就业依存关系。结果发现:①通过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中国最终需求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美国最终需求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则在近期存在下降趋势。同时,中国的最终需求为美国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而美国最终需求对中国的就业影响在近期处于下降阶段。②就双边贸易而言,中美贸易对两国的增加值和就业贡献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具体到产业渠道上,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主要影响中国的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纺织服装以及皮革制品,批发贸易(汽车和摩托车除外)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主要影响美国的法律、会计、总部及管理咨询,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作物和畜牧业,行政和辅助服务活动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