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的隐性失业问题在全国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已经形成制约和障碍,积极促进和帮助农村隐性失业劳动力的转移、分流、分化进而实现其充分就业对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隐性失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分流与分化,应该积极推进制度变迁,深化农用地改革,正确选用农业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人力资本量,改善人力资本约束,十个指头弹琴,多渠道分而化之.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充分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在现阶段,充分就业是保持社会和谐的重要支柱之一。由于受人口基数、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就业问题是我国一个十分迫切和现实的社会问题。充分就业对于实现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公正、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确保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们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好就业攻坚战。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应把充分就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及社会目标。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完全就业”,实质上应该是“适度的充分就业”。政府在制定和实施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时,要考虑就业的增长;在处理宏观经济问题时,应把治理失业放在重要地位。当前中国实现适度充分就业,要建立健全规避就业风险的政府主导机制。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每一个劳动者赖以生存、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它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解决好就业问题,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保障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且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我市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就业问题仍然比较严重,需要全市上下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城镇就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充分就业是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标志。就业与失业是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义,失业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关键是把失业率  相似文献   

5.
汤福球  舒晓丽 《云梦学刊》2007,28(2):128-131
自主创业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必要途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我国是可行的。自主创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缺少社会支持、高校的教育不到位、毕业生自身的问题,自主创业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有:政府和社会要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创造有利条件;高校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毕业生的创业教育;毕业生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树立正确的创业心态.  相似文献   

6.
很长一个时期,我们曾坚持这样一个“定论”:失业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在于实现“充分就业”。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内劳动力隐性失业正是我国不惜牺牲效率来维持高就业政策长期衍化的结果,是我国过去劳动力就业政策和人口政策的总沉淀和总爆发。国内劳动力隐性失业表现为总量过剩的“在职失业”。究其原因在于企业中长期推行用工和工资上的双重固定制,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铁饭碗”和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现有农村人口2 300万人,农业劳动力1 300万人,但其中却有400万富余劳动力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转移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既是重庆市农村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也是重庆市农民增收的潜在优势.要把这种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只有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整农业结构,组织劳务输出和发展小城镇战略,促使农业富余劳动力内部转移、就地转移和跨区域转移,并使之充分就业,这对于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结构性变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现有农村人口2 300万人,农业劳动力1 300万人,但其中却有400万富余劳动力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转移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既是重庆市农村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也是重庆市农民增收的潜在优势。要把这种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只有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整农业结构,组织劳务输出和发展小城镇战略,促使农业富余劳动力内部转移、就地转移和跨区域转移,并使之充分就业,这对于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结构性变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相似文献   

9.
梁燕雯 《学术论坛》2012,35(5):35-38
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公平正义之本。社会公平正义是民生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和改善发生的制度保障。扩大充分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创新社会管理制度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再就业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实现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目标之一,如何提高再就业水平,界定其标准,不仅关系下岗、失业者自身利益,也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优化创业的社会氛围是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联系南京实现"两个率先"的实际,阐述了优化创业社会氛围的涵义和意义.对现阶段南京创业的社会氛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思想、体制、舆论宣传、教育引导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南京创业社会氛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不仅人口数量多,而且人口增长惯性强,劳动力几乎具有无限供给的显著特征。这将是中国实现充分就业的重大瓶颈性制约因素,中国未来实现充分就业的压力将更加巨大。我们必须走出传统的充分就业陷阱,寻求新的充分就业路径。中国有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基本路径是:(1)促进市场化就业;(2)加快城市化进程;(3)新型工业化道路;(4)发展第三产业;(5)民营经济吸纳;(6)教育产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13.
肖光坤 《理论界》2004,(4):123-124
就业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保证充分就业"是WTO追求的结果之一,"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根本宗旨.要提高生活水平,必须以充分就业为保证.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下,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只有通过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完善劳动力市场等,才能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从而实现提高生活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夏琦 《江淮论坛》2004,(4):46-48
再就业问题是我国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必须解决的一个具有特殊性的问题。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结构所处的弱势地位导致经济实力不足以及陈旧的就业观念,使得再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再就业工作的开展难度很大。因此当务之急是在观有条件下,寻找出适宜欠发达地区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姜明  薛萌 《阴山学刊》2011,(5):121-124
大学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在支持大学生多渠道就业的同时,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主动融入社会的积极选择,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积极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处在认同危机困境中的新生代农民工亟待为自己建构明确的社会认同,主观信念结构下社会流动的可实现性和自反性现代社会的到来,为新生代农民工以文化消费的模式选择实现认同的建构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基于对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消费模式的对比,分析了外显性炫耀与内隐性积累文化消费对应的两种路径在新生代农民工认同建构中的效果,比较结果表明教育型文化消费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内隐性路径建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7.
贫富差距与当代中国阶层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整阶层关系是新时期我国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增加了调整这一关系的难度,并在利益差别的基础上形成了四对显性社会矛盾和三对隐性社会矛盾。四对显性矛盾是:各高收入阶层与各低收入阶层的矛盾、各高收入阶层与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各低低入阶层中的部分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某些低收入阶层之间的矛盾。三对隐性矛盾是:社会经济利益差别与政治一体化之间的矛盾、党的领导与人民群众对现行体制和政策满意程度之间的矛盾、精神文明建设与贫富差距造成的观念情感"壁垒"之间的矛盾。目前社会成员之间的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实现,都包含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因此要在现代化和改革的旗帜下建立各阶层巩固的政治联盟。同时,解决新时期的社会矛盾必须有新的思路,即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矛盾要采用过渡性的方法;对于新型社会矛盾要采用新的方法;对于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要超前探讨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社会焦虑的成因与缓解之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忠民 《河北学刊》2012,(1):110-114
如今,社会焦虑现象几乎弥漫在整个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已成为当今中国一个比较明显的时代标志。产生社会焦虑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经济整体利益结构正在发生全方位、大幅度而且是急剧的调整;社会风险因素的空前增加;许多社会成员信仰的丢失;社会缺乏正常的秩序和规则体系。社会焦虑会造成大面积的社会负面效应:社会焦虑会引发许多越轨行为;社会焦虑会加重人们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心理和相应的短期化行为;社会焦虑会催生某些有害的群体行为。就社会焦虑现象的缓解而言,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打造公正合理的规则体系;建立一个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尽可能地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9.
协调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即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把人作为政策思考逻辑起点的一种社会价值体系,其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人的权利、尊严、需要、发展以及最终实现人的价值。从劳动及社会保障的角度看,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农村劳动力年均有效工时作为考察劳动力利用程度的基本计量单位,根据抽样调查数据,对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农村劳动力不充分就业的状况及其对农民家庭收入,劳动力的社会流动,劳动力个人的社会地位,婚姻、家庭关系,社区刑事犯罪状况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检验了文化程度、性别与劳动力不充分就业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区域农村社区存在着劳动力不充分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平原、丘陵、山区具有明显的差异;劳动力不充分就业程度与其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呈负相关;不充分就业是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经济驱动力;劳动力的就业程度与其家庭、婚姻关系稳定与否无关,对农村社区的刑事犯罪亦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