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丽萍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
废名以西方生命哲学和中国的佛道学说为哲学根柢,从独特视角体验苦难人生中生与死的矛盾,在描写死亡情绪及情感方面融铸宗教、审美与哲学等多重话语,体现出他对人生乃至生命意义的独特思考与阐释. 相似文献
2.
王金胜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3):49-53
儒家文化渗透在废名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构成作家精神生命的根底。儒家的现世意识、忧患意识和大同精神贯穿废名小说创作的始终,并对其文化价值取向起了内在的制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彭松乔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1)
本文将废名小说置于中国现代早期文学整体背景下,从孤独情结、生命感伤、死亡体悟、禅与解脱等方面对其深受东方古典哲学影响的思想底蕴予以了揭示。 相似文献
4.
废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个性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充满着幽静和平之美,颇有中国古代山水画和田园诗的韵味。其幽静平和的美学风格,突出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叙写和对大自然的禅味审视,即将少女诗化,将俗人雅化,将平凡田园劳动美化和注意时空的构成,诸多意象的衬托,空寂、清远、静谧的展现。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创作个性,是因为他当初是一位诗人,且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浸润,同时他又是一个佛教徒,对佛教禅学有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嵘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77-80
废名小说中最有争议的是其是否反映现实的问题 ,诸多研究者都是将其具体文章往现实生活上套 ,本文认为废名的“现实”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现实 ,而是作者眼中现实的写实 ,并从其童年的经历 ,以及其真性情来论证其田园小说的写实性。 相似文献
6.
田广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3):35-38
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废名向来以作品晦涩难懂而著称。其晦涩主要表现在语言的简练含蓄和主题的含混模糊,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互文与反讽混合的修辞手法,二是文本的复调意味,三是作品中的禅道意蕴。晦涩作为废名小说的标志性特征,不仅仅是一个文本现象,而是上升到了诗学和美学的高度,体现了废名对小说美学的独特追求。废名在中国小说现代转型进程中的选择和努力,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祝学剑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4(10):29-35
废名的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学有割舍不断的联系,他喜欢直接从传统文学中去寻找创作资源.他把唐人绝句的手法移植过来进行小说创作,在小说中营造情景相生的意境.为了追求唐人绝句含蓄的艺术效果,他又用唐人绝句省略、跳跃、用典的手法进行小说创作,达到了唐人绝句的美学风范. 相似文献
8.
废名小说具有浓厚的童贞倾向,这种倾向源于创作本性与他的文艺主张的天然契合,同时也 是他的人生追求与宗教情怀的独特表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废名田园小说的边缘倾向:创作心态上的对生存的热爱和厌倦,人物描写上的理想与现实,景物描写中的实与虚,创作技巧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派手法的交融。 相似文献
10.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文章以废名小说中塑造的儿童形象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废名笔下的儿童形象。废名塑造的儿童形象个性不一,但都打下了他自身的烙印,具有一种美学特质。废名在他的儿童世界里流连忘返,寄托了自己对自然人性的追求和对充满真、善、美的社会的渴望。 相似文献
11.
邓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3):189-192
废名的小说风格独异、奇僻难懂,原因是废名亦佛亦道的生命思想。他用智慧法眼,超然看世事人生。他的小说淡化生命,消解悲剧,刻意追求超越性诗意与和谐,表现了废名对人类的悲悯情怀。但他消解了悲剧的同时,也消除了人类的一些基本情感,而最终削减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江卫社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2):151-155
废名早期小说对现代乡村民间文化进行了浪漫化、古典化、趣味化的文学想象和诗意描绘, 传达出了作家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审美取向。这种审美取向体现了社会转型期中国现代文人在追求现代 性过程中的一种“反现代性”的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13.
李靓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5-39
在废名的小说中,有很多对儿童与童年的书写与表现。本文以废名小说中儿童形象的塑造作为切入点,借以分析小说中的儿童形象、童年回忆主题、儿童视角的运用,从而探讨作家儿童观的诗意表达。通过分析废名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探究废名小说与散文中的互文现象,及诸多小说篇目中引人关注的"十年"意象。 相似文献
14.
邓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5):80-84
废名的诗论矛盾很多 ,比方古诗与新诗、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都在废名的诗论里打下了烙印。但总的说来 ,废名的诗论是写实主义的诗论 ,他的诗论和胡适、陈独秀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5.
胡旭梅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5(3):55-59
废名小说中叙述者的自我是在叙述过程中创造和虚构出来的,同叙述人物一样,他也具有自己的性格特征与人格力量.首先,对不可见的内心生活的省察造就了废名的极度内倾的叙述者,这个叙述者对自身抱着极大的兴趣与热情,勤于内省,具有一种分裂的人格.其次,叙述者对自身的叙述具有清醒意识,并将自己的叙述行为置于经常性的审视与评价之下,使叙述行为凸显出来成为文本吸引读者的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16.
方燕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7-72
废名的小说侧重叙述,他对小说叙事距离的控制在情感上、思想上、智力上、审美上展示了暗合、实证、间离、侵扰等叙事审美效果,实现了小说的诗性建构,体现了作者人生的意义本来不在它的故事,而在渲染这故事的手法的创作观,展示了其独特的叙事魅力。 相似文献
17.
高磊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66-167
废名与哈代的小说都融合了写实与浪漫的因素,写实的风格更多地体现在他们对作品乡土色彩和乡土风味的渲染方面,浪漫主义作为情绪之流体现在他们作品里的主观抒情性和对回归自然的执着召唤。 相似文献
18.
19.
董建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22(5):40-44
废名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开拓者之一 ,影响深远 ,汪曾祺就是其中一个被影响者。在小说创作中他们都把温婉的目光投向故乡乡镇的普通民众 ,关注平凡人生。在小说的结构上 ,他们都有散文化的特征 ,注重意境的营造。在小说语言方面 ,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具有相似的可比性。通过上述比较 ,可以发现作家间的影响以及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源流 ,从而也可以对作家有一个相对更准确的评价定位 相似文献
20.
余荣虎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6(10):66-68
废名的乡土文学观受到周作人的影响,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周作人。“趣味”是废名乡土文学观的核心,对废名的创作思想及其乡土文学风格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从周作人到废名,“趣味”的内涵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