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谢维营在《上饶师专学报》1997年第5期撰文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中,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这两个概念在语词组成、概念释义和相互关系等环节上都似是而非,甚至自相矛盾。问题主要出在绝对真理上。从构词规则来看,“绝对真理”绝对地不等于“真理的绝对性”,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绝对正确的反映;从解释意义上说,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应该是互相排斥的,绝对真理是指在广度上无须扩展、在深度上无须深化的真理;从关系意义上说,绝对真理不可能既是和相对真理共处于每一具体真理的属性,又是相对真理的总和。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们认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各自有两种涵义。关于绝对真理的第一种涵义,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指出:“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承认客观的即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真理,也就是这样或那样地承认绝对真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124页)一些哲学教科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真理论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又是发展的。真理的发展是在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真理自身的矛盾运动中实现,也是在真理和谬误——认识的矛盾运动中实现,又是在认识与实践——人类活动的矛盾运动中实现。这三对矛盾的对立统一,是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三条规律的协同作用,体现真理的发展过程。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这所谓“总和”,并不是机械的相加,而是指趋势、累积、延续、总汇等意义。也就是说,不是由若干互不相关的相对真理的相加构成绝对真理,而是由“一个接一个”反映事物的各个方面、层次、阶段的相对真理,形成套叠结构,构成绝对真理。真理的发展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无限互相转化,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使得客观真理愈来愈丰富、多样。真理的发展又是在真理和谬误——人的认识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在任何具体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始终是对立的,不承认这点,就会导致相对主义;但若把具体条件下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夸大为任  相似文献   

4.
相对真理是否包含错误因素,是属于真理和错误的相互关系的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怎样回答,又涉及到如何理解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因而,本文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简单地谈一下对相对真理,以及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之间关系问题的理解。真理是人的认识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谓绝对真理,就是人的认识对客观世界完全的、无条件地的绝对的正确的反映;相对真理则是人的认识对客观世界不完全的、有条件的、近似的、相对的正确的反映。相对真理是和绝对真理相比较而说的,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  相似文献   

5.
几乎所有的哲学教科书都把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与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等同使用。下面列举几本有代表性的教科书: “关于真理的绝对性或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即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或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即相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所谓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所谓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都是绝对真理”,“任何真理又都具有相对性,都是相对真理”。  相似文献   

6.
怎样理解绝对真理,是我国哲学界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本文在对学术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四种绝对真理观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第五种绝对真理观,以供学者进一步研究参考。第一种观点①认为,“关于真理的绝对性或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可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第二,“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进而认为,“任何一条真理,从一种意义或角度上看,是相对真理或具有相对性;从另一种意义或角度上看,又是绝对真理或具有绝对性”。又认为,“无数…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列宁对“绝对真理”概念的几个“矛盾”的表述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教学和研究中,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由“绝对真理”这个概念不一贯的理解中引出来的。许多教科书和文章,在谈到真理时,认为任何真理都既是相对真理又是绝对真理,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就真理都是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来说,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的,都是绝对真理;就反映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程度来说,只能是近似的、不完全的,因而又是相对真理。这里讲的“绝对真理”是在真理的…  相似文献   

8.
对“绝对真理由相对真理总和构成”正确理解的前提,在于确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基本含义。长期以来,哲学界在真理问题的表述上,往往把相对真理等同于真理的相对性,把绝对真理等同于真理的绝对性,一些同志正是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否定了“绝对真理由相对真理  相似文献   

9.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真理是过程”,也就是说,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之中。现在,对于真理的发展过程,哲学界是用这样一些说法来概括的,诸如:“由相对真理不断接近绝对真理”,“由相对真理不断走向绝对真理”以及“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不断转化”等等。尽管最后一种说法可以被理解为“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转化已经一次又一次地实现过,但转化永远不会完结”,可是绝大多数同志还是从前两种说法的意义上来理解它,即认为“相对真理具有向绝对真理不  相似文献   

10.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一样都是客观真理。但是,陈中立同志在《社会科学辑刊》第四期发表的《论相对真理包含错误因素》一文中,却把真理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即所谓的“完全正确”,“不包含错误”的绝对真理和“不完全正确”,“包含错误”的相对真理,又用这种理论直接说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包含着错误因素”。我认为,这个结论,一方面把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完全割裂;另一方面又把相对真理和错误因素混同起来。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真理与阶级性的讨论中,经常涉及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和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的问题。由于它们是本体与属性、外在与内在的两对矛盾,具有复杂的辩证关系;而有些人又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使真理自身的历史进程变得模糊不清,当然也就无法弄清真理与阶级性的关系。要把讨论引向深入,我们认为弄清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转化是很重要的一个关节,本文先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说的这段话可以看成是对真理所下的最精确的定义。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个命题首先表明了真理与错误区别的根本点。在一定的具体的历史的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就是真理,它不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不是错误。这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的在“非常有限的领域”、“狭窄的领域”里,真理和错误的对立具有绝对意义的看法是一致的。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个命题还表明,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符合,具有客观真理的意义,当然就具有真理的绝对性,正如列宁所指出:“承认客观的即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真理,也就是这样或那样地承认绝对真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  相似文献   

13.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引入认识论,并且经常使用的一对哲学范畴。但是,在最近一个时期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中,却出现一种“取消”论,认为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概念在认识论中没有独立的意义,而且容易引起误解和混乱,因此主张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摒弃相对真理、绝对真理的概念。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有必要对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理论价值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4.
真理中是否包含错误,这个六十年代哲学界争论的老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以稍微不同的形式提出来了。陈中立同志《论相对真理中包含错误因素》一文,明确提出在“相对真理”中,“一方面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另一方面,它又不能绝对地排除某些和客观事物本来面目不相符合的因素(错误因素)”。(见《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4期)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5.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来,理论工作者把二者的关系比作"长河"与"水滴"的关系.这是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这个比喻既与真理的本质不相符合又与人类认识的辩证过程不相符合.正确说明绝时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是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面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相对真理是否包含“错误因素”?应该怎样理解这种“错误因素”?关键在于弄清楚什么是相对真理,或者说什么是真理的相对性。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地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辩证唯物论认为,真理是客观的,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真理论的唯物论;承认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就是坚持真理论的辩证法。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  相似文献   

17.
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关系问题,自本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在我国哲学界断断续续地讨论了近40年,至今仍歧见纷呈,莫衷一是。争论的问题主要是:什么是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是否等同于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怎样理解“绝对真理是相对...  相似文献   

18.
绝对真理的引玉之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对真理的引玉之砖李继武一我在《总和绝对真理的虚妄与其真实性质》一文中(见《东岳论丛》1993年第4期),否定了目前盛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的“总和绝对真理”观。我否定了“总和绝对真理”,并不是否认有绝对真理,在绝对真理的含义上,笔者认为目前各种...  相似文献   

19.
对于绝对真理的不同思考问思真理是认识范畴。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对于这一范畴的认识精华,构成了如今的关于真理的一套理论。真理论中认为:“发展中的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提供了绝对真理”,①或者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②以及定义式说:“无数相对真理之...  相似文献   

20.
王永昌同志在《相对真理总和所构成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一文(见《国内哲学动态》1981年第二期)中认为,这种由“相对真理总和构成的绝对真理”之所以是不存在的,因为它“割裂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把虚无的东西当作实在的东西”,是“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绝对真理”,它必将导致人们怀疑和否定”它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