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阿诺德追求的文化是希伯来精神(宗教)和希腊精神(人文主义)的和谐统一,而不是一味提倡希腊人文精神而否定或贬低宗教;阿诺德所提倡的文化更是历史的、基于语境的、发展变化的和整体的。虽然阿诺德的文化观带有乌托邦色彩,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但他所提出的文化观实现途径——批评、宗教和国家教育却是文化建设离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高度重视佛教文化,他认为,佛教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不了解佛教,就不能真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他精读佛教经典,在他的鸿篇巨制中每每体现出佛教文化的精粹。他反对教条,主张变革,所以他高度评价禅宗六祖慧能。他赞赏佛家的慈悲为怀。从社会主义文化的多元化角度出发,毛泽东主张,尊重广大人民群众意愿,对宗教采取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4.
郑成林 《晋阳学刊》2012,(4):107-113
在盈利性目标的诱导下,中国近代银行家除了制定严格规范的管理规章,建构诚信稳健的经营机制,还采取诸多措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无论是服务社会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还是俭素为美的生活方式,虽然是中国近代银行家适应社会环境和追求利润的策略之举,但在提升银行业的竞争力的同时,也展现了其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些与开拓进取、稳健谨慎等一起形成了中国近代银行家独特的经营风格和企业家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近代银行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文化思想及其中国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广文 《河北学刊》2006,26(4):137-142
文化问题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关注对象.本文从三个方面梳理了马克思的文化思想:马克思对于人的实践活动的整体性与文化的人化本质的论述构成其文化形而上的基础层面,而关于普遍文化交往与世界文化形成的论述,以及对于中国文化的个案分析,又表达了马克思文化理念的现实观照.  相似文献   

6.
7.
8.
孙中山的东西文化观,是西方以物质文化至上的强权霸道文化与东方以伦理道德至上的德行王道文化相互对立的文化观。在空间上,是指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和以中国、日本为中心的东方。在时间上,早期以学习西方科学和民主为主旨,中期以学习日本经验为要务,晚期以弘扬中国王道文化为重任。在文化选择上,坚持以中国革命和中国发展为原则,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价值取向上,认为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东方文化,才是民族走向独立,国家走向富强,世界走向和平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9.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及其发展文化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始于60年代的西方政治发展研究,有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和现实的政治原因,其最大弊病在于试图寻找一种普遍发展模式。亨廷顿是西方政治发展研究方面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其政治发展目标体系包括政治一体化、政治制度化、政治民主化。在政治制度化与政治民主化、经济变革与政治变革的关系上,亨氏的理论比早期政治发展理论更具现实性。他的发展文化观,从文化的角度研究政治发展,坚持因国而异、具体分析,最终指出了现代化与西化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罗佳 《学术研究》2023,(11):39-46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的观念,事实上就是他们对于人们的生存境遇、人类未来的发展境况以及人类自我意识的一种文明判断。这样的文化观是基于对人的生存状态的现实考察,从而呈现出“决定性”与“能动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坚持守正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相似文献   

11.
12.
黎庶昌的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黎庶昌(1837—1897年),字莼斋,贵州遵义人。近代中国适逢异质的西方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渗透之时,各阶层人士对于西方文化的感受不同,反应也有一定的差别。黎庶昌是晚清时期被清政府派出的五十多位出使大臣之一,我们从研究中发现,他的外交生涯对他的文化观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就一个外交官的文化观的变化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3.
聂友军 《天府新论》2009,(1):148-153
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是相对的、广泛的;差异是本质的、深刻的.以博学与睿智著称的钱钟书秉承不隔的中外文化观;提出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储备、恢宏的视野与纯正的比较理念基础之上的打通;对种种偏颇保守观念反思后提出不囿于中西町畦,超越了体用之辩的文化会通路径;倡导对话,以期达致异质文化互动中的并存.钱钟书的动态、多元、开放的文化观为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通和文化转型提供了颇具借鉴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文化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文化作为后工业社会人类拥有的一种生存状态、精神样式和美学实践,其目的、性质、对象、形式、内容、功能和价值都发生“哥白尼式”变化。一种健全的、非祛魅的、更多尊严和更多自主性的文化将是非异化的、人道的、自由的、多元的、反本质主义的、非决定论的多种文化形式的混合体。特别是第四世界文化将日益超越政治、国家、阶级、种族、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真正实现自在和自为的统一;构建高质量的人文生态,塑造完整人性。  相似文献   

15.
风水实践与客家传统社会的结构与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考察风水实践与客家传统社会的结构与运作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分析阐述客家地区的风水观念与表征及其与客家社会的关系。大量的文献材料和田野调查表明:在传统客家社会,风水实践与客家人争夺生存资源、文化资源以及经济利益密切相关。风水实践建构起客家传统社会结构,并影响着它的具体运作和发展,折射出客家人的生存伦理思想和社会特质。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风水艺术源远流长,作为历史上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作为现代社会中仍然顽强地存在的一种现象,我们没有理由让它长期关在学术的大门之外.学术领域无禁区,只要你带着客观、科学、求实的态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风水这门古老的学说.就会回到学术的殿堂上来.风水术实质上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伦理学、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各个学科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为此,本文拟从地理学的角度,探究一下风水这一中国独特的文化理象中所蕴含的有价值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胡适是近现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位启蒙大师.他在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考据学等方面都有超二三流专家的造诣,堪称人文科学领域的通才.  相似文献   

18.
《浙江社会科学》2020,(4):122-127+159
本文简述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伊格尔顿在其有关文化的若干专著中对这一观念的意义和历史所做的出色分析。在汉语中谈论西方作者在自己语言中所讨论的文化观念,我们需要对所谓文化差异予以充分注意,因为现代汉语中我们所熟悉的"文化"一词其实已经是英语"culture"(或法语culture、德语Kultur)一词的翻译。伊格尔顿对"文化"这一观念的分析首先是对其所包含的一系列二元对立的解构,从人们所习惯的文化与自然的对立开始。在转而分析这一观念的历史时,伊格尔顿描述了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文化"如何从"文明"的同义词转变为反义词。在十九世纪,"文化"一词最终成为"对早期工业资本主义的浪漫主义的、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的名称"。本文最后的部分提示了阅读伊格尔顿的文化论述对于我们思考自身的文化问题的可能启发。  相似文献   

19.
1841—1843年是马克思文化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1841年的《博士论文》表达了他用"自我意识"原则改造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文化努力;《莱茵报》时期"物质利益的难事"逐渐松动了他原有的理性主义文化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对黑格尔理性决定论进行了矫正,为文化唯物论根本立场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史可以说是先进的中国人对中西文化省察的历史。思想界的每一次振荡,无不关切到现实的社会生活如何对待传统与西方文化的态度,文化的价值取向,一直是人们论争的热点。“在‘五四’以前,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之争,西学与中学之争,都带有这种性质。”于是,中体西用,全盘西化,中国文化本位论,西体中用,儒学复兴等等各种文化纲领纷纷出笼。虽然这些方案各自都含有某些可取的因素,但它们又因着各自所代表的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对历史和现实的,中国和外国的种种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作出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