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青马工程"长效机制是个综合机制链,理论学习机制、实践锻炼机制、文化育人机制、跟踪培养机制、激励促进机制、评估考核机制和保障落实机制等具体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其基本框架。在实践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好各项具体机制,探索出一条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推进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高校实施的“青马工程”与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工作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阐述加强“青马工程”与学生党建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基础上,对关联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通过建立党团联动机制、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发挥党建工作优势、使用支部工作模式等四个方面完善“青马工程”的培养路径、促进“青马工程”深入推进、提升“青马工程”群体质量、推进“青马工程”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3.
"青马工程"是培养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高校承担着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职责,要充分把握"青马工程"的内在要求,充分发挥自身育人优势,进一步突出培养对象的代表性,增强培养体系的系统性,提高培养方式的创新性,从根本上提升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高校“青马工程”持续、规范、有效地开展,需要构建“科学选拔—系统培训—动态管理—全面考核—择优推介—服务保障”为一体的长效机制,而其中的系统培训则是关键因素.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从培训目标、培训原则、培训体系、培训保障等四个环节予以设定和把握,保证培养出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实施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契合性和关联性,这为其担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使命提供了逻辑与现实的可能以及操作与实践的依据。通过构建高校"青马工程"的理论武装、专题培训、文化熏陶、网络传播与实践砥砺体系等路径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6.
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也直接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肇庆学院推进“砚园青马”实践导师制,以贯彻落实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理论、“三全”育人理念和深化创新高校“砚园青马”为依据,以实践导师制为基本形式,充分发挥机关党员及青年骨干教师的作用,在“青马工程”的培养理念、培养方式、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培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并取得一定成效,为地方高校构建“青马工程”长效培养机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探索了一条具有科学性和实操性的可供参考借鉴之路。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对学生骨干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合理的学生骨干选拔机制,包括严格选拔标准,精心选好培养对象;拓宽选拔渠道,培养对象重心下移,吸纳传统意义上和新兴的各类学生组织骨干。二是精心设计科学的培养方案,包括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明确培训原则,如一般规律与特殊要求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阶段培养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考核机制相结合等原则;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总的培养方案有确定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原则、培养对象等,具体的短期培训方案有确定活动主题、培训对象、培训方式、活动时间、活动地点、鉴定考核等。  相似文献   

8.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是国家发展和青年成长的必然要求,只有认清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的必然性,准确把握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的具体路径,坚持其实施的基本原则,才能不断提升该工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是冯契“智慧”学说的核心内容。“两化”理论运用于“青马工程”的铸魂教育,是增强青年思想教育的时代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从理论逻辑来看,“两化”理论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提供本体论指导;从认识逻辑来看,“两化”理论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提供从“无知”到“知”、转识成智的路径参照;从方法逻辑来看,“两化”理论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提供方法论指导;从价值逻辑来看,“两化”理论最终指向的自由人格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提供了终极价值遵循。  相似文献   

10.
11.
文化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对于国家发展意义重大,是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的重点对象。“青马工程”是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也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培育的主要路径,在培育过程中,要坚持系统思维,深化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重视群体实际,精准文化自信培育的方式;运用认知理论,建构文化自信培育的进程,从而推动青年大学生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骨干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提出了新的大学生骨干培养范畴、目标和要求,为大学生骨干培养注入了新的内涵.本文从"青马工程"实施背景下大学生骨干培养的瓶颈分析出发,提出了"青马工程"实施背景下大学生骨干培养的定位、课程化路径、非课程化路径以及系统保障.  相似文献   

13.
青马工程是一个热点问题。由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阈限不明晰,制约了研究的深入,影响了实践的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指精通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活学活用并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紧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秀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青马工程是赋予是优秀青年特别的科学的信仰品质的问题。所以,不可笼统地把全部优良品质与能力素质训练都纳入到青马工程之中。  相似文献   

14.
“青年话”是一种基于党的理论话语,适应青年时代背景、认知特点及语义习惯,能有效引导青年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的青年化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包括了话语内容、话语范式、话语表达等范畴,体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话语地位,是党的理论教育实现青年化价值回归的一种优化路径。基于其时代性、参与性、叙事性的三重特征,在“青马工程”教育实践中优化党的理论教育青年化路径(即“青年话”的建构)可从三方面着手:话语内容从“固化”转为“活化”,话语范式从“独话”转为“对话”,话语表达从“说理”转为“叙事”,以提升党的理论教育的效能。  相似文献   

15.
高校理论型学生社团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以下简称"青马者")组织形式上的重要载体。在运用深度访谈法对20名理论型学生社团干部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分析出当今高校理论型学生社团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过程中的利弊得失。通过扩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覆盖面、完善社团的管理体系以及与青年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的路径发挥当今理论型学生社团对青马者培养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青马工程"是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结合"青马工程"的课程设置相对灵活、实践性较强、交互性好、课时弹性大的特点,基于认知—认同—自信生成逻辑及实践—理论—实践认知路径的唯物辩证原理,通过活动体验法,遵循正面取向、尊重学生、适度引导的教育原则,合理制定培育过程,灵活多样地采取活动实践、交互联动、互联网+等多元路径,充分发挥"青马工程"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独特作用,构建活动体验、多元化育实践模式,坚定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高校在实施和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过程中,面临实践机会少且形式缺乏创新、实践内容不能有效激发学员热情、实践过程中学员不愿主动思考等关于实践方面的问题。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对进一步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效率和质量具有指导性意义。结合武汉科技大学"青马扶贫讲习云服务"实践项目的成功经验,提出调整实践内容、突出实践导向、拓展实践路径、明确实践目的等针对实践的措施,助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效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9.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对大学生骨干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从"青马工程"实施背景下大学生骨干的现状出发,结合分析培训目标,提出了大学生骨干培训的机制建设和模块内容设计。  相似文献   

20.
在青马工程视阈内探究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浙江省内部分高校在推进青马工程的过程中有成效,也有不足。从青马工程推进的时代要求和团中央对学生骨干的培养要求来看,高校在学生干部的理论培养内容上、形式上、氛围上以及制度保障上还显不足。通过大力扶持理论社团、开展学生干部挂职锻炼、课题申报制度、改进传统学生干部培养的内容和方法等途径,能有效培养高校学生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