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导刊》2012,(14):42-42
德国“乐龄合作社”为养老未雨绸缪 在德国,进入“专业护理老人院”是老人们最普遍的一种选择。这些养老院拥有世界一流的硬件设备和人员管理方式。不过近年来,德国兴起了一种名为“老年之家”的互助养老方式。一些害怕孤独又不愿意去养老院的老人自发组建自己的小天地,在“老年之家”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互相帮助,  相似文献   

2.
调查显示,有九成老年人希望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与家人一同生活。针对这一特点,采取“养老不离家、服务送上门”式的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埋单重点为“三无”、低保老人、独居高龄困难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支持。一是通过医疗网点,建立家庭病床,实现小病送医上门的便捷服务;二是为“三无”、低保老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温馨服务,使老人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养老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老年人口逐年增多,老年人失能风险随年龄增大不断加重,受家庭养老思想影响,很多老人把居家养老作为养老最好的选择,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扩大。因此,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需要研究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目前,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生活服务中适老服务资源少、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与服务对象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对此,本研究对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养老机构是指为老年人提供住养、生活护理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如老年社会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老年人服务中心等机构。在美国,根据养老机构的不同功能将其分成三类:第一类为技术护理照顾型养老机构,主要收养需要24小时精心医疗照顾但又不需要医院所提供的经常性医疗服务的老人;第二类为中级护理照顾型养老机构,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导刊》2013,(11):17-17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在2013年全国政协的提案中称,面对千万失能老人和独子养老的局面,社区养老势在必行。社区养老,既能提供上门护理、日间照料、社区托老、志愿者互助等多种服务,也让老人们在熟悉的社区环境里能找到安全感、归属感和亲切感。面对少子老龄化、老年空巢化、空巢失能化的趋势,未来我国对社区养老的需求将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近几年来,随着“空巢”老人现象的日趋严重,生活需要照顾的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越来越多,养老问题已逐渐成为令社会担忧并且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社会难题。在国家养老服务机构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社会上应运而生出由社会团体及个人开办的社会养老机构。然而,一方面国家养老机构无法满足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又无法顺畅运作,甚至处于艰难维持的状态。既然社会迫切需要社会办养老机构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办养老机构又为什么得不到健康发展,甚至难以维持?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近期对我市社会办养老机构的现状及经营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据悉,广西柳州市政府计划投入近10亿元,力争到2015年全市拥有社会养老床位总数达到15000张,养老床位总数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创建“9073”数字养老模式。其中占最大比例(90%)的居家养老的老人多为健康老人,针对这部分老人,柳州市目前已配套建成100个居家养老服务点,到2015年要完成204个。为此还配套依托民政部12349专属老年服务热线,共同建设柳州市社区服务公益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导刊》2012,(5):44-44
作为浙江省舟山市养老服务需求评估试点区,定海区于2011年6月开始对全区60周岁(含)以上且户籍与居住地均在本区的老人开展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此次评估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59910名老人中,与配偶同住的最多,占52.5%,其次是与子女或亲友同住,占37.1%,10.4%老年人为独居老人和入住机构养老的老人;  相似文献   

9.
“一方面我国养老需求日益增大,另一方面传统家庭养老无法承受,再加上机构养老难当重任。我们的老人该去哪里养老?”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副主委、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张恩迪日前接受本刊特约记者采访时呼吁,尽快建立一支职业化社区家政助老员队伍,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业化的居家照料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提案和议论的话题,其中有不少的是“关注老年人”问题,特别是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并举行记者招待会,请政协委员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接受中外记者的采访;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专栏“两会”特别节目策划的“春天的问候”节目,话题提得最多的也都是“关注老年人”问题,代表、委员们为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百姓生活,社会和谐的大事。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老年人口的高龄化发展,失能失智老人的规模和比例也随之上升。到失能失智阶段,很多老者的养老离不开医疗和护理,目前来看,大概有住院式、社区式和居家式三种“医养护理模式”服务于需要护理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2.
在人口老龄化时代,与日俱增的老年照护负担成为全球性挑战。如何整合科技进步来满足许多老龄化社会面临的迫切养老需求,是一项紧迫课题。将科技应用于养老服务领域,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引擎,减缓照护需求冲击,促进健康老龄化,缓解养老服务人才短缺,但也可能拉大社会差距、加深社会排斥,甚至引发伦理危机。作为一种全新的跨学科方法,“社会科技”运用于养老服务旨在促进新兴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养老服务,整合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以改善老年照护质量。其核心主张包括:积极推动“以人为本”的科技进步;促进跨学科对话;加强跨领域、跨部门合作;建立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共享性、促进公平正义、增进社会融合;弥合地方特色与复制推广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毕璐 《现代妇女》2014,(7):242-242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中国经济发展腾飞与改革深化的标志;是老百姓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与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硕果的标志。但是,在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的同时,老龄化也带来了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伴随社会的发展,当老龄化遭遇“空巢”现象时,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便凸现出来。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在我国养老服务相对来说很不完善的西部地区:这里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医疗卫生条件也非常差,文化生活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并且保障基数低,再加上子女不在身边等等不利养老的情况下,状态堪忧,值得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沧浪区成功打造了一个“围墙是虚拟的、养老是实在的、运作是科学的、服务是优质的”,且能够覆盖全区老人需求的新型养老机构——“邻里情虚拟养老院”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户籍人口22.6%。近年来,沧浪区以“9064”养老格局为目标(即让90%的老人享受居家养老,6%的老人享受社区养老,4%的老人享受机构养老),加大政府投入和引导,广泛引入社会力量,积极打造10分钟养老服务圈。初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涵盖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内容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罗唐进 《当代老年》2014,(12):15-15
时下,随着城镇化和人口流动的加快,子女在异地工作的越来越多;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高龄老人、孤病残弱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传统的家庭养老已显得独木难支,迫切需要政府的重视与努力,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来解决养老问题。于是,由政府“埋单”的“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为高龄、孤病老弱特别是“空巢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6.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这句朴实语言稍许道出了我们这个社会对于“老”的关注。老年、;老龄、养老,这些语词已经成为这个“老龄化时代”经常见诸报端的关键词汇——老冉冉之将至,老龄社会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17.
清埙 《当代老年》2006,(5):14-15
当前,比之于敬老院、老人公社等集中式的养老模式而言,散在式居家“虚拟”敬老院养老费用更低廉,并且更利于老人在精神上的养护。  相似文献   

18.
近年,一些省市提出了建设“9075”养老服务体系的说法,“9073”是指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社区日间照料、5%机构养老的养老模式。细究之余,却发现这两个说法定位不清,方向不明,可能产生误导,在根本上是因为我们对居家养老、社区助老和机构养老三者的关系存在误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导刊》2009,(11):51-51
日本的养老护理服务总的可以归纳成“在宅服务”和“设施服务(即在养老机构接受全方位的服务,并在那里安享晚年)”。日本政府更为鼓励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所谓“在宅服务”,并为之提供了非常全面的服务,如家庭护理员上门对卧床老人进行包括身体护理、家务以及生活咨询服务;定期早晚用车接送老人到设在养老院里的或单独设立的“日托护理中心”,对他们进行包括入浴、用餐、日常生活训练、生活指导等各种服务;把老人暂时送到养老院等机构接受短期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10月24日,江西省瑞金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举行隆重的开业庆典,中心的呼叫热线2521000正式启用。 瑞金市是赣州市所辖的县级市,老年人口达到8.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2.21%。瑞金市在不断强化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功能的同时,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让那些进不了机构养老的困难老人和不愿意离开家庭的老人依托社区实现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