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数字     
《职业》2010,(12):12-12
8000亿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说,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度。按照现行规定,企业和职工分别按工资总额的20%和8%交纳养老金,分别建立社会养老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由于现行这套养老保险制度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才建立起来的,社会统筹账户资金不足,为了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就占用了个人账户资金。  相似文献   

2.
李雪  陈元刚 《科学发展》2010,(12):71-84
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在目前各区域差异明显和业已形成的地方利已主义行为,已严重阻碍了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高。本文针对各区域间差距的情况,设计出基本养老金计发方案,以减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的障碍与阻力;针对各主体利益行为,设计出“统帐全分,分开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模式,以划清中央与地方的权利与责任范围;针对各种方案实施阻力大小,给出最优方案选择。以期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尽快实现全国统筹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数字     
《职业》2010,(34)
8000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说,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度。按照现行规定,企业和职工分别按工资总额的20%和8%交纳养老金,分别建立社会养老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由于现行这套养老保险制度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才建立起来的,社会统筹账户资金不足,为了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就占用了个人账户资金。今后,随  相似文献   

4.
1.引言 90年代初以来,中国致力于建立以公共支柱为主体的多支柱体系,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为现收现付制(陈建奇,2006)。国际上也认为1999年以后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仅有第一支柱(NDC)。  相似文献   

5.
在2008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5处应该与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相关。一处是“要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重点扩大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另一处是“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加快省级统筹步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养老保险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模式的弊端,为解决城市60岁以上没有参加养老保险人群的养老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投保资助”与“国家统筹”相结合的改革选择,这种“混合体制”有助于解决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7.
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我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但不同地区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济水平、人口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以及业已形成的地方利己主义行为,严重阻碍了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现。通过对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障碍进行研究,得出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区域差距和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职责,有利于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李雪 《科学发展》2012,(5):81-91
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存在层次上的区域障碍,不同地区在经济水平、基本养老保险历史债务和现状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严重制约着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高,因此,适当降低地区间收入再分配的幅度,需要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进行较长时期分步调节,以实现较小幅度的收入转移代价,这将有利于减小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现的阻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一套基本适合国情的养老保险模式。即按照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由财政和社会保障部门统筹管理。在养老金核算和会计处理的实践中,笔者有些个人的观点愿现提出来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2006,(3):50-51
问:听说从2006年1月1日起,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缴费比例由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纳入个人账户。这样调整会不会影响退休后的待遇?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调整?谢子安等读者答:调整前,我国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是,单位缴费原则上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额为工资的8%,个人缴费额的8%全部纳入个人账户,单位20%的缴费中拿出3%纳入个人账户,这样个人账户的缴费总额为11%。调整后,原来企业缴入个人账户的3%不再纳入个人账户,而纳入社会统筹部分。很多人担心个人账户缴费额减少后,会相应减少退休后的待遇,这种担心是…  相似文献   

11.
袁仕友 《老年人》2010,(2):49-49
国务院决定,《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在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同时,还转移部分单位缴费;参保人员在各地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对农民工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12.
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是这一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多年来的主张。因为只有实现全国统筹.才能真正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并增进这一制度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其实,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基本养老金的基础部分全国统筹”,此后党中央的多次决议与中央政府的多份重要文献都再三明确提出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老人世界》2013,(8):60-60
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已经实现了制度上的全覆盖,但不同人群待遇差别较大。这种差别是如何形成的,怎样才能弥合?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从1985年起(少数地区从1984年起),各地纷纷开展了重建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制度的试点。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在全国建立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制度。由此,逐步形成了养老金的“双轨制”。  相似文献   

14.
《老年世界》2008,(14):25-2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公布的2007年全国社会保险情况表明: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上海、福建、重庆、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3个省区市实现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同时,河南、湖南、江西、西藏4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办法。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2006,(4):50-51
针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个人账户没有做实、计发办法不尽合理、覆盖范围不够广泛等问题,国务院于2005年12月3日下发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现将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济萍 《职业》2011,(30):127-128
兵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1986年起经过20多年的运行和发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师级统筹发展到兵团级统筹,其中缴费基数直接关系着企业及个人的切身利益。由于劳动制度改革和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不断深入,企业用工形式多样化,职工收入形式多样化,给缴费基数确认的准确性、真实性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导致在征缴管理上存在着少缴、漏缴基本养老保险金现象。主要表现在缴费基数申报不实上。  相似文献   

17.
经过两次审议后,《社会保险法(草案)》主要争议焦点集中在如何提高统筹层次、养老保险的接续转移以及社保基金监管三方面。而这三方面问题则与各方利益存在争议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8.
《当代老年》2006,(1):7-8
2005年l2月14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规模将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  相似文献   

19.
梁健 《现代妇女》2014,(4):39-42
本文以甘肃省武威市L区为例论述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面临的风险问题,分析各种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其中,做实"空账"是解决制度风险的主要措施,同时,通过扩大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等多方面努力,把制度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在肯定个人账户制度优越性的同时,应保持风险意识;通过加快社会保障立法、理顺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保障经办机构自身的建设等方面,在宏观和微观上不断完善个人账户管理,以最大限度规避风险,充分发挥个人账户制度在养老中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中涉及的相关材料,是人事档案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事档案工作应该能为养老保险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但是由于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存在诸多问题,给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利用工作带来困难。在养老保险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发挥好人事档案的数据支撑作用,是人事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