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指出,“坚持专业引领、融合发展”,“逐步用专业社会工作理念丰富社区工作理念,用专业社会工作制度创新社区管理服务制度,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实现社会工作与社区建设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多领域的融合发展。”社区建设是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近年来一些地方加快社会治理创新及社会建设步伐,开展公益创投活动,发动社会组织申报并实施公益项目。  相似文献   

2.
上海浦东社会工作实践的探索已走过十余年,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大陆专业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作为行业组织的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在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社会工作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专业社工机构的孵化建设和实务拓展以及职业标准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浦东新区于上个世纪90年代率先开展专业社会工作实务试验,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专业社会工作实务发展之路。光阴荏苒,转瞬20年。专业社会工作实务应社会之需,已有喜人的发展,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专业社工较快增加,服务型社会组织逐渐增多。回眸走来的足迹,不乏深深印记。  相似文献   

4.
医疗服务的“社会工作化改造” 所谓“社会工作化改造”,就是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专业方法和专业服务对原来传统政府工作模式予以改革、发展、创新和提高的过程和所有活动,改造的社会性结果是将以往政府“行政管理主导”的社会服务模式升级为‘专业化社会服务主导”的社会服务模式。实质上,社会工作化改造的精髓是,当前推行的社会工作制度并不是现有政府工作以外的新东西或“入侵者”,  相似文献   

5.
学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领域之一,一方面需要在工作中运用社会工作通用的专业理论、价值观、工作技巧和方法;另一方面,由于在“次级工作环境”(SecondarySetting)开展工作,学校社工又需要以校为本,在工作制度、服务取向及手法上结合学校系统的特性,开展相应切合而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在各方推动下,我国社会工作有了较快发展。这表现为政府和社会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有所增加,一些地区积极招聘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在一些相关群体中,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热情也在提高。但是,与社会的现实需要和我国社会发展的总要求相比,现在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相对缓慢,还存在一些障碍,还有一些政策和制度上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这需要各相关部门站在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社会工作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7年以来,深圳大力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坚持“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牢牢把握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初步构建起具有深圳特点的现代社会工作体系。目前全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到45家,专业社会工作者达到1500多人,社会工作实务有效开展,服务质量良好,社会认同迅速增强。但深圳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社会认同和支持仍然不足,服务场地设施缺乏,资源保障尚待加强,社会工作服务评估监管力度不够,等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导刊》2011,(3):F0002-F0002
崔乃夫民政部原部长.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创办者和第一任会长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依据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形势.提出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服务和社区建设体制的构想,指出社会工作为落实社会保障和加强社会管理的配套性专业服务,应该作为一种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在他的推动下.民政部与北京大学联合开办了我国第一个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班;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1991年成立了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并亲任会长,为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 《中国社会导刊》2012,(34):21-22
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下称绿耕)是目前广东省唯一一家省级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绿耕的前身是中山大学一香港理工大学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自2001年起,绿耕分别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及四川映秀等乡村开展农村社会工作,工作团队主要由云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师生,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督导、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师生组成,至今已经深耕乡村11年,成为我国内地开展城乡社区工作和农村社会工作时间最长的社工机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导刊》2011,(32):15-17
现代社会工作在我国是新生事物,20世纪初传入我国,开始专业教育并有零星实践。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工作发展一度中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服务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现代社会服务与管理的任务日益繁重,为迫切需要充实和加强专业力量。为适应这种需求,1988年,北京大学恢复设立社会工专业,以专业教育为引领,带动实务探索。为深入推进社会工作实践,建设我国社会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11.
应该说,21世纪初期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时期。2008年以来,相关政府部门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建设的角度出发,颁布了一系列文件,鼓励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工作者合作兴办社会工作实务专业机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工作者积极响应相关政府部门的号召,成立了如“社会工作师事务所”、“社会工作评估”等一系列实务机构,形成了社会工作高等教育中的社会工作教育的“机构化”趋向。这些机构大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政府密切合作,在相关社会工作实务部门展开了系列服务活动,积极推进了我国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导刊》2012,(33):13-17
20年,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社会工作而言.不是一段短暂的时光。在内地.能用20年时间去度量社会工作发展的城市只有一个———上海。1993年.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探索之路正式开启。把专业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导入民政领域、公共政策和社会服务领域应该是上海的一项重要贡献。多年来.上海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安置帮教、禁毒戒毒、信访维稳、应急处置等领域开展社工服务。社会工作与传统工作得以共生共进。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过程中,在讨论社会工作本土化和本土社会工作问题时,自然会遇到社会工作与群众工作的关系问题。笔者曾经说过,在我国对社会工作有三种理解:除了专业社会工作外,还有本职工作之外不取报酬、只做服务的普通社会工作,和在工作岗位上从事为社会成员或单位成员服务的行政性、非专业社会工作。后两种社会工作都与群众工作有着某些关系。怎样看待社会工作与群众工作之间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浦东新区在紧锣密鼓地迎接世博会、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的日子,迎来了新区社会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十周年。 十年来,浦东新区专业社会工作从起步到较快发展,涌现了一批专业人才,逐步建立起专业社会工作机构,配套各项专业社会工作制度,专业社工服务拓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得到相当广泛的认同和欢迎。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导刊》2014,(27):28-29
2012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团委注册成立内蒙古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为全区首家专业服务青少年的民非组织。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青少年专业社会工作具有相当难度,通过近两年的摸索,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1.提供专业人才保障和坚持专业服务方向。中心依托内蒙古自治区团校的专业力量开展服务,保证了服务的专业方向和成效。  相似文献   

16.
娄闻煜  杨超 《公关世界》2023,(17):105-107
社会工作是一门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专业的方式方法,协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摆脱困境,更好地适应并参与社会生活,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的专业。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处于弱势地位,社会认可度较低,这与我国的文化性质密切关联。从文化性质的视角反思社会工作专业地位,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了东西方社会的社会工作文化性质,阐释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属于弱势文化的原因,指出重视制度和技术、持久性地改造我国的弱势文化性质,并建立起一套属于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改善我国社会工作的教育现状,重点拓展其在强势文化领域内的空间,以此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政府购买服务不是新课题、新实践,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在我国却是一种新实践、新探索,是国家力图建构的一种新制度。它之所以新,与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迟到的承认有关,与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滞后发展有关。因为它新,便决定了我们在推进社会工作服务制度建构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为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服务提供了契机。养老服务方式发展的现状迫切需要社会工作服务方式,将养老服务理念创新和工作方法创新与社会工作融合,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开展养老服务,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社会工作跨区域服务的一个尝试。上海社工服务团无论是在提供直接服务还是在社会行政方面,都较好地体现了社会工作整合资源的专业技术特征。上海社工服务团在都江堰市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期间,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开发为平台,以资源整合为手段,其快捷有效的“政社合作”机制为社会工作的及时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多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号召,发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