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康复者家属也需要关注 目前,广州市的精神康复者以接受社区照顾为主,但照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长期的家庭照顾工作往往让照顾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并且让他们不得不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照顾者与康复者一样,也是弱势社群。成立已经10年的广州利康家属资源中心(以下简称利康),就是一家专门为精神康复者的照顾者(家属)提供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2.
失业、生活压力让她不堪重负 深圳市南山区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刚成立不久的时候,将困难家庭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我的探访对象是失业人员。为了了解探访对象的再就业心态,我根据社区提供的失业人员资料,  相似文献   

3.
首先,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于失能老人,除了家人应成为其重要的支持者外,还要充分利用亲友和社区的网络。由于不便于离开家参加社区活动,亲友及社区邻居应加强探访,上门或者电话联系都是有效的支持。对于家人来说,可以多和老人谈一下周边发生的事情,说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而不局限于问“今天感觉怎样?”“哪里不舒服?”之类话题。家人还应充分接纳和理解老人的心理感受,失能老人躯体是痛的,内心也是苦的,  相似文献   

4.
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价值理念、伦理与技巧,为精神疾患康复者的心理疏导、价值观与社会网络的重建、社会功能的恢复提供了不同于单纯医院治疗的服务新模式.然而,在现实的服务过程中,由于情境的复杂性、问题的多样性以及社会工作者价值判断和伦理决定的差异性等原因,介入精神疾患康复者的服务难以回避各种伦理困境,这给服务目标的实现和社工社会价值的发挥造成了困扰.本文意在梳理社会工作介入精神疾患康复者过程中面临的具有代表性的伦理困境,并试图寻找到走出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每当有人问我:“心翼会所怎样帮助精神病康复者(会员)恢复自信、重归社会?”我的眼前便浮现出一张张快乐、自信的笑脸,而在我的记忆中,这些脸上曾经流露的却都是忧伤、不自信。  相似文献   

6.
职业康复     
《中国社会导刊》2012,(31):F0002-F0002
10月26日,北京回龙观医院职业康复工厂内,一名精神康复者正在工作。 作为北京市市级层面的精神疾病患者职业康复中心,北京回龙观医院在该中心内设有流动图书馆、小卖部、职业康复工厂、职业康复农疗基地和社区职业康复工疗站5个工作环境。其中,职业康复工厂依托北京市卫生局洗涤中心的环境和技术优势,为患者提供分拣、熨烫、缝补、整理被服的工作;农疗基地为患者提供以种植为主的康复训练项目,从而帮助患者从职业康复项目中受益,使其工作技能和社会功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7.
《安家》2014,(8):154-155
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当你经过一天的疲惫工作后,你需要一个让你身心放松的惬意空间。如果家是承载现代人身体与精神休憩的温馨居所,那么社区就是一个包容许多家庭温暖的大港湾。让生活在同一个社区里的人都感到快乐,是快乐社区的基本要求,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很难,因为这不仅需要强大的产品硬件支持,更需要细致体贴的服务配合。在这方面,早安北京就是一个完美的典范,近日记者探访了这个150万平米的快乐社区,下面就从6个方面为大家揭秘早安北京的快乐绝招吧。  相似文献   

8.
精神病康复者日间训练日心,顾名思义,是以精和病康复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提供日间的训练服务。该模式不同于中国大陆以往惯用的工疗站的运作方式,它主要是提供一个日间活动的环境,让精神病康复者有机会参加不同种类的活动,以满足其社交、康乐、康复及其他发展的需要。广州利康家属资源中心(下面简称“利康中心”)就是一家能够提供这种专业服务的机构,除此之外,机构的家属资源中心服务及社区精神健康支援服务也是两块重要的服务内容。在成立之始,在香港利民会的技术支援下,利康中心就已经开始运用社会工作的手法开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老人世界》2011,(6):57-57
唐山市丰南区新华社区现辖17个生活小区,有居民1846户,共4175人,其中离退休干部198名。近年来,该社区以“构建和谐社区”为主线,在离退休干部“四就近”工作中全面推行“四四制”,即开展四项活动、落实四项措施、服务四个上门、运行四个到位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现实生活中,非专业人士往往误将“在社区的社会工作”称为“社区工作”。其实,两者只是“疑同概念”,内涵存在区别。由于两者都包含“社区”概念,因此,有必要首先对“社区”内涵有所领悟。  相似文献   

11.
“一跷腿,一打电话,一敲电脑,好像社区里的基本信息都知道,可却不知道居民心里想什么。”说起当下的社工工作状态,已有18年社区工作经验的王凤玲多少有些无奈。在王凤玲看来,做社区工作就应该和居民面对面,了解群众的基本情况和真实需求才是社工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2.
到达灾区的几个安置点后,我们很受感动,看到国家、政府不仅救灾工作落实得及时,而且在关怀照顾受灾朋友方面也做得很好。我们探访当地的灾民,了解一些情况后,我衷心敬佩他们的能力,这个大灾难对他们的创伤是非常大的,但是他们都能勇敢面对。还有很多盲人,他们也有很多的期待,期待他们的亲人受伤了可以复原,期待可以找到他们的亲人,期待他们可以回家。作为社工,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什么呢?我想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需要,必须寻求其他资源来配合我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从过去在农村、灾区工作到现在身处城市社区,从事社区工作的经验告诉我,社工需要时刻保持敏感。社工的敏感是能够从专业的角度意识和发现社区内发生的事情对工作的影响。若要对社工的敏感进行分类,我认为可以分为对细节的敏感和对文化的敏感,做到这两类敏感是确保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在工作中的两次经历让我对这两类敏感的重要性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社区工作,发现有些社区在退休人员精神文化服务方面工作做得不到位,社区很少为退休老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是退休人员精神文化服务工作没有被列入街道对社区工作的目标考核,社区没有这方面工作的压力。其次,虽然所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每年都将退休人员的文体活动经费直接拨付给了社区,但不少社区都将这部分经费作了“截留”,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最早的社区工作是在城市里首先开展起来的,葛学溥建立的“沪东公社”具备了社区工作的雏形,后面要介绍的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也是早期城市社区工作的典型。但是,真正产生了广泛影响的社区工作是晏阳初主持的平民教育运动,它甚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合国倡导的“社区发展计划”的精神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深圳的一些社区,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的身影:他们每天上门走访家庭,按居民需求提供心理健康、压力调适等辅导。他们是深圳市妇联“阳光系列”项目购买的专业社工。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2014,(7)
正"自从有了家庭医生,我的健康就有了保障。"长沙市雨花区东塘街道名源社区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的常娭毑见到记者时如是说。2013年8月,常娭毑等5户老弱病困家庭与社区家庭医生结对,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通过电话预约,家庭医生都能及时上门为居民服务。过去,家庭医生只有有钱有地位的人才能拥有。而今我  相似文献   

18.
香港有30万多慢性病患者及20多万残疾人,还有65万老年人.按全港160万家庭来计算,大约三分之二的家庭可能有需要照顾的老人、慢性病患者或残疾人.如何有效地照顾这些社区人士是政府及有关社团的一个重要课题.一、香港的社区康复在香港,社区康复指的是在社区内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弱智人士、慢性病患者以及伤残人士(简称老弱病残人士)提供必要的综合性服务,使他们能够按照各人的状态,充分发挥其体力、智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香港政府,1977).社区康复强调将服务送到康复者家中,通过康复者本身、家庭成员、邻里、以及整个社区的参与,为有需要的康复者提供康复服务.社区复康中特别强调教育社区内人士及其家人对伤残人士的接纳,并且刻意创造机会让他们重新回到社区中去.目前,香港的社区康复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社康护理、社区康复中心、职业训练中心、庇护工场、社区教育、社交与康乐活动、社区设施(如道路与房屋配合).政策保护等.  相似文献   

19.
虽然从事社区工作已经四年多了,但我发现仍然需要不断地充电。广州、深圳等地的社会工作开展较早,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工作模式,总结了很多实用的经验。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我可以“南学北用”,将好的理论和经验联系到自身社区的实际,创新出一条适应本社区的道路,同时也避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20.
2007年秋天,我来到英国诺丁汉郡。一天,我陪亲戚去他所居住的克利福顿镇社区医疗中心检查,正好遇到社会工作者在分发信息资料,一份资料上写着照顾者与被照顾者的权利,这让我很吃惊。在中国,照料老人或病人属于家庭或个人的私事,没想到在英国早已上升到政府和社会应该分担的责任和义务。在英国,每个社区都有为老人和病人提供专门服务的机构,专业的工作人员会上门帮助有困难的家庭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