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既有“村改居”之后的农村居民,又有购买商品房的外来户,既有来自外省的外来工,又有以前国营农场留下来的单位居民。广州市萝岗区联和街,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口接近10万,社区情况却异常复杂——  相似文献   

2.
虽然从事社区工作已经四年多了,但我发现仍然需要不断地充电。广州、深圳等地的社会工作开展较早,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工作模式,总结了很多实用的经验。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我可以“南学北用”,将好的理论和经验联系到自身社区的实际,创新出一条适应本社区的道路,同时也避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生活中,非专业人士往往误将“在社区的社会工作”称为“社区工作”。其实,两者只是“疑同概念”,内涵存在区别。由于两者都包含“社区”概念,因此,有必要首先对“社区”内涵有所领悟。  相似文献   

4.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诞生了中国内地第一个义工团体一一深圳市义工联合会,该协会自在深圳市民政局注册以来已有22年历史。目前,深圳已建立健全市、区、街道、社区4级义工组织,义工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泛,服务质量也得到了各界好评和认可。为了解决义工组织松散、非专业等问题,深圳提出了“社工+义工”的双工联动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5.
2007年,深圳开始推行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社区社工岗位化运作得以推行,主要采取派驻社工的方式。2011年,深圳开始大力发展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如何处理和定位好社区岗位社工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关系,让社区社工服务发挥最大的效能?深圳社工界在思考。  相似文献   

6.
社区公关的理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理工大学郭文臣教授利用公关视角来看待社区建设,创造性地提出了“社区公关”的概念。本文从“社区公关”的概念出发,详细分析了“社区公关”的主要内容,希望对当代社区的建设方向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区居民民主参与不足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芳 《职业时空》2008,4(6):58-58
1991年,中国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这个概念,开展了社区建设工作试点,到1998年,民政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活动。社区民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社区民主建设的生命线就是把社区成员参与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充分行使自己“四大民主”权利。基层群众组织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逐步实现群众的事情由群众自己依法办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转型期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增强了社区工作者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必定导致冲突频发,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于是冲突管理(Conflict Management)问题便成为社区工作者必然要面对的难题。本文作者通过对一具体冲突事件进行跟踪调查,兼具理论与实务的取向,分析了社区工作中冲突的成因和过程,提出了冲突管理流程。希望通过这篇论文提醒社区工作者重视“冲突管理”观念,掌握冲突情境以至化解冲突。  相似文献   

9.
以广州荔湾区“六普”资料为根据,就人口高密度分布与社区建设的关系进行梳理与探讨。荔湾区“六普”数据显示,城区人口密度过高,成为影响社区生活的主要因素,给居民生命安全、公共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便利性带来负面效应。科学化与人性化人口密度干预是治理高密度人口问题的理性策略,如“跳出”社区视野,在城市“一盘棋”中均衡人口布局,在社区建设中,通过社区更新改造,增强人口承载能力,通过建构便利舒适人居环境,提升社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吴修丽 《公关世界》2022,(15):87-8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居民之间的关系趋于疏离,生人社会逐渐形成。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社区治理走在全国前列,居民依托社工机构积极孵化创建一批社区组织,并鼓励其参与到社区治理过程之中。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对深圳L社区进行实地调查,该社区老年协会作为其中影响力最大的社区组织,在诸多社区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分析社区组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其作用与困境,最终从个人参与、社区主导、政策倡导方面为社区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粱德杰 《社会学》2008,(4):17-20
社区事务工作站是社区建设中出现的新现象,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有蓬勃发展之势。但从理论上分析,社区事务工作站设置不合理,不利于社区自治,是“政社不分”的延续,尤其容易与社会工作相混淆,不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健康发展。社区事务工作站从性质上看,是街道办事处为加强社区管理而采取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具有行政性、事务性特点,缺少社会性、专业性以及“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2.
在当下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区日益蜕变为一个什么都得管的“小而全”的、行政化色彩浓厚的“行政化社区”;社区服务不适应居民需求,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社区冷漠症”,尤其是城市社区和谐互助文化难以形成,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迫在眉睫.为此,我国许多城市开展了以购买社工服务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探索.其中,广东珠三角城市抢抓机遇,如,深圳在社区购买社工岗位服务的基础上,于2010年在龙岗区启动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开始探索购买社区社工综合服务的发展模式.同年,广州借鉴香港等地的社会工作发展经验,在街道建设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实施社工综合服务进社区的策略.2011年后,东莞、中山、佛山、惠州等地也相继开展购买社区社工综合服务的示范点建设.  相似文献   

13.
这几年,社区的“机构”似乎越来越多。除了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外,业委会、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站、专业社工站、物业公司等纷纷涌现。  相似文献   

14.
社区大了什么样的事都有。要维护社区的和谐,作为社区社会工作者免不了要和一些闹心事、烦人事、折腾事“斗智斗勇”。在这“战斗’的过程中,学点心理学,会点心理学,用点心理学常常能出奇兵,获奇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导刊》2008,(32):F0003-F0003
《社区》上旬刊 《社区》杂志创刊于2001年.是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国家级权威刊物。《社区》上旬刊,遵循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理念,以引导社区发展,普及社区知识为己任,为广大社区工作者搭建交流经验的平台。《社区》杂志着重突出权威性、示范性、操作性、前瞻性、普及性。通过专栏专版及时传播党和政府的和谐社区发展理念,传达来自各个政府系统的法规政策;“视点”栏目突出策划,深入剖析与点评社区典型事件:“社区服务”等栏目系统地报道各地在社区建设中创造的新鲜经验;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深圳市于各区大力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市首批社区服务中心项目招投标工作圆满结束。应全市将主要以社区服务中心模式推广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深圳市东西方社工服务社率先探索并成功打造了深圳社区社会工作的新模式——“邻里互助”。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妇联紧紧围绕和谐吉林、平安吉林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职能作用,近年来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创建“零下岗失业妇女社区”、“零家庭暴力社区”、“零未成年人犯罪社区”为主要内容的“三零社区”创建活动,为维护妇女权益、推动新型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城市社会成员从过去依赖单位、以单位为中心的“单位人”逐渐转为依赖社区、以社区为生活重心的“社区人”,“单位人”属性逐渐减弱。作为“单位人”的离退休人员越来越多的转为“社会人”而进入社区。城市社区老年人口集中,密度大,给社区老龄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创新是迎接挑战、解决新课题的重要方法。致力于观念、思路、方法、机制、制度等方面的创新,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公众认同的社区老龄工作的新路径,是老龄工作者的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19.
雷世睿 《公关世界》2023,(12):28-30
在新时代中,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新形势对社区的管理产生了新的挑战。社区感能够大大提高居民和社区的情感粘连性,从而提高社区的凝聚力,使社区工作开展起来事半功倍。因此运用好社区感来进行社区营造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将从社区心理学和社区感理论出发,结合中国社区感的发展和研究情况,以及参考中国台湾社区营造的发展经验,探讨社区营造中社区感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老龄人口数量的加速上涨,呈现老龄人口基数大、分布不均匀、增长速度快等特点。如何养老已成为了全社会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社区养老作为积极老龄化治理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而老旧社区的治理作为社区适老化工作开展的重点与难点所在,情况更为复杂。“微治理”理念的提出,是社区治理的创新形式,在社区治理的模式端发力,提高社区治理质量与水平,从而有效应对老旧社区在老龄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