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永南 《学术交流》2004,(12):18-21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深厚实践基础;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万泽民 《浙江学刊》2005,1(6):212-215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一次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本身就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和实质,科学发展观集中展示了科学的视野,体现了人文精神的思想底蕴.追求以人为本,造福人类是人文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共同的终极目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现实中问题的理论思路,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它是时代的产物,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富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10月以来,科学发展现一直是我国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通过对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研究的进程、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的简要梳理,总结出科学发展现研究取得的成果、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强化人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邹永凡  吴德勤 《社科纵横》2010,25(12):15-17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建设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升了我国人权保障的新境界,创新了我国人权理论的新内涵,指明了我国人权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及对人文奥运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表明了党中央治国治理社会的新理念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一新理念为深入理解 2 0 0 8年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精神 ,提供了根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自1982年政府不断提出方案后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至今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原来的各种弊端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中就包括根深蒂固的官本位观念.在当代中国.官本位状况是在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虽然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受到一些冲击,但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加大了全能主义政治的力度,严重地阻碍了改革开放以来由全能主义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进程.要彻底消除官本位现象,尚有赖于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和社会改革.因此,在可预期的时间内,官本位仍将是制约中国行政改革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科学概括,是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高扬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旗帜,坚持了以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体现了发展的科学辩证法,反映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为实现社会和谐指明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转型期中国所必需的一种新的执政理念,是全求面临的共同课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贯彻以人为本,需要公民素质的整体提高、社会的整体发展和新的文化理念作引导。国家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培育公民性社会。唯此,才能在分享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的同时,逐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化的进程相比。我国是后发式、滞后型、外力推动型的发展模式。政府如何担当自己的责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建设政治民主与法治社会,发展政治文化等,都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理论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弄清"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和本质要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韩树海 《探求》2005,3(5):4-6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自然关系原理的深化,是对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借鉴,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中共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从整体上说都是全面的,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存在着细微差别,出现了两次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实质上也是先进社会科学理论的一种具体推广和转化形式。要全面高效地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社会科学的重大作用:社会科学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实现协调发展的理论支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主导;同时还需要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与要求大力推进社会科学自身的繁荣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科学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科学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林元和 《探求》2005,(6):4-5
当前,广州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好、领会好科学发展观,协调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薛航 《探求》2005,(4):12-14
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我国城乡发展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协调现象,应采取切实措施,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仁武 《探求》2006,(3):4-6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3月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之后,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及时设置了相关教学专题,并由哲学教研部负责组织了一次局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处级领导干部进修一班、二班共同参加的学员论坛,围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问题进行了一次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讨和交流。本刊特此将学员在研讨交流中提出的主要观点归纳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中的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红生  邓诗泉 《探求》2004,4(5):22-23,21
科学发展观蕴涵着“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思维、社会发展平衡与非平衡的辩证运动、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闪耀时代精华的光芒,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烨红 《探求》2007,(2):8-10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求真务实之理论创新成果的结晶,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丰富的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十大论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全面、系统、辩证地理解并深入贯彻落实,是党执政兴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和重要保证。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要从内涵上把握十大论点,即发展首位论、发展全面论、发展协调论、发展持续论、发展人本论、发展方式论、发展阶段论、发展目标论、发展节约论和发展和谐论。这十大论点互为支撑,构成有机的整体,使科学发展观的架构成为一个全面、和谐、与时俱进的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本模式的主导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新 《探求》2004,(5):17-21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上是一种可称作“科学人本模式”的社会整体发展模式,它是对传统的“科学物本模式”的扬弃。科学人本模式以人性科技为手段,以人本文明为目标,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具有现实的必然性,而科学发展观正是科学人本模式的主导观念。  相似文献   

20.
阎书忠 《探求》2006,(1):14-15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长期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坚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