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三农问题突出是我国的重要国情。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突出的根源是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导致的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过多。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三农之外。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一系列矛盾。人口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制度安排。因此,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可以而且必须通过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人口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中国应当加快人口城市化过程。人口城市化与教育密切相关。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着教育匮缺、教育滞后和教育形式单一等三大偏差。因此,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推进农村素质教育,推进农村教育结构立体化,开发农村社区教育和发展农村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3.
以县城扩容为重点加快农村城市化和农村人口非农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说明 ,加快城市化不能再单纯追求建镇数量的小城镇化 ;提高中国农村城市化水平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持续动力 ,加快农村城市化和农村人口非农化是 2 1世纪中国发展的大战略 ;中国各地的县城具备向城市升级发展的一定基础 ,以县城扩容为重点加快农村城市化是一种正确的战略选择 ;加快县城扩容的城市化步伐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从多方面配套进行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从中国的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路径,以及上述两种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偏差的角度,分析城市化进程的能耗效应。研究发现,在5%水平下,土地城市化整体上能够显著增加能耗,而人口城市化整体上则没有显著性的影响,同时土地城市化相对于人口城市化的过快推进也能显著推动能耗的上升。相对于人口城市化而言,土地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能耗增加的主导力量,土地城市化主要通过间接效应影响到能耗,而人口城市化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影响到能耗。认为,应当优化人口城市化的空间布局,提升土地城市化效率,推动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协同以及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增长、结构变迁对扩大内需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是一国内需满足的主体,有效扩大内需必须关注人口增长下降、少子老龄化、人口城市化等趋势蕴含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人口学的理论和方法,基于中外经验,对人口增长、人口结构变迁对内需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人口增长不会破坏扩大内需。实现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从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到允许人口适度增长的转变,应成为扩大内需的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城市化进程受到了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调节,在市场作用逐步增强的同时,政府作用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再到逐步放松的轨迹,然而两者未产生良性互动,给人口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命题的论证需要进行国际比较,通过选取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人口城市化情况进行对比,探析今后中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以促进这一进程顺利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相似文献   

7.
人口是建立社会与经济之间联系的中介变量,人口空间分布又是全球性问题。当代中国,移民作为城市化的结果,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在人口、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则是人口城乡和区域空间分布演变的主要内容。在时间层面上,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演化内生于人口数量和结构转变;在空间视阈下,人口地域分布适宜性包括城乡和区域两方面内容。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总结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事实,发现时空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学术创新和实践指导价值。作为第一人口大国,谋求社会与经济稳定发展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基础之基础,中国人口与发展再次行至十字路口,人口研究不能刻舟求剑;其不仅是重大学术性命题,更是社会、经济性实践难题。研究分析需要立足中国实情,贯穿全文的逻辑主线是人口转变和空间分布,主题是人口、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目标是建构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Verhulst模型的陕西省人口城镇化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准确的城市化预测是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基础.人口城镇化率的增长过程具有非线性饱和状态的特点,灰色Verhulst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效果.进一步的预测表明,陕西省人口城镇化率增长态势明显,由此引发的住房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社会治安问题必须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9.
人口是建立社会与经济之间联系的中介变量,人口空间分布又是全球性问题。当代中国,移民作为城市化的结果,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在人口、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则是人口城乡和区域空间分布演变的主要内容。在时间层面上,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演化内生于人口数量和结构转变;在空间视阈下,人口地域分布适宜性包括城乡和区域两方面内容。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总结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事实,发现时空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学术创新和实践指导价值。作为第一人口大国,谋求社会与经济稳定发展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基础之基础,中国人口与发展再次行至十字路口,人口研究不能刻舟求剑;其不仅是重大学术性命题,更是社会、经济性实践难题。研究分析需要立足中国实情,贯穿全文的逻辑主线是人口转变和空间分布,主题是人口、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目标是建构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人口迁移与人口城市化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陕西省人口迁移和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模型,通过系统的仿真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加大会引起农村向城市大量的人口迁移,从而加快城市化进程;科技水平对城乡人口迁移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时,会引起城乡人口迁移规模的减小,对人口城市化水平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但降低劳动生产率只能在短期内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长期来看,并不能提高城市化水平;当对农村土地的占有采取严格控制时,对人口迁移具有一定的阻止作用;当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时,城乡之间的迁移人口会有所增加,而人口城市化水平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城镇化带来农村社会结构失衡、“大城市病”等社会问题,影响了城乡协调发展。追求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了乡村生产要素集结发展,推进了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中,人口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是核心。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有利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受区位优势等因素的影响,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由外延向内涵提升,人口回流趋势明显。在就近迁移、就地改造两个方面,安徽省形成了大城市扩容、中小城市产城一体化、中心集镇建设三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推进方略构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实施城市化战略中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均具有重大意义;要积极排除农民市民化的种种障碍,让进城农民享受市民待遇,必须做到统一认识,统一城市发展方针,统一城乡户籍制度,统一就业机制,统一社会保障待遇,统一服务与管理,让更多的进城农民变市民,逐步实现进城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和民工荒现象暗示着中国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将消失,并会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利用联合国最新的人口预测,模拟分析中国2010-2030年人口结构变化及其相关的人口措施产生的经济效应后发现,由于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人口的下降,中国经济增长呈现逐步放缓的趋势,2025-2030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将下降到5513%。而相关的人口措施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其中,提高教育水平、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欧洲城市化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现象最早出现在欧洲,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人们从欧洲城市化历程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中国工业化的市场背景、市场状况以及城市化的主体———农民的兼业化就业机制与欧洲某些时期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人们可以借鉴欧洲城市化的教训,在培育国内市场、消除国内市场分割以及增加农民的有效城市化需求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并尽量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正不断深入并加速进行。伴随市场化、城市化和科技发展, 我国人口就业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动,灵活就业人口的规模快速增长,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这个群体,既是社会公平的要求,也是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需要。而灵活就业人口参保,必然对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新的需求和挑战,并将对社会养老保险收支产生重大影响 :参保后缴费人数增多,缴费基数多样化,缴费费率降低,缴费有效时间延长,收支不平衡风险加大。现阶段,中国灵活就业人口处在参保初期,对养老保险缴费收入增加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参保的消极影响在 2020 年以后将逐渐显现。因此,建议建立专门的进城务工灵活就业者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立超规定年限缴费、以灵活的费率缴费、与缴费总额挂钩进行给付等三项激励制度;尽早建立起适应我国灵活就业人口参保的社会养老保险资金长期收支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6.
人均工业增加值与人口城市化水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Views软件对人口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工业增加值数据样本进行回归分析,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二者因果关系的验证,证明我国人均工业增加值增长与人口城市化水平高度相关,且二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因果关系,其中我国人均工业增加值增长是人口城市化水平变化的重要动因,但不是唯一动因,人均工业增加值与其他经济指标一起影响着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工业,特别是把工业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一种手段来发展时,要注意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更要注意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相和谐。只有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相协调、与区域环境相协调,才能取得较好的城市化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加快兵团城镇化进程,就必须解决农牧团场的人口聚集问题。该文通过人口普查数据和实地调研发现,兵团农牧团场人口聚集功能得到提高,人口呈现机械性增长,人口聚集依赖行政推动等特点。然而,农牧团场人口聚集面临一系列问题,如辐射能力有限、集聚人口素质不高、缺乏产业支撑、人口迁移成本不断提高和城镇管理准备不足等。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将农牧团场人口聚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稳步推进"行政主导"式人口聚集,通过"增收"加快人口聚集,实施"青年人口"迁移工程,创建"宜居"城镇,树立"管理团场"向"管理城镇"转换,借助"外力"带动人口聚集。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特大人口迅速膨胀,产生了"城市病",治理"城市病"已刻不容缓。"城市病"是区域结构失衡、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之间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城乡二元结构影响的结果。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社会建设发展小城镇,统筹城乡一体化改革;同时避免可能出现的3种问题,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的研究是近年来关于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一个新课题,许多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总体上来说,主要有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研究、区域性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研究、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调查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研究以及语言、宗教等与城市化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