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宗教对话越来越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宗教对话不仅是一个关乎教义和理论的学术问题,更是一个关乎苦难和责任的伦理实践问题.基于全球苦难和全球责任的伦理实践构成了新的宗教对话的出发点、动力和支柱.事实证明,伦理实践的宗教对话在现实世界是可行的和富有成效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伦理学在经过半个世纪的形而上思辨后,开始转向对现实的思考,突出表现就是应用伦理学的蓬勃兴起。教育对话是指教育主体之间的对话,是一种平等、自由的交流,也即体现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有别于传统的主客形式的师生关系。从伦理学角度看,教育理论的主题是人的对话,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关系,这就意味着教育的平等性和对话性。教育对话的实现形式包括教学对话、在线对话、叙事对话等。充分认识高等教育中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本身所应有的伦理与现实脱节现象,对改善高等教育本身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中西马哲学对话"的产生、学理基础与现实根据,以及对话的目的、方式、路径等问题展开讨论;指出,通过对话形成优秀理论成果,再与现实生活"对话",从而服务于现实,只有这样,对话才能与现实互动,使哲学获得不断新生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对话哲学与哲学对话的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英健 《学术研究》2006,40(1):21-32
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有学者主张从不同研究范式的比较中强调它们之间的统一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的意义。然而,这却需要进一步说明不同研究范式何以能进行对话这一前提性问题。这是因为,不同范式之所以能够进行比较,是因为它们同属于一种对话哲学。要使哲学对话富有成效,就必须将不同哲学研究范式之间的比较转换为对话哲学视域下的不同对话范式之间的比较。这意味着,作为一种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其对话的意义应该在更为广阔的方面展开。这样,哲学与时代之间的问题式对话、解释者与文本的解释学对话、不同哲学之间的宽容性对话,就构成本文论及的哲学对话的主要范式。  相似文献   

6.
文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认为 ,2 0世纪中外 (主要指西方 )文学理论在研究趋向上发生过两次方向相反的“错位”。错位的发生使得双方缺乏共同的基础而难以展开真正的交往与对话。 80年代西方文学理论从内部研究走向文化研究 ,自 90年代以来 ,中国文学理论初步确立了自身的自主性、主体性 ,并从内在研究转向文化研究之后 ,使得双方对文学理论研究有了完整的理解 ,从而出现了理论探讨对象、问题的共同性 ,逐渐走向了真正的对话。交往与对话是双方的理论各自获得复苏与生存 ,进而走向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在交往与对话中 ,必须充分认识文学理论的人文科学性 ,建立自身的主体性 ,这是不同国家独立主体的对话 ,不同理论思想、美学思想的对话。理论自主性、主体性的具体表现之一 ,在于建立有中国特色、本土化的文学理论 ,这与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化孤立主义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陈书焕 《江海学刊》2020,(4):186-194
在史学界和文学界对怀特的重点讨论之外,怀特和艺术史领域的互动可以作为另一场人文学科内的思想对话。怀特对视觉艺术和艺术史写作的关注,为史学理论和艺术史理论带来了某种有趣的创造性力量,这一力量的生成很大程度上在于跨学科隐喻的沟通。具体地,这种沟通主要通过怀特"回看"布克哈特、对谈贡布里希、进入艺术史写作这三个关联递进的部分切入论述。进而,怀特和艺术史写作之间的这场思想对话,其启发性意义直接相关文本和图像关系在历史表现领域的互动理解。  相似文献   

8.
中国哲学:对话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的哲学界往往把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分为哲学领域当中的主要分支.无论从空间的角度看,还是从时间维度看,这都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现象.从空间上看,在中国大陆之外的其他地区,一般很少对哲学作这样一种划分.就西方的哲学界而言,除哲学史外,哲学的分支一般被区分为伦理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逻辑学、语言哲学、心智哲学,等等.从时间上说,尽管西方哲学在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初已传入中国,但20世纪下半叶以前,中、西、马在哲学领域并未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逻辑地看,这种区分无疑存在种种问题.事实上,人们对上述划分以及由此形成的格局也已提出种种责难和批评(这种批评以后可能还将延续),然而,不管人们如何评价,有一点是无可否认的,那就是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中国的哲学界,以上区分已经成了一种本体论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刘涛 《兰州学刊》2005,42(1):52-54,60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的对话为背景,从马克思主义和基督教建立未来大同社会的共同愿望出发,从实践、阶级关系、人的解放三个方面对二者进行分析,试图为双方至少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合作寻找依据.在实践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改造社会,基督教则强调世人在信仰基督的基础上,通过灵性的生活实现对罪恶社会的改造;在阶级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主张以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而基督教希望通过上帝的爱来超越阶级的冲突;在人的解放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自我解放,基督教则认为人的解放离不开上帝的恩典,它是一种救赎下的解放.  相似文献   

10.
隐喻:生物学与社会学对话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生物学与社会学的对话 ,离不开对隐喻的分析。通过对生物学隐喻在社会学中应用与滥用的分析 ,将使我们明晰 :逻辑思维是为了让我们说得真 ,而隐喻则让我们说得好 ;隐喻不仅仅是一座展现修辞艺术的桥梁 ,而且是创造新概念、新思想、新思维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曾一度形成热潮的女性自恋式写作,在当代中国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学现象和社会现象。女性书写者以背对男性与社会的姿态,自我封闭、自我抚摸、自诉心语。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与现实意义。但观念先行的倒置与创作视野的逼仄使得创作困境随即出现。因此,女性书写者必须加强自省意识,不断探索、积极创新。与现实积极对话,追求人类真理是女性写作走向新的广阔天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习俗,而每一种语言都反映一种不同的文化习俗,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异域文化习得意识,以适应文化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词汇的角度对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的差异进行了探计,并分析了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认为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之间存在相互渗透和借用的现象。了解这些差异将有助于我们准确地使用英语,并有效地和英美人士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五个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梦自提出以来,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现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对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当代理想。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对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进行比较辨析,可以使我们加深对中国梦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凝心聚力,完善中国梦、推动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和美国梦从表象上来看都是大国梦,实质上却存在五个本质差异:一是中国梦和美国梦的由来差异;二是中国梦和美国梦的社会状况差异;三是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制度差异;四是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实践差异;五是中国梦和美国梦的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15.
王颖 《北方论丛》2000,(2):96-99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主要表现在宇宙观、价值观及道德标准的差异。不同文化中,在相同的场合,同一种交际功能可能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实现。同一句话实施的言外之意可能不尽相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推断出不同的会语蕴涵,从而得出不同的理解。如果对此缺乏了解,误用了语言表达方式,使对方产生误解,称为语用失误。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教授外语时,还要着重向学生介绍所学外语的民族文化,让学生意识到  相似文献   

16.
东亚三国在文化层面上存在着东亚各国的文化差异,即东西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中,显现的东亚各国文化的传统特性。通过分析得出,东亚三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差异是导致三国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形成西学成果及水准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与载体,是我们感知、理解、认识世界的工具。通过对英汉色彩词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由于不同的语言习惯、历史背景、思维习惯和行为等等,英汉色彩词的运用存在着许多差异。了解学习语言和文化同样重要,这对于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促进文化的交流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赛晓序 《齐鲁学刊》2003,(4):137-140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有两条改革路径可供选择 :一是激进改革 ,二是渐进改革。对于不同改革路径之间的差异 ,人们往往只是从改革速度快慢的角度去理解。事实上 ,激进改革与渐进改革的差别不仅是广泛的 ,而且是深刻的 ,从改革的方式、方法 ,到改革的性质、目标 ,都各不相同。全方位地透视和对比激进改革与渐进改革 ,二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步骤问题、改革的“速率”问题、改革的局部和整体问题、改革中的“破”与“立”问题、改革的过渡性制度安排问题、改革中的双轨制问题、改革中的试验与设计问题、改革中的收益分配问题、改革的性质和目标问题等九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黄金德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6):80-81,91
本文对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0.
文学翻译是跨文化的语言转换艺术。在面对文化差异和语言转换的困难给文学翻译所带来的挑战时,创造性叛逆往往成为译者自觉或不自觉的一种选择。创造性叛逆既可能造成译本在新的接受环境中增值,又不可避免地导致原作文化信息的失落。得失之间,恰好凸显了翻译研究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