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金融危机下的劳动力就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升级使劳动力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依次提高。我国的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力就业相互影响:我国的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没有发挥出来;民工潮、民工荒、民工返乡潮的依次出现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变迁密切相关,民工返乡潮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模式提出挑战。金融危机下必须立足于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目前劳动力就业形势,努力实现劳动力就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工短缺问题成为新时期的一个难点问题.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分析这个问题的新特征及其背后的根源,即:产业空间分布差异造成用工区域性短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与劳动力市场调整的非同步性导致用工结构性短缺,产业层次偏低与工资偏低导致用工意愿性短缺,三大产业的就业弹性不同导致不同区域的就业吸纳能力差异,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了“新生代”劳动力群体的思维与价值观,导致劳动力就业形势新变化.实现区域产业转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形成与人力资源结构良性转移升级的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3.
半个多世纪以来,内蒙古地区的劳动力就业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发生了深刻变化,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是,由于制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地区的劳动力就业与产业结构不协调状况加剧,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困难,社会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目前的就业问题主要是由体制转型、历史因素、国际竞争压力以及金融危机的冲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是劳动力供给、需求和匹配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直接考察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需求状况得出三个结论:中国劳动力需求在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失衡,新兴的第三产业并不能吸纳从第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劳动力需求在区域上存在失衡,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的同时,中部地区的第二产业劳动力需求过低;劳动力需求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存在失衡,私营企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显著高于国有企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劳动力需求复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的调整,既要考虑到社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道路,又要考虑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由于效率的提高而导致富余人员的增加,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调整过程中新的行业和部门会不断产生,劳动力缺口还有扩张之势。要认清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和调整中的劳动力缺口,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与再就业现念,为劳动者的再就业创造条件,牵线搭桥,遵循经济规律,投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直接为劳动者提供再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6.
台湾劳动力流动方式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安余 《学术界》2005,(5):220-225
台湾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方式有农工产业易地流动、农村内部就地流动、农工之间就业互动、非农产业行业流动、从业身份与职业流动。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台湾经济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使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从而引发劳动力跨地区、行业和职业流动。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的滞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的现状与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能适应,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协调产业结构,协调地区经济平衡发展,加快西部城市化进程;其次要解决劳动力的就业心态和就业导向问题;最后要规范市场秩序,确实保护劳资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1978—2013年,我国产业综合劳动力配置扭曲程度呈波浪式发展、变化不大;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扭曲程度呈增长态势,并且2010年后整体影响明显增强;农业与非农业间的劳动力扭曲程度则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但长期来看是导致产业综合劳动力配置扭曲的主要因素。从劳动力配置扭曲贡献因素来看,工资差异直接导致了产业间的劳动力配置扭曲,产业的内部劳动力市场扭曲总体加剧了劳动力配置扭曲。从省际来看,各省产业综合劳动力配置扭曲程度的均值存在下降的趋势,各省的非农业、农业与非农业间的劳动力配置扭曲程度的均值走势与全国一致,在省际存在不断扩大的劳动力配置扭曲。  相似文献   

9.
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化进程 ,一方面表现为大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增强和传统产业生产扩散的过程 ,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劳动力从原有的就业空间向新的就业空间转移的过程。老工业基地偏重的产业结构、国家包下来的就业体制、缺乏生机的小城镇发育的滞缓和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过大等因素造成了原有就业空间的萎缩 ,必须努力从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等机遇中去拓展劳动力战略转移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三化”协调发展存在产业结构问题突出、农村劳动力市民化成本高、制约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三方面的问题。可从转变观念、改革户籍制度、加速农民市民化等几个方面优化配置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产权形态客观上经历了一个由共有状态向私有状态转化的社会历程 ,其产权性质对转轨经济中劳动力失业风险分担机制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根据失业风险的成因与类型 ,国家与劳动者应分别承担总失业风险中的“系统风险”与“个别风险”部分。中国转轨经济失业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就是建立“国家与个人共担、个人为主体”的失业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途径和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顾海英 《社会科学》2006,(7):118-125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可从资源禀赋、市场供求关系和产业结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则是其中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在对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因素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提供有效转移的途径,并改善其配套对策。  相似文献   

13.
邱飒爽  涂金坤 《河北学刊》2008,28(3):133-136
根据《资本论》的剩余价值论,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首先要消灭资本主义只能由生产资料资本的所有者占有剩余价值的剥削制度,实行劳动者凭借自己的劳动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样在扣除各项必要税费后,能按其对生产总资本投入的比例份额占有剩余劳动成果;其次要逐步消灭社会主义还存在的因劳动者的劳动力资本的大小不同和拥有的生产资本的多少不同而获取的剩余劳动成果差别悬殊这一"按资分配"的剥削残余。剩余价值论不仅揭示了剥削的秘密,而且指引了如何消灭剥削的方向,这是《资本论》的剩余价值论在当代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14.
1997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流动,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产生了深远影响.1997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出现了新特点乡镇企业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下降;乡内就业比例逐年下降,省外就业比例和绝对数加大;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流动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非正规部门成为吸纳流动劳动力的主要载体;生成了"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群"等.为科学、合理地从政策方面提高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构建各种有利于流动的社会制度、为非正规就业提供必要的保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素质等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杜建华 《兰州学刊》2005,(4):229-231
当前受劳动力市场中的诸多矛盾及体制性弊端的影响,我国的劳动力就业面临着内部阻力和外部压力,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创造就业机会、转换就业结构、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措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从而促进我国劳动力的顺利就业与再就业.  相似文献   

16.
Women entered the paid workforce in unprecedented numbers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Yet recent years have been witness to a creeping reversal in women'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Why did the revolution stall? In response to debates over a “natural” limit to women's employment, or a cultural backlash against the dual-breadwinner household, we consider an alternative explanation, namely whether immigration has slowed the growth in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Using CPS data from 1998 to 2018, we show that the increase in the share of immigrants and children of immigrants in the population has reduced overall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However, immigration accounts for relatively little of the retreat from the labor force. Instead, the compositional effect of population change is overshadowed by behavioral shifts that affect both natives and immigrants. Lower participation rates among native-born women accounts for most of the overall decline. Despite persistent differences, we also find substantial convergence in the labor force behavior of native-born and foreign-born women, which bodes well for the long-term economic incorporation of immigrants and their children.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educational differences in married women’s labor force attachment in Japan using 10 waves of data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 Results of discrete-time multi-state hazard models of labor force exit and entry indicate that university graduates are both more likely to remain in and less likely to reenter the labor force relative to women with a high school education or less. Their relatively low likelihood of labor force exit reflects educational differences in occupational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employment in full-time, standard jobs. However, juni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graduates remain substantially less likely to reenter the labor force net of family circumstances, characteristics of previous employment, and efforts to control for unobserved characteristics.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tension between emerging incentives to remain in the labor force and lingering incentives to remain out of the labor force are both relatively strong among highly educated women. We conclude with speculation about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educational differences in married women’s employment for stra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8.
"工荒"背景下劳资关系重塑与工会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工荒是中国社会嬗变过程中,多个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共同发酵、集中爆发的结果,它考验着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资关系的重塑。中国工会作为一种人群参与率最大的组织,在平衡劳资关系、维护社会公平、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应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承认的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和财富创造中的贡献,对于非劳动的其他生产要素而言,这种贡献只是为价值形成和财富创造提供了条件,而并非说它们本身也创造了价值,这与活劳动创造价值(包括剩余价值)不但并行不悖,而是更好地承认并保证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实现。我们现实中已在实行和完善的按劳分配,实际上已经不完全是马克思当时预测的按劳分配,而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是中国特色的按劳分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与按劳分配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的组成内容,其作用都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王星 《浙江社会科学》2012,(1):74-85,157,158
全球自由市场与低劳动力成本是比较优势模式发展的前提条件.劳工品质与资本流向正相关,劳动力价格、劳工技能以及劳工纪律性是劳工品质的基本内涵.劳工纪律性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政治机会结构与微观动员条件是两种主要的建构力量.较之于印度,劳工守规矩的品质是中国吸引资本的巨大优势.劳动保护需要与政治社会体制相匹配,这样才能实现与经济发展的均衡.中国不用担心劳工涨薪会导致资本外移,印度应该在政治社会结构允许的空间里一定程度地减少劳动保护,强化劳工纪律性.突破比较优势模式,通过产业升级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才是中印两国未来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