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第一期卜辞有“■”字,也作“■”,在偏旁中或省作“口”,它是“■”(說文訛作雝,隶变作雍)的原始字;第一期卜辞有“吕”字,它是說文“呂”字的初文。后来“■”字在偏旁中多变作“吕”,与“呂”字的初文混淆不分,学者往往莫之能辨,今列四証以明之。卜辞中的“■”字多作为祭名的“■”字用,如“氏■眔奠”  相似文献   

2.
贵刊1984年第1期《红衣大炮闯关东》一文说:“……红夷炮,明人呼西人曰红毛夷,故名……清代入主中原,讳夷字,官书多改为衣”。“清代讳言夷字”的说法颇流行,老、新《辞源》都持此说。然仔细推究却难成立。后金天聪五年称红衣炮时,仅有努尔哈赤、皇太极两朝,并不犯名、帝讳,入主中原后,在有清一代官私文书中毫不颐忌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6年3期《反切中的现代化拼音原理》一文指出:汉字中有60几个引导字(前、后音字),凡与引导字不同音的字,可用前后音字各一个快读拼出。前音字五十个字如“一四五七十”等,后音字10几个如“偶叶袄”等。如“有、友”音,可由  相似文献   

4.
读史书,常见国号前加有“有”、“大”、“皇刀诸字。它们是什么意思呢?“有”字是语首助词,并没有特别的意义,一般来说都是后来人的称呼,并非立国号时即有。如有夏,有殷,有隋,有宋,有清等。“大”字意为广大,伟大,是誉美之称呼,多为本朝人的称谓。如汉人称大汉,唐人称大唐,明人称大明,清人称大清。“皇”字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是现代著名的作家,他对风景的描写可以说是很成功的,《迟桂花》中似乎更有精妙之处。如他描摹月光下的翁家山夜色时写道,“从树林中筛下来的千条万条的银线,象是电影里的白天的外景。”用“筛”字来摹写林中的月光,实在是贴切的很。从犬牙交错的灰蒙蒙的树枝中泻漏的月光,若亲临其境观赏过,那就会发现用“筛”字来描状,比用“透”、“泻”、“漏”、“钻”、“亮”等字要妙得多。用“筛”字,使静静的光线柱变得活起来了。黑灰的森林如一大筛子,月的光线如筛孔中源源不断流漏的金珠,这是多么美的境界啊!拿“筛”字描写月光,过  相似文献   

6.
张惟捷 《殷都学刊》2013,34(3):1-12
关于甲骨文“(Π)”字的考释甚多,学者多认为是某种疾病,可能与骨骼或疽疮有关,然囿于卜辞记录上的先天限制,目前所见诸说待商榷处仍多,未有定论.根据甲骨文“(Ω)、(Ω)”即“肩”字初文的可信观点进一步申论,指出“(Π)”字从“肩”应即假借其声,并附加区别之点划,属于附划因声指事字,即文献中的”胃脘”字,与“腹”有区隔.在肯定杨安释”助”的前提下,进一步对甲骨“(φ)”字相关辞例作全面分析,并探讨卜辞中从“(Θ)”的“(店)”字.  相似文献   

7.
“最”字连说是指程度副词“最”字叠用或连用的词语形式。 “最”字连说在文革中十分叫响,不过,人们对这个问题一直存有争议。如,有的同忐认为:“最”字连说,这种滥用表示程度的词语现象,是使语言不纯洁的原因之一。 但是,也有人持不同看法,如范方莲先生就认为“部分程度副词可以重叠”,范先生还举出以下例子为证: a.“这里面,有青衣蛇,一步蛇,……都足最最毒的毒蛇!”(洪汛涛)  相似文献   

8.
《新唐书·宋之问传》有一段话赞扬沈佺期、宋之问对近体诗声律定格的贡献:“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曰沈宋。”其实,回忌声病不始于沈宋,从南齐永明以后二百年间,许多著名诗人都回忌声病。至于约句准篇的程式,在沈宋出生前就已定格。《新唐书》作者赞赏  相似文献   

9.
所谓名词词头“有”新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古典籍中,“有”字常常加在国名、族名等专有名词之前,如: 1)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 2)王先服殷御事,比介于我有周御,节性,惟日其迈。也可以加在普通名词的前面,如: 3)今尔有众……。对于“有”的这种用法,目前有三种看法: 一、王引之在《经传释词》中说:“有,语助也。一字不成词,则加‘有’字以配之。”这种看法并不妥当,因为“有夏”“有殷”“有周’“有众”等中的“夏”“殷” “周”“众”都可以单用,并非“不成词”。如:  相似文献   

10.
<正> 《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一语。其中“方千里”三字,古人注释不明,而今人的解释又存有严重的分歧,这就给教学文史的人造成了思想混乱而无所适从。为此,很有辨证的必要。首先,有人认为“战国时代,人们思想浑沌,地理观念不明确,计算术落后”。因此  相似文献   

11.
1985年沈有鼎先生在一次讲《墨经》的课程中指出:“‘攸,不可两不可也’,在‘不可’中间加‘两’字,‘不两可’是矛盾律,‘不两不可’是排中律.”并且认为:“《墨经》拿不常用的‘攸’用为逻辑术语,是说一对矛盾判断,过去把‘攸’完全改为‘彼’是没有脑子的.”沈先生还让我们把有的“彼”字改为“攸”.除了把“彼”改为“攸”,我们持相反意见外,其余我们认为沈先生的见解都是正确的.我们认为把“彼”都改为“攸”不一定合适的理由如下:一则张惠言据说校经,作“彼”.二则“攸”一般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所”,如“君子有攸往”(《周易·坤卦》).或者放在主语与动词或形容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如“风雨攸除”(《诗经小雅·斯干》).或者作处所讲,如“为韩结相攸”(《诗经·大雅·韩奕》).也就是说,“攸”字多用于动词前面或放在主谓之间,不如“彼”灵活,指代性更广泛.还有更主要的一点是,“攸”的古汉语涵义“所”、“就”、“处所”与辩似乎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而“彼”有“相对”的涵义,它可作指示代词,指代“那”与“此”相对,如“息壤在彼”(《战国策·秦策二》),又可指代“别人”、“对方”与“己”、“我”相对,如“知己知彼”(《孙子兵法,谋攻》),而辩不能一人去辩,  相似文献   

12.
文字特征是书写习惯的具体反映。在司法鉴定工作中汉字特征分为两大类,即书法特征和书面语言特征。一、书法特征。书法,是指字的结构和运笔规律,书法特征就是这种规律的具体反映,归结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字的写法特征。(1)古体字特征。指在古代使用而现代已不常用或不用的字。如:口旁一个“契”字为“吃”。(2)异体字特征。指区别于正字的其他写法。如:“武”字多一“捺”。(3)地区性、行业性写法。在一个地区内比较通行的简化字。如:女旁加“分”为“婚”。2.运笔特征。(1)特殊规律的运笔特征。如横画起笔呈上翘。…  相似文献   

13.
<正> 从前有句俗语,叫做“秀才认字念半边儿”。遇到些不认识的字,就按半边儿去读也能读对,但读错的情况经常发生。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结构方式。形声字就占了汉字的80%以上。《说文解字》(包括徐铉增加的“新附字”)不计重文,共有9833字。其中形声字8488个,占86.32%。形声字一般由两个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部件是意符,表示该字的意义范畴。如“燃”字的“火”与“鲤”的“鱼”。另一部件是声符,表示该字的读音。如  相似文献   

14.
说“封”     
<正> 一、“封”字的本义问题“封”之本义,过去均从《说文》训为“爵诸侯之土也”.自郭沫若提出“经界”之新解后,现代诸家改而应之者日多.郭氏认为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封”字即是以林木为界之象形.郭说之主要论据有三:①据甲、金文字,“封”之字形,象植树于土,以明经界.②《散氏盘》记有划定疆界之事,铭文共十八个“封”字,郭氏曰:“除井邑封道一字外,均与近人之建立经界无异”.③引《周礼》司徒之职与封人之掌中之两材料,证明“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详见郭著《甲研上册释封》).“封”之本义如以郭说之“经界”为确论,则《说文》所解当属后起之义.《说文》云:“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寸,守其制度也,公候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古文封省.土,籀文封”.按,“封”字甲骨文作(?)、(?)、(?),从丰从土,或加“又”作(?)(京津4499),正如郭氏所说,均象植树于土,以明经界.金文形体亦基本相同,如《康候丰鼎》作(?),《调生簋》作(?),或有省“土”而于丰下加“又”者,如《散氏盘》“封”字作(?),象双手植树形.小篆作(?),篆体(?),殆为(?)之讹,“又”与“寸”通,故许慎析为“从之从土从寸”,徐锴又以“从之从土”为说,谓“各之其土也,会意”.(见大徐本“封”下注),后世治《说文》者  相似文献   

15.
“水浒”中的“被”字句,通常是用“被”字的,有的时候也会用“喫”字。“被”字和“喫”字在語意上是不是有不同还值得研究,不过有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喫“字用得少而且用法也比“被”字窄得多。在好几种“被”字句的結構中,我們只看到有用“被”字的句子,而看不到有用“喫”字的。从这里是不是可以証明“喫”字和“被”宇的用法相似而不同呢?現在还不敢在这方面下結  相似文献   

16.
关于通假字     
关于“假借”,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下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这说的只是一种情况,即本来没有正字,一开始就借用某一个字。如本义为燃烧的“然”,假借为代词。《论语·宪问》:“古之人皆然。”本义是竹器的“匪”,假借为否定词。《诗经·卫风·木瓜》:“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关于这类“本无其字”的假借,我不打算多谈。这里所要讨论的是本有其字的假借。这种假借的特点是:本来就有一个正字(或叫本字),书写时却借用另一个与之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下面提到的通假字,指的只是这一种。  相似文献   

17.
潘启聪 《殷都学刊》2013,34(2):9-16
有学者主张殷商先民有捕食鸟类的活动,有违图腾禁忌,故而推测殷商时期可能并不存在玄鸟图腾.然而,殷商民族应确曾有“鸟”图腾崇拜的阶段,我们可以由甲骨文之中合理地推知.考“佳”部的文字,殷人有以鸟纪事的倾向,“隹”部字是少数有传话神话动物的部首,“隹”部与祭祀相关的文字远较其他部首多,另外殷人又多以“佳”部字指代害怕及崇拜的自然事物和灾祸,这些证据都显示出他们对“鸟”图腾的害怕及崇拜.  相似文献   

18.
晏宗杰 《社会科学战线》2006,143(5):304-305
随着中国地位的提高、国力的增强,来华留学和在国外各类学校、教学机构学习汉语的学习者越来越多。语言学习当然离不开文化的学习,那么与汉语相关的文化因素有哪些?如何把这些内容贯穿到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去?下面针对这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1.与汉语言相关的文化因素汉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中”字在造字上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即协调和均衡,既体现了中庸观念的四平八稳的特征,也从这方块字的上下左右对称的结构中体现出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点。再如“忍”字,从构造上看是“心头一把刀”,可见“忍”一定是一件很痛苦的…  相似文献   

19.
有作者撰文说:“古人对文稿的校对十分重视,把校对称为‘校雠’,意思是说,要把文稿中的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和颠倒字当做‘仇敌”,通过校对,一一查出,不使漏网”.显然,作者是根据“雠”,有时同“仇”这一现象,作出“雠”就是“仇敌”这一臆断的.“校雠”中的“雠” 字解释为“仇敌”,是不妥的.最初“雠”字是什么意思呢?东汉许慎写的《说文解字》上说:“(?)双鸟也.”清代训诂学家王念孙说:“(?),与雠同.”这说明“雠”字最初写作“雠”,本义是双鸟.王力先生写的《同源字典》引《尔雅·释诂》道:“雠,匹也.注:‘犹俦也’.”再引《玉篇》道:“俦,侣也”.这说明,“雠”字  相似文献   

20.
岑参诗过去未经很好整理,传世各集本不仅篇目有所不同,且诗中异文亦甚多。异文中大部均可通,少数则确有讹误。《全唐诗》对岑诗作过一些初步校勘,但所据底本中也有不少误字未经细核而加以保留。如《澧头送蒋侯》一诗,“澧”字显为“沣”字之误。也有个别误字不知出处,如《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一诗,各本均作“秋夜”,诗有“秋殿隐深松”句,可知“冬”字显为“秋”字之误。新近出版的陈铁民、侯忠义两同志《岑参集校注》一书,以明正德济南刊本(即四部丛刊七卷本)为底本,可以说是选中了古本中一个较好的本子,并又参照他本纠正了底本中的一些讹误,用力甚勤,多有发现。但在校勘中也难免有一些不足之处。岑诗篇目问题,拟作专文加以论述。现仅就过去校勘中尚存在的问题,从中选择若干例,略述浅见,以就正于各研究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