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旧”改造政策分析——以东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8月广东省政府《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出台,标志着“三旧”改造在广东省正式推开。本文以东莞市为例,分析了“三旧”改造政策的实施过程及其创新点,并运用博弈论对“三旧”改造政策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探讨了政策的实施前景。研究发现,在“三旧”政策框架下,城市中心区及发展条件较好的工业区的改造意愿和改造可行性将增强,而市区外围、低效厂房和偏远旧村则将成为政策死角。针对这些问题,应进行市镇协调、平衡开发等补充政策。  相似文献   

2.
宋立新 《城市观察》2011,12(2):67-75
2008年底,国土资源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签订《共同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合作协议》,“三旧”改造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三旧”改造已实施两年多,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改造中诸如历史文化遭到破坏、开发强度过高、拆迁利益冲突等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以“公共物品”为视角,重点关注“三旧”改造中公益性项目配套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借鉴西方经济学“公共物品理论”,探讨了公益性项目在“三旧”改造中得以有效供给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从2010年开始实施的“三旧”改造政策是国土资源部给予广东的优惠政策,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陈耀光接受南方日报专访表示,“三旧”改造3年试点期满后,广东仍将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4.
快速城市化过程后,城中村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随着广东“三旧”改造实践的不断深入,城中村改造已逐渐成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能力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规划时序已成为城中村改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在“三旧”改造背景下城中村改造的时序安排,为制定城中村改造以及确定、实施改造项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曲少杰 《城市观察》2011,12(2):95-105
通过回顾和分析广州“三旧”改造的历史进程和政策演变,对广州的城市风貌和历史文化保护的现状和处境进行了整体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广州在“三旧”改造建设中,要先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的调查考证、探讨具体界定标准或评估体系,深入进行“再创造、再开发、再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建设“印象广州”的文化名城新风貌。  相似文献   

6.
略论城市人文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元 《城市》2003,(6):57-60
一、旧城改造类型因人文环境保护对策不同,可以将城市分为不同类型。保护对策集中体现在旧城改造对策上。无论建筑物使用什么材质,建筑物寿命总是有期限的,不可能长生不老。对待悠久历史传统的态度,反映了对人文环境的不同理解。总的说,西方大城市中,尚未出现一例“毁旧建新”的个案。绝大多数历史名城都保持住了原貌。综观世界,算上“毁旧建新”,旧城改造存在以下四种模式:第一种是全盘改变,“毁旧建新”,大刀阔斧地改变城市的宏观布局与城市风格。这种旧城改造接近于建一座新城,惟一不同的是,建新城是全面铺开,旧城改造是一个局部一个局部…  相似文献   

7.
广州“三旧”改造中的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耀军 《城市》2011,(11):56-59
推进“三旧”改造是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越秀区在构建广州“首善之区”过程中,面临着旧城改造与历史风貌保护之间的矛盾。在旧城改造中如何更好地尊重和传承原有的历史文化,在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中找到平衡点,走出一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成功之路,国内外旧城更新与文化保护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8.
"三旧"改造是广东省在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拓展建设空间、保障发展用地的重要途径,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明确南雄市"三旧"改造地块的具体位置、范围、面积、权属和现状等,全面掌握"三旧"改造用地的总体情况,本文通过MAPGIS、ArcGIS软件技术运用,对南雄市"三旧"改造地块外业调查成果进行数字化,完成南雄市"三旧"改造数据库建设和标示图制作工作。  相似文献   

9.
梁良  周善国 《职业》2008,(36):31-31
通过对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实例研究与分析,不难发现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特征与类型表现出了许多共性。它们集中反映了当前对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特征、手法和思路,即保留旧工业建筑外观形体,只做必要的修缮,让其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或为了满足现代功能需要而进行少量的改建。事实上,现代建筑设计的种种技术工艺大都被应用到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当中,优秀的设计则表现出各种风格手法的综合运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旧建筑形象或新建筑语言并不是改造的目的,新旧建筑环境共同围合形成的再生空间才是建筑师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广东省在"三旧"改造项目中先试先行的创新性举措,本文试图通过应用商业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范式,首先以创新模型对现行和持续深入的"三旧"改造项目进行剖析,诠释了"三旧"改造创新的机理,并为政府在"三旧"改造方面的创新性提供新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在人们对历史遗存越来越重视,在建设和改造城市的过程中,对具有文物价值的建筑大都行保护、修缮之举,以丰富城市的历史积淀,发展旅游事业。最近天津开展的“五大道”整修和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所遵循的就是这个原则。这样的事办得多了,相应的新闻报道、学术文章自然也就多了,“整旧如旧”这个词也就频繁映入眼帘、耳际,其本意可能是恢复本来面貌,再现昔日风采。果真如此,我却认为是词不达意了,至少有几分含糊,不管多老的建筑或其他文物,当初都有新的时候,一般说来那是它们最具魅力、光彩四射的时候。当然有的文物建筑其价值是在建成若干…  相似文献   

12.
钟韵  曹艳 《城市观察》2013,23(1):133-141,174
城市更新目前已成为融合社会、经济、文化和物质环境全面复兴的城市公共政策,对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对旧村庄、旧厂房、旧城镇等“三旧”区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拟以广州北岸文化码头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城市更新下三旧改造区域的用地效益。研究发现,经历城市更新后,北岸文化码头区域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土地单位产出的提高,而用地的集聚效益尚不显著;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则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三旧"改造作为盘活存量土地、破解征地拆迁难的政策,突破了政府主导土地再开发的局限性,其政策核心是政府与原土地使用权人分享土地再开发权。基于厦门的旧厂房改造政策设计与规划实践,分析政府和企业在旧厂房再开发中的利益关系。提出按照土地再开发权分享的原则,进行政策设计,包括改造用途的限定,提供"菜单式"的改造模式和利益分享方案。对三年来旧厂房改造政策的实施成效进行评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下一步工作改进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严若谷 《城市观察》2014,(1):100-109
以深圳蛇口工业区"南海意库"改造为例,探讨计划延续型旧工业区在创意旅游改造中的空间再产出机制。重点探讨历史路径依赖作用下,旧工业区综合开发运营企业以及政府力在空间再生产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相关的产出效果。一方面,这种综合开发运营企业集团对自有旧工业空间所实施的再生产活动是企业对其早期开发空间的二次拓展与优化,是一种企业自组织内部的再生产活动。出于对所管辖片区整体功能优化和片区竞争力提升的目标,能够在改造的经济产出和社会产出之间实现边际效益最大化的平衡。另一方面,旧工业区创意旅游改造是城市经济不断高级化的具体空间载体,通过旧工业区改造,满足了对后现代经济下城市消费主义、艺术、休闲等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性空间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对人心理健康影响分析关注度不足,本研究通过SCL-90量表测试法分析了旧工业建筑更新前后对心理健康影响和运用PANAS研究法分析了旧工业建筑更新后使用者情绪影响,表明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应充分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影响。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表明作为旧工业建筑改造五大设计因子的合理运用可对人的心理健康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五大设计元素如何合理利用提出了运用引导。  相似文献   

16.
徐莹  黄健文 《城市观察》2011,12(2):60-66
我国旧城更新改造的相关称谓从最初的“旧城改建”到最近的“三旧”改造,其间出现的多元变化反映了称谓背后的旧城更新改造观念转变。本文从我国旧城的更新改造背景了解、相关称谓区分解释、观念转变剖析以及观念转变意义总结这几方面加以探讨,指出虽然旧城更新改造观念在从总体来看取得了进步,但相关称谓的研究改进仍不容忽视,而称谓背后的正确观念树立更需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17.
冷战史研究,是后冷战时期国际学术界高度重视的研究内容,这一研究始终与“冷战”缠绕在一起,正因为此,形成的是局限性极强的“旧研究”。自上世纪40年代末起,冷战史的“旧研究”,包括“正统派”、“正统派的现实主义改良派”、“修正派”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庆大量尚在使用寿命期内的旧厂区住宅被简单推翻重建,既不利于城市文脉传承也造成了资源浪费。为使该问题得到改善,文章以目前我国廉租房建设的发展现状为基础,通过对重庆市旧厂区住宅现状以及廉租房空间需求进行详细调研,并结合相关研究,提出"将城市旧厂区旧住宅改造为廉租房"的新思路,并从套内空间、套型组合以及建筑公共空间等几方面提出旧厂区住宅建筑的改造策略和方法,为我国廉租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邓玉英 《职业》2011,(11):170-171
某机械加工厂原有的旧剪板机在剪切整个过程中操作比较繁琐,不灵活,生产效率低,随着工厂的发展,当要求量多、规格多以及要求效率高时,旧的剪板机就无法满足生产要求。考虑到购新剪板机的费用和旧剪板机的处理,决定对旧剪板机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旧文化和旧文学的日趋绝灭,人们欣赏旧诗文的兴趣和能力也越来越衰退了。在某种意义上,这真是咱们中国人的一种悲哀。将来的中国人中,肯定还会是越来越少的人能够“懂”诗,但他们那种“懂”法,肯定会和我这一辈子的“懂”法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