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大屠杀与南京市民的创伤记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京大屠杀是南京市民记忆中永远无法忘却的一页。 1982年 ,日本教科书事件后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纪念碑相继建成 ,架通了南京市民连接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记忆通道。在南京市民的创伤记忆中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与现实生活中的民族情感 ,两者相互缠绕 ,共存共生。幸存者对大屠杀的史实记忆刻骨铭心 ,而他们的情感记忆更多的则表现为宽容。南京市民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已超越了原始复仇阶段。创伤记忆理应置换为人类追求和平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与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都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进行了严肃的审理与庄严的判决.但是过去史学界对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研究较多,而对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研究不够,甚至重视不够.本文对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设立的历史背景、审理南京大屠杀案的过程、特点及其重要意义作一阐述,指出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理南京大屠杀案,具有合法性、严密性、典型性与宽严结合的政策性等特点,其所确认的“日军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战俘与平民三十万人以上”,具有不容置疑的历史权威性.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的审判有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所不能替代的特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京大屠杀60年祭———对南京大屠杀历史影响的思考孙宅巍(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南京210013)发生在1937年底、1938年初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以其巨大的规模和残忍的手段,曾使全世界为之震惊。那扬子江畔的累累白骨,秦淮河水的无尽...  相似文献   

4.
战后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案的审判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检举战争罪犯、搜集证据、法庭审判以及判决执行等各个环节中都有社会的积极参与。通过媒体报道、公开审判以及专题电影的公映等传播方式,审判的社会影响范围得以扩大。通过当时的报刊以及法庭的相关记录,不难体认到民众认知的诸多面相以及审判在社会层面的实际影响。审判使受害者的个体创伤记忆得以申诉并在社会广泛传播,由此产生了早期关于侵华日军南京暴行的集体记忆。由于国共内战以及冷战的意识形态影响,解放后对南京大屠杀案审判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审判与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早期集体记忆生成的关系被漠视或者被淡忘。  相似文献   

5.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并随即实施的大屠杀,不仅杀死了30多万中国军民,而且烧毁了南京三分之一的城市建筑,摧毁了南京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更将自1927年4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定都以来十年建设的成果几乎扫荡殆尽.本文对日军大屠杀以前南京的建设成就与社会风貌进行论述与解读,从而深切感受与深刻认识日军大屠杀对南京近代化进程的严重破坏与阻挠.日本的侵华战争的罪恶影响,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最典型的事例.  相似文献   

6.
抗战胜利后,在主客观条件都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南京调查敌人罪行委员会、南京市抗战损失委员会和南京大屠杀案调查委员会三个专门调查机构从不同角度对南京大屠杀案进行了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尽管这一调查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极个别统计数字的可信度也不高,但战后国民政府通过社会调查所获得的大量人证物证揭示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同时也在同盟国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南京国防部军事法庭南京大屠杀案的审判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南京大屠杀的准备、实施和延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举世瞩目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有其特定的时空范畴。离开了特定的时间、空间,便不成其为“南京大屠杀”。但是,若要认真界定南京大屠杀的时间与空间,尤其是界定其时空范围的边界,也并不容易。同时,南京大屠杀暴行自身也有其准备、实施和延伸的发展过程。这一完整的发展过程的时空范围,必然要大大超越南京大屠杀本身的时空范围。这就涉及到了南京大屠杀暴行本身与南京周边地区暴行这样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不同概念。把南京大屠杀暴行与南京周边暴行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对于完整地认识南京大屠杀的本质及其相关的时空联系,均…  相似文献   

8.
"南京大屠杀期间究竟有无朝鲜人组成的日本军"这个问题,在网络上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论者运用参加南京大屠杀日军部队的建制、近代韩国建国历史与战时征兵制等史料,对这一论题进行理性的、实事求是的史学分析,得出南京大屠杀期间肯定没有朝鲜人组成的日本军的结论.以廓清认知,还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9.
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宅巍同志主编的50余万字的学术专著《南京大屠杀》(北京出版社1997年5月版)终于问世了。近年来南京大屠杀事件愈来愈成为海峡两岸及国际上关注的热点,极少数别有用心的日本政客不断跳出来妄图推翻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国际上围绕南京大屠杀事件各种学术派别的论著不断涌现,一批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新资料被发现和揭露,人们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认识和思考也不断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大屠杀》的主编、副主编认为有必要对南京大屠杀事件进行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研究。他们抱着一种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鼓…  相似文献   

10.
○问 ●答 为了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全面了解南京大屠杀问题研究的历史意义,本刊邀请南京市档案馆夏蓓和南京大学吕晶与《南京大屠杀全史》主编张宪文教授展开对话,就《全史》的宗旨、意义和学术创新等多方面为读者进行专业性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国内南京大屠杀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华暴行中最具代表性的本事件。但从20世纪80年代“教科书事件”开始,日本国内右派就不断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运动,到了今年1月23日更发展为在大阪国际和平会议中心召开“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彻底检证会”。这一系列违背历史事实的具有军国主义性质、美化侵略战争、否定南京大屠杀的翻案活动,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的高度重视,国内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史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拟对近几年来国内南京大屠杀研究状况作一回顾与展望。一近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日本少数右翼势力,不断妄图为侵华日军血腥屠杀我30万南京同胞的罪责翻案.拓殖大学讲帅田中正明以“‘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为题,专著一书,大发谬沦;另一名作家山本七平在《我方的日本军》一书中,诬称南京大屠杀为“无稽之谈”.最近,日本众议员石原慎太郎又声称,“中国方而应该提出证据,我不认为发生过所谓的大屠杀”、他们进行翻案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法,是抓住南京大屠杀事件中的尸体掩理和处理活动,大作文章,然而,与他们的愿望相反.大量关于尸体处理的档案、口碑资料.恰恰证明了30万南京同胞惨遗屠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试论南京大屠杀中的“安全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37年12月至1938年2月,南京失陷前后,曾经在“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主持下,出现过一个专门保障难民安全与生活的“安全区”(又叫“难民区”)。一度有近30万人,麇集在这个不到4平方公里的狭小范围内。安全区的设立与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南京市民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与铁蹄下所受到的损失。安全区问题直接关系到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深入研究。可以说,要研究南京大屠杀,就不能不搞清南京安全区的来龙去脉,在安全区内发生的各种暴行,以及安全区所发挥的作用。可是,迄今为止,在对南京大屠杀问题的研究中,还很少见到专门论述安全区的文章,笔者不揣浅陋,试以近年来所搜集到的资料,对安全区作一粗浅的论述,以就教于史界。  相似文献   

14.
南京大屠杀与日军的预谋孙宅巍在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中,经战后中国军事法庭认定,被屠杀的中国同胞达30万人以上。中国人民在这一悲惨事件中,蒙受了巨大的灾难和屈辱。人们有理由从这一恶性事件的起因中,去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吸取教训,使类似的历史悲剧不再...  相似文献   

15.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是反人类的种族大屠杀事件。反屠杀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意义在于教育人们以史为鉴,不忘国耻。但我国转型期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都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建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论南京大屠杀真相的早期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日本右翼势力故意声称 ,南京大屠杀并无早期传播 ,似乎是事后人为制造出来的。事实证明 ,南京大屠杀与南京大屠杀的早期传播 ,都是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差不多与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同步 ,即有英美记者向世界发出了关于暴行最早的快讯 ,多国西方人士对日军的暴行作出了强烈抗议和谴责 ;稍后 ,又有多家中国报刊发表了对从南京逃出难民的独家采访 ;同时 ,国共两党均对暴行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本文系统论述了南京大屠杀真相早期传播的渠道和功能 ,并就此作出相关评价。  相似文献   

17.
在日军大屠杀期间始终留驻南京的二十多名西方侨民,除了忙于"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与"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的工作,奋不顾身地救护中国难民,与失去人性的日军暴行斗争外,还冒险用他们的笔与照相机乃至电影摄影机,记录下他们亲见亲闻的日军暴行,然后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与途径,冲破日军的重重封锁,将这些极其珍贵的材料,送往上海与海外,提供给各国新闻媒体;同时他们抓住一切机会发表演说,进行社会调查等,向全世界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这是他们为中国人民抗战事业作出的又一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日本军国主义以“在乡军人会”等群众性组织为其社会基础,又与天皇制度、神道、“武士道”精神等紧密结合,在近代日本社会,形成一般极其凶恶的势力。日本军国主义以无休止地对外扩张为其特点。扩张需要征服,征服离不开暴力。军国主义的残暴、野蛮与疯狂,是一切战争暴行之源。日本军国主义企图通过恐怖手段,在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进行大规模屠杀,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中国人民停止抵抗。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恶性膨胀的产物。日本军国主义是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二次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已经覆灭。但是,日本国内极少数右翼分子与政客,一次又一次地在南京大屠杀,以及对中国和东南亚侵略的问题上,进行翻案活动。我们必须对这一危险倾向,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南京大屠杀期间,侵华日军公然违背国际公法,大肆屠杀中国难民和俘虏,即使是在南京国际安全区内也不例外.多年来,对已遁入南京国际安全区但又遭到杀害的遇难者究竟有多少?他们是以怎样的方式遇难的?诸如此类问题,史学界一直没有深入考证与研究.笔者根据现存的历史资料和编撰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数据库,初步分析了已掌握的南京国际安全区遇难者人数和各种遇难方式,将有记载的国际安全区部分遇难者名录整理出来,并对这些遇难者的性别、年龄、职业进行详实、具体的分析,以便更好地揭露侵华日军曾在南京国际安全区肆无忌惮迫害中国人民的暴行.  相似文献   

20.
日本天皇裕仁与南京大屠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裕仁与南京大屠杀有着深刻的联系。他签发的进攻南京的命令 ,彻底改变了南京的命运 ;他特别任命的两名前线军事主将 ,直接指导实施了屠杀行动 ;他完全知道大屠杀的发生 ,采取的却是默认和纵容的态度 ,没有采取任何制止措施 ;他发布的褒奖敕语 ,实际使大屠杀合法化 ,直接导致了大屠杀的升级和扩大 ;他亲自召见大屠杀的三名主犯 ,表现出对大屠杀及刽子手肯定与赞赏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