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型企业是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它是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载体,创新型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持续创新。制度结构是影响和作用创新型企业创新动力最核心的要素,其中,产权制度安排、企业家管理机制、企业内部人才资源管理机制以及技术创新管理机制是创新型企业增强内部动力最重要的驱动力。此外,政府的支持政策、良好的市场环境等也是影响和作用创新型企业外部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关于技术创新主体的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究竟什么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我国企业是否已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两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关于第一个问题,本文认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只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政府则是制度创新的主体。对于第二个问题,本文则针对我国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传统观点,分别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技术创新产出三个不同层面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我国企业已开始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因此相应地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外资经济为主和以内资经济为主,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两种模式,两者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战略上看,以内资经济为主更具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增强非公有制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创品牌是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建立在高度分工协作基础上的产业集群,是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的制度创新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4.
对企业而言,制度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而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企业只有同时注重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才能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断拓展空间。新疆企业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陈旧观念,大力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完善和健全企业的各项制度,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制度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政府和企业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最重要的参与者.为了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作为制度创新主体的政府要通过完善财税及金融制度解决融资难题,通过法律制度创新提供良好的产权保障环境,通过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突破人才瓶颈.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要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要在技术引进的同时加强消化再创新;要健全合作机制,发挥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伴随着政府对企业创新活动干预的增加,政府规制负担同样对企业创新造成了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1999—2009年的面板数据,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实证检验政府规制负担、中介组织发展和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干预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当政府规制对企业两种创新活动的干预达到平衡时,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实现较高的水平;政府规模的减小显著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中介组织发展水平显著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中介组织在政府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企业成长为技术创新主体与经济的持续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精髓 ,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动力。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弱是制约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必须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 ;强化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意识 ,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和公共组织在促进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面临制度创新滞后、管理方式粗放、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 ,民营科技企业必须不断克服自身缺陷 ,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及技术创新 ,在以国际化、信息化、科技产业化为特征的民营科技企业“二次创业”中抓住机遇 ,实现民营科技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创新型企业是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它是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载体,创新型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持续创新。制度结构是影响和作用创新型企业创新动力最核心的要素,其中,产权制度安排、企业家管理机制、企业内部人才资源管理机制以及技术创新管理机制是创新型企业增强内部动力最重要的驱动力。此外,政府的支持政策、良好的市场环境等也是影响和作用创新型企业外部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1.激励机制欠缺由于受计划经济的惯性推动,我国企业无论从外部还是内部都缺乏对技术创新的有效激励,创新主体地位难以确立。从外部机制看,政企不分的情况未得到根本改善,地方政府没能很好地从计划体制下的直接介入式管理转化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服务,企业没有充分的决策权,创新的自主性大受影响。从企业内部看,制度再造缓慢,产权界定模糊,法人治理存在严重缺陷,经营者重速度、轻效益,不愿着力向内挖潜、改造和创新,技术参与分配的创新机制无法形成,造成企业难以从战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增强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及企业持续成长性的协同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持续成长是企业实现其它目标的前提。企业要持续成长,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种创新协同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长性。因此有必要对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企业成长性三者协同度进行计量研究。本文分别研究了技术创新、企业产权、公司治理、组织创新、企业文化创新及企业成长共六个子系统的有序度,随后研究了技术创新与其它五个子系统的协同度以及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度,最后研究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以及企业成长性的协同度。本文认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序度高并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成长,只有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保持较高的协同度,才能够促进企业的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12.
"亚太模式"曾经造就了亚洲"四小龙"及日本的经济奇迹,继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遭到质疑后,"亚太模式"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再次遭遇范式危机.这种以政府作用、出口导向为特征和主要内容的"亚太模式"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需作重大调整.制度创新而不是技术创新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所在,政府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仍应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以往政府主导不同的是,政府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应体现在以服务为宗旨,立足于有利于中观产业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技术创新,从国家宏观层面创造和营造适合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上.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的核心是法律制度建设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技术创新法律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 ,探讨了技术创新法律制度建设的原则 ,并主张从技术创新主体、技术创新中介服务组织、风险投资以及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监督和管理几个方面加强技术创新法律制度建设 ,为企业技术创新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企业自主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等。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阻碍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因此,需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云南企业面临的背景,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形成、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和我国即将加入 WTO;二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在这样的形势下,云南企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抗御风险的能力,根本在于持续地进行创新。云南企业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云南企业的现状,目前重点应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四个方面作出努力。而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理念创新是关键,制度创新是前提,管理创新是基础,技术创新是先导。  相似文献   

16.
艾尔斯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变革与制度阻力成反比,在经济发展中,技术过程所形成的价值是普遍的价值,要以技术是否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判断标准。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诸多问题,必须强化对技术发展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企业制度创新、市场制度创新和政府政策创新推动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7.
剖析集群创新--西樵纺织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一个纺织产业集群的深入调查研究 ,描述、分析为推动产业集群而建立的创新中心的起源、结构、功能和相关行动者的角色。研究发现 ,产业竞争刺激了技术创新的需求 ,创新中心拥有技术研发、信息推广、电子商务、培训交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并发挥相应的功能 ,取得了不少成效。地方政府是技术创新最主要的行动者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需求者和被动的受益者 ;同业商会是技术创新的辅助者 ;大学和科研机构、其它中介组织是外来的互利参与者。各方以地方政府为核心 ,形成了技术创新的制度化网路。创新中心的建立和发展是地方政府因应技术创新的需求所作的一种制度安排。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不再有选择地直接介入企业的运作 ,扮演官员与企业家的双重角色 ,而是置身于企业之外为整个产业提供公共产品 ,进入了“后地方法团主义”时代。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可以看成是企业或其主要代表人企业家的行为,也可以视为政府及其部门的行为。政府和企业行为人都有充分的理由成为这次企业制度创新的主体。然而从目前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情况来看,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在设计企业制度创新主体过程中,更多的场合是倾向于将企业行为人视为制度创新的主体。从政府方面来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虽是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制度能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但是究竟如何进行制度创新,政府只是在宏观上勾画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与…  相似文献   

19.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高度依赖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讨论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如何在合意的机制设计引导下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从“技术+制度”融合的视角揭示“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提出要深刻理解“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技术创新逻辑与制度创新逻辑,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向互动、深度融通和优势互补,来放大绿色技术创新对“双碳”目标实现的支撑作用。建议在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时充分调动各方面、各部门的积极性,考虑多主体的合理利益诉求,推动“技术”和“制度”的深度互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协调机制和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3,(9):202-205
21世纪以来,全球性产业结构向更能发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方向转变。区域经济内的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政府主导作用的企业技术创新成为一种区域现象,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在区域经济内的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进行角色定位,并支持企业创新,以达到创新联盟实现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