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制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术形态成效不大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政治与学术的纠缠,哲学政治化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术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二是文化差异的制约,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制约着相互之间的对接或融通;三是理论自觉的缺失,由于"苏联模式"的哲学教科书影响、中国传统的注经释义思想和教条主义的制约,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缺乏理论创新的自觉性;四是知识素养和研究视野的局限,导致了无法形成理论共识。  相似文献   

2.
陈胤 《理论界》2009,(10):83-84
20多年来中国哲学界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为重新界定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理论形态以及实践功能,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角度.实践唯物主义是哲学界针对旧有的教科书体系的缺陷而提出、形成和发展的,它打破了旧有体系一统天下的局面,重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国哲学体系的重新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引发出了一股研究热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价值,促进了学术界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人学的发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苏培君 《江汉论坛》2022,(11):13-20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是用中国精神、中国话语重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形态。这一重塑于方法论上不仅关涉由选择性继承原则向整体性继承原则的新生转进,同时还应在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统摄下的中国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两个维度递次展开,凭借批判性创新原则规定新的出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向度。纵观国内外研究,冯契先生可谓批判性创新原则的先行探索者之一,他所提出的“转识成智”的原则不仅突破了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桎梏,而且使得中国传统智慧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内得到了充分展现。基于此,才能进一步探讨由“转识成智”向“交往生成”逻辑延展的必然性,从而为新时代“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形态培育系统而深厚的方法论根基。  相似文献   

4.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方法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中一个重要问题。从方法论角度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需要实现“四个转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上,实现由体系研究到问题研究的转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方式上,实现由传统解释到返本开新的转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上,实现由革命批判到建设创造的转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视域上,实现由中国化到世界化的转变。据此,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发展的内容不断完善,方法不断自觉,形态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5.
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就是思想性的历史,哲学史就是历史性的思想。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最重要的路径之一就是研究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对其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逻辑进程、所形成的思想格局以及思想图谱、所呈现的基本内容及其规律等作出全方位的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以来“化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彻底实现了“中国化”,即确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地位,并整体性地呈现出“一体多样”的思想格局。总体上看,这一思想格局具体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即从“一体一样”到“一体多样”再到“多样一体”的历史阶段。这一思想格局的形成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实现了“再度青春化”,焕发了青春活力。面向未来,构建“多样一体”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重在凸显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性”和“主体性”,以梳理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为着眼点,研究“一体”与“多样”的辩证关系,聚焦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历史进程中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等,并在上述问题的反思中赋予既有哲学学术体系以新的时代内涵、思想内涵、文明内涵,继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创立过程中的最重要创新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观,对哲学的全新阐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魅力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中国的最大创新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新的世纪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就是实现马克思主哲学的完全中国化。  相似文献   

7.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界发生了令人欣慰的新变化。以改革为背景,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通过对原来教科书体系为代表的教条主义的批判,重新从马克思哲学的“本文”的诠释中,发掘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以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体系。这就产生了实践唯物主义话派。不论是实践本体论,或实践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都把实践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充分肯定了马克思所完成的哲学变革,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充满生命活力和…  相似文献   

8.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新形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史、流变史、发展史,着 重从哲学形态上进行研究,进而在此基础上建构充分反映当代特征和实践需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国化的新形态,既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 论创新的必然要求。建构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形态,将作为当代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方 面或当代中国哲学的一种现实形态而存在,它将成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民族精神的集中表达,成 为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9.
郑毅 《学术研究》2000,(3):42-43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高齐云先生的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探微》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全书分四编 ,共 46万字。该书以新唯物主义产生、检证、完善的历史发展为经线 ,以新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逻辑体系的理论结构为纬线 ,深刻细致地揭示、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 ,并提出、阐述了一系列独到的观点 ,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提供了新的方法 ,开拓了新的思路。该书是同类著作中最优秀的一部。第一 ,清除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式和神圣化的曲解 ,恢复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批判的本质。以前 ,人们在学习、研究马…  相似文献   

10.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哲学意义,它掀开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篇章,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在新的条件下的继续。以人为本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本体论和价值论的基础,而构建和谐社会则为辩证法的存在形态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为新时代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根本的致思理路。  相似文献   

11.
<正>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创立,实现了整个人类哲学思维的深刻的变革,哲学的发展因此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笔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贯穿着两条基本的理论线索:第一,是整个人类哲学思想体系的“转型”,即“知识总汇”的、“科学的科学”的旧哲学体系这种“全部以往所理解的哲学”的终结,以及以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为主旨的新哲学形态的出现;第二,是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转型”,即从以说明物的存在的客观性为中心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向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为出发点、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的转变.完成这两个方面的转变,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伟大变革的基本内容,也是构成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哲学体系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形态”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元正 《学术研究》2000,3(1):38-46
本文认为,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实现了以革命为主题到以发展为主题的转换,这是5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深刻的变化。而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形成,则是5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重大成果。因此,顺应时代发展之大势,努力建构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完备的理论形态,是今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最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一、毛泽东思想方法论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和理论特点,就是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科学方法论体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获得了相对独立的理论表现形态。有人把毛泽东对思想方法论的探索,分为四个阶段:①理论准备阶段。主要指毛泽东开始革命活动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是毛泽东从对哲学理论的探索到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首先,从改造中国出发,以哲学研究为根本,注重哲学在改造中国过程中的应用,以便达到从根本上变革中国旧的传统思维方法的目标。其次,…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走过了90余年的风雨征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90余年的发展中呈现出了色彩斑斓和丰富多彩的画卷,并产生了独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大体上有三种主流形态,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与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种形态,它是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马克思的新发现(即唯物史观)三者之总和;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先驱进行艰难探索的理论成果;“实践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种形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这对繁荣和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蓬勃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新世纪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为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有利的国内外文化环境与契机。新世纪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将会呈现以下基本趋势与特征:即具体形态的丰富多样性、强烈的理论实践性、在新基础上的高度综合性和中国化的民族性。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总结发展着的实践经验;坚持开放性发展原则,以开放性态势吸取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主体性原则,构建新时代的哲学形态。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学术界的传播和研究的近百年历史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形态和"在场"方式。近20年,由对苏联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为先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进入一种多样并存状态。在许多研究者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在多样化的研究方式所形成的"视界融合"中,才能突破原生态的马克思哲学所具有的"具体历史时空方面的限制",获得当代形态和当代意义。问题在于,这种多样化研究大都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某种西方社会思潮或理论观点的拼接,而多样化研究视界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的联系要远远弱化于它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或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艾思奇《大众哲学》的思想内涵及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除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视域来解读外,还需要从20世纪中国哲学视域来解读。20世纪30年代的唯物辩证法论战,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问题;艾思奇对论战的参与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深刻影响了《大众哲学》的思路、结构与内容。正是在这场论战中,艾思奇通过批判张东荪、叶青的哲学思路和思维方法,形成了阐发辩证法唯物论体系的思路,并根据这一思路在《大众哲学》中对辩证法唯物论体系作了大众化的阐释,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方向。只有看到《大众哲学》的多方面贡献、意义与影响,才能对《大众哲学》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价值作出深刻而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就是站在现代化科技成就的基础上,面向中国和全球问题,努力开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时代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科书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思想在场的主要方式.教科书改革范式的出场,旨在打破前苏联和中国几十年来用僵化和教条化方式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以解放思想和改革精神重写教科书.教科书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因素:一是重写新的时代精神;二是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和体系;三是重建学科体系.经过包括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一书在内的诸多学者的努力,实现了学术史范式图谱的格式塔转换,并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发展.概括地讲,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形成了四大轴心范式,并对应生成四个坐标和四个理论学术图景.轴心—坐标—图景转换形成构变,变化整体构成范式图谱,这些便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史创新的谱系.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哲学的本质所在,有识之士对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生长点视角予以关注更是犹如雨后春笋般再现。在此从点、线、面、体相协调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生长点进行研究,以温州经验的哲学总结为切入点,以当代中国经验的哲学总结为立足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时代发展为基本点,把这三个点连成线,组成面,构成体。进而提出了温州哲学是地方哲学的一个典型代表,地方哲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方形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