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张华金邓小平把共同富裕看作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属性。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全面理解共同富裕的理论含义,探求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联系机制,这对我们深入领会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三题马传景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他说,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之一,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第二,在强调共同富裕的同时,允许并鼓...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同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成为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同时邓小平认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手段和途径,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学习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邸乘光“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社会主义的旗帜和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要义。认真学习、正确把握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对于我们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对社会主义的 认识和理解也要与时俱进是邓小平发展观的显著特点;邓小平发展观集中体现了人民共同富裕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吴广良,吴国柱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全面系统地把握这一思想,对于坚定人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共同富裕的本质含义和现实前提什么是共同富裕?以往人们常常把它看...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与深圳扶贫的实践杨立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优越性,鼓励部分先富和先富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按市场经济规律走共同富裕之路,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深圳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倡办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共同富裕观 ,产生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其核心思想是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先富带动后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 ,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要避免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方面,也是邓小平人权思想的核心。邓小平解决中国人权问题的着眼点是: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发展生产力,摆脱贫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因此,坚持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保证社会主义人权的要求,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人权的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的特征,对保证人权的全面实现,消除非人权现象的根源,防止非人权现象的产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共同富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人权主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是贯穿于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一条红线,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的根本标志,是社会主义的旗帜、灯塔、指针,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条件。因此,邓小平从不同视角系统地阐述了共同富裕的思想,形成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 ,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基础上 ,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 ,积极探索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可贵成果。但由于受到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的限制 ,其思想认识也曾出现过偏差和失误。毛泽东的探索 ,为邓小平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邓小平正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了允许部分先富、然后带动大家共同富裕“大政策”,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在领导我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民族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问题。这个理论具...  相似文献   

13.
来稿摘登     
●邓小平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性贡献蔡捷、李子英(天津商学院)概括为两点:①邓小平为国企改革提供了理论先导和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先导和灵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前提;坚持公有制与共同富裕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原则;“三个有利于”标准既是推动国企改革的动力,也是评价其功过是非的标准。②邓小平提出了国企改革理论的主要内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国情,笔者认为,所谓共同富裕具有相互关联的两层含义:其一是指所有劳动者的实际收入都有很大的提高,都摆脱了绝对贫穷状态,过上了美好、充裕的生活;其二是指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是太大。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邓小平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事实表明,10几年来,全国各族人民朝着邓小平所指引的共同富裕的道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根据政府的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8,(4):53-60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坚持"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目的"有机统一,其实践性特征、结构性特征以及剥削现象存续与消灭剥削制度的张力、契合共同富裕的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的张力,内生了理论创新的本质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创新,主要表现为其中蕴含的四大公理:一是以人民为中心,二是共同富裕,三是政府—市场二元协同,四是合作共赢。这四大公理在多个方面超越了西方经济学原理,指引社会主义本质现实彰显机制运行,依据这四大公理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生产关系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石,它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同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二是同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逐步解决联系在一起;三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联系在一起,由此构成一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一个理论体系,其基本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是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而是绝大多数人的包括物质、政治、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富裕。这一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中国的具体国情;其理论依据是社会主义本质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学习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揭示了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赋予共同富裕以时代和中国特色的丰富内涵,论证共同富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崇高地位,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党的宗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完整的共同富裕理论.它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共同富裕理论包括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本质关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思路、时机、条件与主要途径等内容.它们对于我们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目标,建设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共同富裕是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思想理论。这一科学思想理论产生于中国大地,既有其形成的历史条件,又有其深刻的国际背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决定了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科学思想理论具有四大特色:继承性、求实性、原则性和创新性。一、共同富裕思想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共同富裕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千百年来人们努力追求的共同理想),又是一个新时代的科学新名词(邓小平率先提出使用共同富裕之词)。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来讲,它是以马、恩、列、斯、毛为代表的对社会主义共富思想探索的继续,是马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