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则徐禁烟抗英的法律思想邱远猷(首都师大政法系)1995年8月31日,是我国近代杰出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10周年。林则徐一生为官40年,做了不少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好事,而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事业还是禁烟抗英。在禁烟抗英活动中,他充分运用法律武器去进行斗争...  相似文献   

2.
林则徐,作为我国近代史开端的杰出的爱国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以他在禁烟抗英斗争中的历史贡献和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而载入中华民族的英雄史册,赢得了“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的光辉历史地位。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幅浮雕  相似文献   

3.
<正>鸦片战争中,广东民众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序幕。这场斗争,始于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中经广州三元里之役,直到1841年下半年至战争结束为止的广州城保卫战。在这场持续两年,规模广大的斗争中,广东民众多次沉重打击西方侵略者,赢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 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民众抗英斗争之所以成效卓著,其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因为中国近代反帝斗争的主体——城乡劳动民众,得到较充分的动员,使这场斗争有着极为  相似文献   

4.
论林则徐外交思想的形成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出于对敌斗争的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西方情况。尤其是《澳门新闻纸》和《国际法》,为其摆脱传统夷夏旧观念的束缚,形成具有近代意义的外交思想产生了巨大作用。林则徐自觉运用国际公认的法律和准则,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使“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具有了新的内容,并敏锐地觉察到贸易与外交的密切关系。这些特点,决定了他的外交思想是中国外交观念和政策在面向世界、从传统走向近代历程中的第一步,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林则徐与澳门的关系,主要是在他受命钦差“使粤”时期和粤督任内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时刻,一方面,坚持行使中国对澳门主权,开展反击英国侵略者企图利用、控制、占领澳门的斗争;另方面,以澳门为窗口,组织翻译《澳门新闻纸》“探访夷情”,放眼世界,开始迈出走向“近代”的步伐。本文着重探讨他为捍卫中国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斗争。这场斗争,就其发展特点而论,大致可以划分为反利用、反控制、反占领3个阶段。 (一) 第一阶段,反利用阶段。以反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企图利用澳门对抗林则徐收缴鸦片的斗争为主要内容。时间从林则徐使粤始,到1839年5月24日义律和所有英国人离开广州前往澳门  相似文献   

6.
纪念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是一次富有成果的学术会议。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林则徐和鸦片战争。到会的同志,紧紧地围绕着这个主题,比较全面、详细地分析林则徐这个杰出的历史人物,从他的禁烟活动、抗英反侵略斗争到他的思想和在各地的政绩。此外,许多论文还涉及对林则徐所处的时代、鸦片战争、社会状  相似文献   

7.
<正>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和抗击英国侵略的斗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穆陶所著《林则徐》一书(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展现的正是一个半世纪以前那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林则徐所处的时代,乃中国在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下由盛转衰的时期。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昧于世界大势的发展变化,以致于落伍于西方却茫然无知。同时,清朝统治危机四伏,吏治昏暗,军纪不整,鸦片泛滥,民生凋敝。而西方殖民主义则通过向中国贩卖鸦片获取厚利,又依恃坚船利炮试图叩开中国的大门。于是,时代呼唤国人的觉醒,时代要求有识之士的奋起,林则徐恰是率先投身于反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斗争的民族英雄和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一  相似文献   

8.
林则徐与澳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分赴广东查禁鸦片期间 ,为严厉打击英国侵略分子 ,积极争取了澳葡当局的合作 ,充分利用了澳门在了解世界中的窗口作用。因此 ,澳门在林则徐禁烟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道光帝宁是中国抵抗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道光帝对英斗争指导思想直接决定着中国抗英斗争的进程和结局。对于道光帝对英斗争指导思想,军史学界未有专文论及,这是鸦片战争史研究中的一大不足。鉴于此,本文拟系统考察鸦片战争时期道光帝对英斗争指导思想的演变,并作简要评说。鸦片战争的爆发,以1839年9月4日(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七日)九龙之战为标志,而道光帝对英斗争指导思想产生在九龙之战之前,因此,考察道光帝对英斗争指导思想应从广东禁烟始。自1838年年底道光帝颁给林则徐钦差大臣关防,命驰赴广州查办海口事件起,至…  相似文献   

10.
林则徐、魏源、徐继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路人物。1839年,林则徐受命赴广东禁烟。在与奸诈的鸦片贩子、蛮横的英国官员直接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深感“不谙夷情”之苦,于是,用了许多翻译人员,又指点洋商、通事、引水二三十位,到处探听消息,按日期呈递登记在簿上。他自己不辞辛苦,常时习用,凡有所得,记在心中,因而添了许多知识”“。林则徐还命令部属翻译英国商人主办的《广州周报》、《广州纪事报》等刊物,编成《澳门新闻纸》,又从中择要编成《澳门月报》,在“论中国”、“论禁烟”等栏目中,综述外人的言论。又译出瑞士…  相似文献   

11.
在林则徐的毕生事业中,禁烟应居首要地位.在禁烟中,林则徐以医药为手段,结合必要的行政措施,使数以百万计的吸毒者,脱离痼毒的苦海,恢复了健康.现在仅就林则徐禁烟事业与青浦医生何书田的关系,试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林则徐领导中国禁烟运动,率先走上了国际扫毒斗争的舞台。150年之后,当今世界的扫毒斗争,表明吸毒严重威胁着全球。本文仅从“禁毒”的角度作些阐述并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13.
鸦片战争后期,坚持禁烟抗英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林则徐被遣戍伊犁。他身在冰天雪地,精神却在凌空翱翔!带病研讨新疆史地,潜心讲求筹边之策。此时正值战后英国对中国进行空前的掠夺,巨额赔款加上战争的破坏和消耗,使清廷财政拮据,对新疆的经费开支,不能不感到短绌。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秋冬,林则徐协助伊犁将军布彦泰,在三棵树、红柳湾迤东垦地三万三千三百五十亩,举办“民屯”;在阿勒卜斯垦地十六万一千余  相似文献   

14.
《夷氛闻记》的作者梁廷楠(1796~1861),广东顺德县人。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爱国士绅,先后被几任两广总督邓廷桢、林则徐、祁(土贡)、徐广缙等延入幕府,与林则徐的关系尤为密切。林则徐禁烟方案,抗英斗争策略的制定,他都起了很大作用。鸦片战争之后,他亲自领导了反英人入广州城的斗争,因反英人入城斗争的胜利,清廷赏其内阁中书,加侍读衔。他博学多才,先后撰写了《粤海关志》、《海国四说》、《夷氛闻记》等书,尤以《夷氛闻记》一书最为著名。 《夷氛闻记》共分五卷。记叙了鸦片战争的全过程。划分了战争的几个主要阶段,卷一战前,卷五战后,中间三卷述战争始末,而以英国发动侵华战争和清政府大规模用兵广东、江浙作为阶段划分的标界,这样分卷记叙,眉目既清,又比较科学,奠定了鸦片战争史基本框架的雏形。  相似文献   

15.
哈密,北依天山,南临瀚海,东接嘉峪关,西通吐鲁番,是新疆东部的门户和中西交通的要道.鸦片战争后期,杰出的爱国政治家林则徐因禁烟抗英无辜戴罪,被流放新疆达三年之久,他曾三临哈密,先是经哈密抵达  相似文献   

16.
林则徐在 182 3~ 1837年 ,先后任江苏淮海道、按察使、布政使及巡抚等。在江苏任内 ,尤其是在 1832~ 1837年任江苏巡抚期间 ,他大力选拔人才、整顿吏治 ,推广农业技术 ,积极兴修水利、赈灾救民、努力改革盐政和漕运 ,并开始了早期禁烟和反对外国入侵的斗争 ,充分显示了这一时期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特色 ,为其 184 0~ 184 2年在广东领导禁烟斗争和抗击英国殖民侵略斗争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和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表现是多方面的,今天我们继承和弘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讴歌和赞颂他热爱祖国的业绩.(一)在民族危机的严重时刻,林则徐坚决禁烟和反抗外国侵略者由于近代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派遣大批船队到中国进行鸦片"走私贸易"的结果,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鸦片之流毒,从  相似文献   

18.
姚莹述论     
<正> 姚莹和林则徐同年,但比林多活了三年.两人官阶不同而生活经历性质却大致相同.他们对内热心于改革弊政,对外坚决禁烟,反对侵略.然“二臣者,皆不竟其用”.过去对于林则徐的功绩,表彰称颂,论者已多.对姚莹在台湾抗英的战绩及所受冤狱和他的著述,重作论评,笔者认为同样具有弘扬爱国主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林则徐《答奉化令杨丹山明府国翰书》的合理解读与论证,可以得出该信的成文时间是道光三年(1823年)七月。该信是林则徐最早进行禁烟活动的文字记载,对于研究林则徐早期禁烟活动、林则徐的司法实践及林则徐与杨国翰的关系等极具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魏源(1794—1857年)湖南邵阳人。鸦片战争前,他抨击时政,力主禁烟;鸦片战争爆发时,经林则徐推荐,曾协助两江总督裕谦办理浙江军务,参加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实际斗争,鸦片战争失败后,他努力探索清王朝衰弱和西方国家强盛的原因,于1842年底,完成了《海国图志》的巨著。在书中,魏源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善师夷者,能制四夷”的进步主张①。为了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他强调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实情,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处,向资本主义国家寻找“制夷”的知识。魏源和民族英雄林则徐一样,不愧是近代杰出的爱国思想家,也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一位先驱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